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民办高校党组织运行机制研究
2018-10-16王春玲
摘要:高等教育的普及,使得民办高校逐渐兴起,做好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对于促进民办高校的和谐、稳定、持续发展意义重大。针对当前民办高校党组织运行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高校领导应该重视起来,建立完善的民办高校党组织工作机制,以此来对党组织运行情况进行规范,确保党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本文结合十九大报告对于党建工作的新要求,立足吉林省民办高校发展实际,从多个方面,对民办高校党组织工作机制的构建和完善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民办高校 党组织 运行机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越发多元化,民办高校因此得到了长足发展,逐渐成为高等教育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随着吉林省民办高校的快速发展,其在党建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经验,也取得了一定成效,新时期,应该进一步加强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监督保障作用和政治核心作用,为民办高校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保障。而在推进党建工作的过程中,民办高校应该积极总结经验,探索规律,通过制度建设逐步实现党建工作的系统化和规范化,走出一条具备自身特色的全新发展道路。
一、建立完善党委与董事会、校委会沟通协调机制
目前,吉林省民办高校大多采用的是校长负责制,由董事会领导,党委班子成员多是校领导,通过合理分工来实现党政兼顾。为了更好地行使监督权,党委应该将一些能够通告的党委工作,如机构设置、干部任免、活动安排等及时与董事会和校委会进行沟通,做好协调工作,广泛征求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将其总结后提交给董事会和校委会;反之,董事会与校委会需要定期向党委汇报高校经营管理中的一些重大事项,包括远期规划、财务预算、人事安排等,认真听取党委建议,以此来保证各项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通过这样的方式,一方面保证了党组织在民办高校监督保障作用和政治核心作用的充分发挥,另一方面也使得党委的决策作用得到了保障,使得民办高校能够始终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做好自身定位,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专业化人才[1]。
二、建立完善党政分工协作机制
从民办高校的角度,应该确保行政领导与党委成员的交叉任职,双向进入,争取做到“四分四合”:程序分、体制分、职能分、工作分,步调和、关系和、思想和、目標和,对党建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进行强化,以此来实现党政步调的协调一致。另外,应该确保每一个党委班子成员都能够与一到两个学院或部系实现定点联系,通过这样的方式掌握学校教学、科研以及学生管理工作,确保民办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都能够做到有的放矢,避免工作的盲目性。党委应该实现与行政职能部门的对口合作办公,结合党办、校办、人事处合署办公等方式,逐步形成完善的党组织运行协作机制[2]。
三、建立完善学生党员培养、发展、管理机制
无论是民办高校还是公办高校,办学的主要目的都是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而做好学生党建工作,是实现上述目的的一种有效途径。民办高校应该建立完善的学生党员培养、发展和管理机制,将发展学生党员作为党建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的一部分。随着高校扩招,民办高校的学生规模迅速扩大,入党积极分子也在不断增加,高校应该立足新时期的具体要求,构建全新的大学生党员标准,将优秀大学生吸收到党组织中,在提升党组织战斗力的同时,也能够为其注入新的活力。在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中,可以做好入党积极分子在校期间的考察工作,建立党员发展机制和教育管理机制。在发展学生党员的过程中,应该坚持几个基本原则,一是“早”,做到早发现、早培养,可以在新生入学时期,配合入学教育及军训,向学生介绍一些党的基本知识,挑选出优秀学生,进入业务党校接收培训,尽早建立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二是“严”,要求党员发展程序和党员发展质量标准严格,对学生的入党条件、入党程序和入党结果进行公开,吸引真正优秀的学生进入党组织,一方面为党组织补充新鲜血液,另一方面也能够为其他学生树立起榜样;三是“考”,主要是针对学生党员教育而言,可以建立相应的教育管理制度,通过自我考评、支部考评和同学考评结合的方式,做好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确保其能够积极参与学生管理,提升管理效果[3]。
四、建立完善教工党员管理机制
通常来讲,民办高校中的教职工在参与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的过程中,很多时候都将自身摆在“打工者”的位置,对于学校缺乏归属感,主人翁意识不强,也导致学校本身缺乏凝聚力,甚至不少兼职人员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因为组织关系不在高校内,在工作中更加懈怠,影响了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效果。对此,民办高校应该完善教工党员管理制度,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管理措施,构建教职工党员发展平台,永葆党的先进性,提升教职工的凝聚力与战斗力。具体来讲,一是应该建立临时组织管理,对于兼职教师和退休返聘教师,应该将其纳入相应的基层党支部,与其他教职工党员共同参与部门考核;二是应该做好主题教育,强化教职工党员的思想认识,帮助其解决实际问题,以此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提升教职工党员的归属感,确保其能够全身心投入自身工作中;三是应该严格要求,采取相应的组织活动来发挥教职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确保其能够共同完成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4]。
五、建立完善党委中心组和全体党员理论学习机制
党委应该重视政治理论学习,通过定期集中学习和不定期分散学习相互结合的方式,促进党委成员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的提高,对高校办学方向进行合理引导,保证科学理论的有效传输。同时,应该通过党委中心组的学习辐射,带动全体教职工党员做好政治理论知识学习,将其与实践联系起来,为具体工作提供指导,确保先进的理论能够真正成为民办高校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行动指导,在强化党建工作的同时,推动其他工作的顺利实施,保证民办高校的办学效果。
六、建立完善党组织监督保证机制
民办高校党组织应该对监督保证机制进行完善,通过构建和完善民办高校综合治理、安全稳定的长效机制,逐步形成利益协调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矛盾处理机制和诉求表达机制等,从广大师生的显示需求出发,帮助师生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真正做到办实事、解难事,确保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教职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能够充分发挥出来,在永葆党的先进性的同时,增强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活力,保证党建效果。另外,必须以完善的监督保证机制为依托,强化监督力度,提升监督效能。从民办高校的角度,应该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将自上而下监督与自下而上监督、董事会监督与群众监督、等结合起来,确保党的教育方针能够被真正贯彻落实,以此来推动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健康发展[5]。
七、建立完善永葆党的先进性先效机制
党的先进性是关系马克思主义政党生产与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是中国共产党强化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应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进一步突出政治功能。从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现状以及党组织运行机制分析,必须建立和完善永葆党的先进性先效机制,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发挥其在高校运行管理中的作用,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认真总结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功经验,结合实际需求,确定先效机制建设的内容,对相关制度进行完善,配合学习、考核与激励机制,提升共产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6]。
总而言之,民办高校作为高等教育普及的产物,与公办高校共同构成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基础。新时期,应该高度重视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坚持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对民办高校党组织的运行机制进行健全和完善,以党组织建设为重心,以思想政治工作为基础,不断推动吉林省民办高校的长远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岳佩麟,蒋涛.董事会决策体制下民办高校党建工作机制运行规律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01):44-46.
[2]王彦慧.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4.
[3]刘莉.民办高校党组织功能定位与作用发挥研究[J].理论导刊,2013,(10):64-66.
[4]王玉.民办高校党建工作改革的两个重要问题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07):55-56.
[5]杨光.吉林省民办高校党组织功能定位和工作机制调查分析[J].祖国,2017,(24):130.
[6]叶云霞.湖南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现状与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作者简介:王春玲,副教授,硕士,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