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关于维护中央权威的思想
2018-10-16赵华灵
赵华灵
在推进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邓小平在不同时間、地点和场合均表述了维护中央权威的思想,他关于维护中央权威的内涵、意义和举措的论述,对我们理解十八大以来的维护中央权威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意义。
一、邓小平强调了维护中央权威的重要意义
(一)是国家快速发展的需要
维护权威是马克思、恩格斯的一个基本政治治理思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就发现,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寻求国家富强之路,只能依靠人民的同心同德和空前团结,集中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基础,并靠这种发展方式为社会主义新中国前20年的发展打下基石。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在纠正以往发展过程中问题的基础上,一方面简政放权,一方面强调中央权威的必要性,认为放权和中央权威并不冲突,在推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的过程中,面对改革开放过程中的不同看法和声音,邓小平眼光敏锐、头脑清醒,态度鲜明地强调中央权威,认为:“改革要成功,就必须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不能搞‘你有政策我有对策,不能搞违背中央政策的‘对策……党中央、国务院没有权威,局势就控制不住。”他还指出:“我们要定一个方针,就是要在中央统一领导下深化改革。”
(二)是推动改革攻坚的必要条件
改革开放过程中,会产生许多新问题,出现很多新挑战。有的党员干部在改革开放进程中迷失方向,盲目崇拜西方民主、自由市场;有的党员干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权力为筹码,进行权钱交易、权色交易,腐败变质。对此,邓小平明确提出四项基本原则不可动摇,并指出,坚持党的领导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人民民主专政,才能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才能巩固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同样,只有在党的领导下,维护中央权威,才能彻底遏制腐败。
(三)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
市场经济调动了人们的竞争意识和自我意识,同时市场经济也自带优胜劣汰的功能,市场经济条件下优者胜出、劣者出局,两极分化难以避免。邓小平认为,消除两极分化,必须依靠中央权威。面对贫富分化现象,邓小平曾实事求是地评价说:“过去我们讲先发展起来。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这种情况下,如何体现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和人民利益,如何认识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两级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邓小平强调必须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即实现共同富裕的理念坚决不变,维护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础公有制为主体不变,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发挥国家的宏观调控,也就是“宏观管理要体现在中央说话能够算数”。在认识先富带后富、沿海带内地的过程中,需要发挥宏观调控和中央权威的作用,这个时候“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一切,如果没有中央的权威,就办不到。各顾各,相互打架,相互拆台,统一不起来。谁能统一?中央!中央就是党中央、国务院”。
二、邓小平分析了维护中央权威的具体内涵
(一)维护中央权威要以大局为重
大局观就是全局观,要求全面看问题。全局在事物发展中起着决定作用和主导作用,支配和制约着局部。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会存在全局和局部、中央与地方等各种矛盾和冲突,解决这些矛盾和冲突,必须秉持以大局为重的原则,这也是维护中央权威的内涵之一。邓小平说:“我们的一切工作都会涉及全局与局部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集中统一与因地制宜的关系。大道理与小道理必须弄清楚。全体和局部缺一不可,全体是由局部组成的,如果只有全体,没有局部,则全体也就不成为全体了。另一方面,全体和局部、中央和地方、集中统一和因地制宜,以什么为主导呢?如果把局部、地方、因地制宜作主导,那就要犯原则错误。一定要以中央、全体、集中统一作为主导。” 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地方主义、本位主义和山头主义。
(二)维护中央权威要求政令畅通
在处理社会主义建设的各种冲突和矛盾的过程中,一旦中央决策下达,就需要高效执行,坚决反对“你有政策、我有对策”的情形。邓小平说:“中央定了措施,各地各部门就要坚决执行,不但要迅速,而且要很有力,否则就治理不下来。”邓小平认为应该把执行党的决策提高到执行党的纪律的高度来认识,他说:“遵守纪律的最高标准,是真正维护和坚决执行党的政策,国家的政策”,绝不允许任意散布不利和反对中央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论。要与党中央在政治上保持高度一致,保证中央决策顺利贯彻执行,保证中央的政令畅通,不能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三)维护中央权威必须加强宏观管理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党中央是领导决策的制定者,邓小平认为,中央做决策不应该是具体决策,而应该是宏观决策或宏观调控,不同于新中国成立之初一穷二白时期管得过严、卡得过死的做法,“现在不同了,是走向小康社会的宏观管理。不能再搬用过去困难时期那些方法了,现在中央说话,中央行使权力,是在大的问题上,在方向问题上”。维护中央权威必须加强宏观调控。
(四)维护中央权威要求树立领导核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是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共中央是党的核心,党的领袖是中央的核心,这是邓小平从长期的历史和现实经验中得出的认识。要维护中央权威,就必须维护中国共产党、中共中央和党的领袖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核心地位。早在1965年,邓小平就指出:“一个国家的革命,核心问题是党。有了一个好党才能引导革命走向胜利。革命胜利后,搞社会主义也要靠一个好党,否则胜利就靠不住。”在民主集中制原则下,党的决策最终由中央决定,而“中央就是党中央、国务院”,党中央中,党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就是作战指挥部,党的领袖就是指挥部的班长,班长的责任特别重大。马克思主义历来认为,革命领袖在历史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这与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是一致的。在错综复杂的改革开放实践中,邓小平提出:“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一个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我们党第一代、第二代领导都有一个核心,“进入第三代的领导集体也必须有一个核心,这一点所有在座的同志都要以高度的自觉性来理解和处理。要有意识地维护一个核心”。
三、邓小平维护中央权威的具体举措
(一)加强党性宣传,推动思想共识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一方面获得了思想上的大解放,一方面产生了一些错误认识。邓小平以政治家的敏锐目光和果敢勇气,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主张,并强调加强党性宣传,增进思想共识,在维护党、党中央、党的领袖的权威上也要增进共识。邓小平在《党在组织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迫切任务》中指出:“所有共产党员都要增强党性,遵守党的章程和纪律。每个党员和干部都应当自觉坚持和不断增强党性,它的每个成员必须在政治上拥护党的纲领,思想上接受党的主张,组织上服从党的领导,用自己的行动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促进党的纲领和目标的实现。”邓小平还在1980年1月提出党报党刊要无条件地宣传党的主张,并批评党内存在的无政府主义思潮和在新情况下出现的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思潮以及一些报刊上出现的不负责任的宣传报道,他指出,开展批评也好,组织讨论也好,“要合乎党的原则,遵守党的决定。否则,如果人人自行其是,不在行动上执行中央的方针政策和决定,党就要涣散,就不可能统一,不可能有战斗力”。
(二)完善民主集中制,加强制度保障
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制度,改革开放后,邓小平重新倡导并完善了民主集中制制度。民主集中制强调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邓小平在总结以前过于强调集中的历史教训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发扬民主、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和领导决策的民主化思想,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与此同时,邓小平也要求并强调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强调要保证贯彻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强调要按照党章的规定,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服从中央。邓小平指出,必须严格执行这几条,否则就形成不了一个战斗的集体,其中的四个服从中,最重要的是全党服从中央,认为“我们的组织原则是高度的民主和高度的集中相结合……没有高度的民主作基础,集中也是假的”, 同时“如果没有中央的和各级党委的集中领导,这个党就没有战斗力”,就会造成极端民主化和无政府主义的严重泛滥。民主集中制是维护中央权威的有效制度保障。
(三)加强党风建设,夯实群众基础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权威,党中央和党的领袖在党内的权威不是自封的,而是在改革开放的實践中被证明的,是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推动中国现代化的发展、促进中华民族的振兴、不断提高和改善人民生活而被人民群众所认同和首肯的。早在1980年,邓小平就认识到,由于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对党的破坏,党在人民中的威信不如以前了,只有通过加强党的建设,才能实现加强党的领导的目的,否则“坚持不了党的领导,提高不了党的威信”。他在1980年12月召开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进一步表示:“要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改进党的作风。”改进党的作风必须坚定人民立场、密切联系群众。邓小平尤其强调群众观点,认为“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党的组织、党员和党的干部,必须同群众打成一片,绝对不能同群众相对立。如果哪个党组织严重脱离群众而不能坚决改正,那就丧失了力量的源泉,就一定要失败,就会被人民抛弃”。坚持群众路线不仅要深入群众,而且要反映群众的需求,对群众经验进行推广,改革开放初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很多政策都是在总结和概括群众经验基础上提出的。邓小平还在1979年推动设立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自1980年起,从制度上推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开展,为维护中央权威奠定群众基础。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