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2018-10-16马占华

祖国 2018年16期
关键词:多样性阅读兴趣

摘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于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重要的是阅读方法的指导,有了正确的阅读方法,小学生无论是课堂还是课外阅读,就会有收获,真正感受到阅读的兴趣,逐渐养成阅读的习惯,阅读能力将稳步提高。

关键词:阅读 兴趣 多样性

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终生受益,要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做为一名来此农村一线的语文教师,笔者认为要提高农村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任重而道远,绝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持之以恒,开动思维,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本文主要从八个方面阐述如何提高小学的阅读能力。

一、阅读要培养兴趣和习惯

任何学科的教学,如果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事倍功半,小学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也是培养学生的兴趣,一旦学生感受到了阅读的兴趣,阅读就会变成一件非常有吸引力的事,学生将遵循自己内心的想法,通过阅读满足自己的求知欲。对阅读有兴趣,逐渐掌握阅读方法,小学生的写作以及思想认识水平就会逐渐提高,阅读对于这两项能力的提高是渐进、潜移默化式的。通过多年的教学,笔者发现一旦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兴趣,他们就会变的非常主动:积极主动做好课文的预习,课堂听讲、记笔记也格外专心,在课后会认真复习巩固课堂所学知识,课外的阅读动机并不只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而更多是自己喜欢阅读,通过阅读,学生学到许多新的知识;通过阅读,一些疑问有了答案;通过阅读,学生视野变的开阔了。有了阅读的兴趣,好的阅读习惯就会慢慢养成,阅读的效率也会慢慢提高,获取到更多的知识养分,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例如我在教《少年闰土》一课时,先让学生进行查找相关资料,去阅读品文,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了解文中主人翁雨来的活泼可爱,英勇机智;交通关李大叔勇敢沉着,敌人日本鬼子狡猾凶恶等人物性格特点,调动了同学们的阅读兴趣。

二、明确阅读的目的

明确阅读的目的,可以更快地获取想要获取的知识,对于与目的无关的一些内容,可以跳过,这样可以有效避免被一些无效的信息所干扰,更快、更准确地得到想要的结果。提早明确阅读的目的可以很好地引导整个阅读过程,做到有的放矢,更利于阅读高效进行,现在很多学生在课外阅读时,没有很明确的目的性,只是对一些热闹的情节感兴趣,在阅读课上,如果学生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很容易陷入被动,老师读到哪,学生就跟到哪,完全不知道这样做的目的,老师说一说,学生动一动,学生完全没有主动性,这样的阅读教学效果非常的低效。只有明确了阅读的目的,学生才能发挥自我主动性,有效地阅读。如讲《揠苗助长》一课的课堂问题设计:农夫这么急,他想了什么办法?看图农夫是怎样拔禾苗的?当时是什么时候?他会干得怎样?还可以用什么词形容他当时的样子?同学们想一想,禾苗是被拔高了,但是这些禾苗真的会长得更快吗?提问要有明确的动机意识,设计问题时要做到“三问”:为什么提问?为什么提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这样提出问题?这样的问题有目的性,问到关键处,步步解疑,突破重点。

三、分步阅读

(一)初读

初读的目的是为了整体把握要阅读的内容,通过通读全文,学生能够快速了解全文的大意,知道整篇文章的结构,对于文章的写作目的也有初步的了解,对于阅读中遇到的一些生疏字词,要求学生利用工具书加以解决,初读全文,为后面进一步阅读全文打下坚实基础。

(二)默读

默读顾名思义就是默默,不发声地读,相对于我们比较熟知的朗读,默读要做到眼到、心到,而朗读则是要三到:嘴到、眼到和心到。我的的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就要开始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默读讲究眼到、心到,不用发出声音,因此相对于朗读,速度更快,随着默读课的深入进行,要求学生做到边看变思考,力争把每每句话、每一段都看懂,在每默读完一段后,要让学生自己思考每段的大意,整篇文章默读完后,也要让学生概括整篇文章的大意,通过长期的训练,学生就能慢慢掌握默读的要领,学会自主默读。在小学的语文教材中,有些内容浅显易懂,但篇幅比较长的文章,例如《猪八戒吃西瓜》,这类文章比较适合采取以默读的形式进行教学,因为文章内容理解起来相对容易,通过默读的形式,也能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对于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特别是一些中长篇小说,一般建议小学生采取默读法。

(三)精读

精读是相对于泛读而言,精度的目标不再限于总体把握,精读要求学生真正理解文章每一段、每一句,甚至每一个字的涵义。同样,精读除了要求学生对细节的把握,对文章的总体也要求深入的把握,对于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则要求学生通过借助工具书,或者寻求别人的帮助解决,精读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发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精读也要求学生体会文章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仔细揣摩文章中的美词佳句,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和巧妙构思,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吸收文章的精华。

(四)悟读

好的文章往往需要引起读者的共鳴,但这种共鸣,也需要读者的努力才能达到,如果阅读只是泛泛而读,对文章没有深入的理解,再好的问题也无法产生共鸣。要达到与作者的共鸣,学生一定要悟读,透过文章的语言文字表述,深入思考,真正领悟作者的写作目的。

(五)熟读

对于课文中一些文质兼优的段落、优美词句,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反复读,做到熟能成诵。学生在熟读文章后,会逐渐将文章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对于今后的写作和表述能力的提高都是大有裨益的。

四、注重阅读的过程

没有科学、合理的阅读过程,就很难保证满意的阅读结果,很多小学语文教师过于重视阅读的结果,对于阅读的过程则不是太关心。只重结果、忽视过程很容易导致阅读课教学效率低效,学生的很多阅读问题,只有从阅读过程中才能发现的,如果只是看结果,就永远发现不了问题,也就解决不了问题。

阅读教学的一个目的是让学生理解阅读的内容,另一个目的是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熟悉正确的阅读过程。没有好的、正确的阅读过程,就很难保证有好的阅读结果。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遵循科学、合理的阅读过程进行阅读,只有这样才能获取满意的阅读结果。

五、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发展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语文的学习离不开记忆,特别是要求学生背诵一些优美文章、经典段落,但如果教师只是重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是教不好语文的,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绝不只是靠记忆就能够实现,理解是阅读的核心,学生要理解阅读的内容,显然离不开思考,记忆代替不了思考。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必须先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学生阅读思维的培养有赖于读说的结合,通过读说结合,学生可以更加深刻理解语言行为。有的文章表情达意较为直接、有的文章则比较含蓄,学生唯有开动思维、积极交流谈论、反复阅读才能理解文章、领会作者的用意,受到启迪与教育。文章是为了表情达意的,是为了交流,事实表明,学生之间对文章的谈论,彼此之间的语言交流有利于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在一堂阅读课上,阅读的内容是关于一位母亲抱着病危的孩子到医院求医,由于家贫,交不起医疗费,被医院拒绝了,一位好心人看到这种情况,替这位母亲交了医疗费,在这位好心人的帮助下,小孩转危为安。在阅读到这样的一篇文章后,很多学生都非常激动,主动发言讨论,有的认为文章中的医院没有道德,见死不救。有的认为要多向那位好人学习,主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在这样的激烈讨论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激发,也就能更多地理解文章。

六、多样化阅读

阅读能力的提高不是通过阅读一两篇文章就能够达到的,需要多读,广泛涉猎不同的题材。“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是反复读,阅读能力是一种体验式的、感悟式的能力,需要多读、反复读才能提高,在阅读中培养语感,在阅读中获得心灵的净化,在阅读中感受情感的熏陶。大声朗读、默读、自由读、分组读……,阅读的形式可以多样化。

七、重视读写结合,重视阅读后的仿写

模仿是学习提高的第一步,要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就应该阅读课后,趁热打铁,安排学生仿写,教学实践表明,在精读优美、经典文章后,学生都会有自我表述的冲动,这个时候老师要抓住这个时机,积极主动安排学生仿写,例如学生在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这样的一篇经典童话后,对小女孩的遭遇都会深表同情,都希望能帮助这个小女孩,老师可以顺势利导安排一篇《假如小女孩来我们中间》仿写。《白杨》表面是在描述一种树,但更多是在赞美白杨顽强不屈的精神,在阅读完这篇文章后,可以安排学生讨论,最后让学生以《我喜欢的一种植物》为题进行仿写。

八、阅读理解解题方法

(一)找到文中的关键重要句子

阅读文章,要快速理解文章,就要找到文中的关键重要句子,例如文中的开头句、中心句、独立成段的句子、标题、排比句等等,有些文章的主旨,作者采取的是开门见山的表述方式,有些文章,作者采用的则是比较含蓄的手法,文章的主旨隐藏在一些句子里,需要读者深入理解文章,找到文章中的关键重要句子,从这些句子中发现文章的主旨,例如有些散文往往采用象征、托物言志的方法来表达文章的主旨,可以说非常的隐蔽。

(二)从分析文章的结构入手

优秀的文章往往都是结构清晰,所以对于读者来说,弄清楚文章的結构,是正确理解文章主体思想的重要一步,对于一些不太好理解的文章,读者可以先尝试从文章结构分析入手,弄清结构往往有利于读者理解文章的主旨。

总之,我们的语文教学决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还应“授人以渔”,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作文小学生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一定要保持足够的耐心,采取正确的指导方法,重视考核阅读效果,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作者简介:马占华,中小学一级教师,作者单位:甘肃省广河县排子坪小学。)

猜你喜欢

多样性阅读兴趣
海洋微生物次生代谢的生物合成机制
舞蹈表演的表现形式多样性研究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