APP下载

融入生活智慧 彰显品德魅力

2018-10-16吴强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8年37期
关键词:品德课所学思想品德

吴强

思想品德课堂是师生共同生活的地方,也是学生思想品德内化的过程,需要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感悟、并加以践行。这就要求教师一改传统教学中高高在上姿态,而是弯下身与学生平等对话,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学生共同成长。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要尊重学生,把学生当作是独特的个体,允许他们尝试,允许他们犯错,耐心细致地引导学生细细品味生活。

一、兴趣导入生活化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好的方法就是从学生感兴趣的、为他们所熟知的日常生活入手。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有效的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自觉地集中学习,全神贯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例如:在学习“我的一家人”一课时,先让学生介绍一下自己的家人。小学生对自己的家人是非常熟悉的,对别人家里发生的事情也是很好奇的。一听讲故事,学生的学习兴趣马上就来了,纷纷发言讲家中趣事。在介绍家人和听别人介绍的过程中,他们深深感受到了父母和家人的爱。在此基础上,我导入新课:“我的一家人”。我们从出生那一刻起,就被家的温暖所包围。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一框的内容:我的一家人。”就这样,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带着浓浓的学习兴趣与我一同进入新课教学活动。另外,导入新课运用一些同学们所熟悉的生活中经常讨论的新鲜事例也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二、创设情景生活化

美国教育教学中流行这样一句话:“我听了,我忘了。我看了,我知道了。我做了,我懂了!”因此,在教学工作中我注意组织一些让学生多看、多做、多参与的合适的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把课堂教学活动置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之中,使课堂教学更加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无形中淡化学生意识、学习意识,强化主体意识、生活意识,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之中去体验,去感受。

例如,在学习“我和小伙伴”一课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列举一些近来和小伙伴发生的冲突,然后找出一个有代表性的讨论一下解决此类矛盾的方法,再把这个冲突及解决的办法用小品的方式进行表演。学生们在表演中展示了很多很实用的沟通方法。就这样,根据教材內容设置情景,设置出人性化的教育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学生,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让学生明白了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去与小伙伴沟通,架起理解的桥梁。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认知有展现的过程,行为实践有亲自体现的过程,这些过程都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学生通过自己活动获得的感受是有血有肉的,是自己总结出来的认识,特别可信。

三、灵活运用生活化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突出课堂明理,课外导行。而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是思想政治课的活力。有时候,我要求同学们把课堂上所明白的道理以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

例如,在教学“我为家人添欢乐”时,学生在课堂上明确了应该怎样去孝敬父母,为了让同学们知行统一,我个同学们布置了这样的课外作业:根据本科所学的知识回去制定一份孝敬父母的计划,按照这份计划落实到行动,并要求家长在一周后把他们的表现记录在成长档案中。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把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拓展了知识技能,丰富了生活经验。有时候,我也有目的要求学生开展采访、调查、参观、收集等形式的实践活动。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体验和感悟,在体验感悟中又发展了新的情感、能力和觉悟。

总之,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一方面拓展了学习的时空,另一方面把学习生活置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下,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与社会、自然融为一体,使他们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成为真正的社会人。因此,让思想品德课堂回归生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让生命的活力在课堂中得以焕发。让学生在自然真实的主体活动中体验与创造,使他们能更好的懂得生活、品味生活,做生活的主人。让思想品德课因为生活化的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更加丰富多彩!

猜你喜欢

品德课所学思想品德
选择
非所学
非所学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让思想品德课鲜活起来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知识改变命运
增强初中思想品德课实效性的对策
提高复习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