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形势下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探讨
2018-10-16张安德
张安德
摘要: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越来越严重,甚至威胁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及身心健康。在这种情况下,积极进行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势在必行。鑒于此,本文首先对新形势下林业生态工程进行了简要概述,并分析了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现状,最后有针对性的指出了新形势下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形势 林业生态工程 建设
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面对越来越恶化的生态环境现象和自然灾害问题,生态工程建设项目的开展越来越迫切,而生态工程建设应以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为主体。我国地域辽阔,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需要面对复杂的地质、气候、环境等客观因素,在这种情况下,积极进行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就必须结合我国严峻的生态环境破坏现状,结合新的发展形势,有针对性的展开建设活动,才能够将林业生态工程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充分发挥出来。
一、新形势下林业生态工程概述
在新形势下,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新时期我国在积极进行现代化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必将会给环境和生态造成严重的破坏。从人类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积极展开生态工程建设势在必行,只有这样才能够加大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1]。而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不仅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效益,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经济效益。
近年来,在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背景下,林业已经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同时还可以在生态环境方面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求。针对我国来讲,在长期的经济发展中林业资源砍伐严重,并经历了一系列森林资源重建和恢复工作,林业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已经不容忽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不仅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求,同时也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途径[2]。这是因为积极展开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有助于丰富我国的森林资源,更有助于对我国的生态环境进行改善,保护物种的多样化,为创造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奠定良好基础。
二、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现状
近年来,世界各国在积极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越来越严重,在这种情况下,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重要性突显出来。从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积极展开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工作,到目前为止,我国在该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国家有关部门积极制定并落实了包含构建防护林保护水土资源、退耕还林、解决北方沙尘问题、建设长江流域防护林、建设三北防护林等一系列政策,也极大的提升了人们的森林保护意识[3]。在多年来我国的不断努力下,我国的人造林覆盖面积已经达到了世界最高值,产生了20%以上的森林覆盖了。但是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我国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仍然没有到达世界平均水平。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我国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还需要面对以下调整:①尽管拥有丰富的林业资源,但是人均资源较少,我国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存在严重的分布不均匀问题;②人民的林业保护意识和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意识有待提升;③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质量有待提升。
三、新形势下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策略
(一)加大封山育林建设力度
科学的规划与设计是提升封山育林建设工作质量的关键途径,封山面积、封山实践、封山形式以及育林措施等都是主要规划内容,要求有关工作人员结合现场实际,从细节入手加大规划设计科学性;同时还应加大封山育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包含围栏以及警示牌等;最后,应合理设置封山育林人力资源,指派专门的工作人员展开封山育林管理工作,确保工作人员能够对封山育林的重要性产生深刻认知,并能够明确自身的职责,确保封山育林工作的有序进行[4]。
(二)提升造林存活率
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应从提升造林存活率的角度出发制定并落实相应的操作规程与管理制度。第一,提升林业管理规章制度完善性,针对造林活动细节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进行严格规范,应用完善的管理制度提升造林质量;第二,严格筛选施工队伍[5]。确保参与植树造林的施工人员拥有较强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并签订正式合同,确保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工作各方面的责任能够落实到个人,同时,与专业的工程管理单位奠定合同,加大监理工作力度,为提升造林成活率提供保障;第三,高度重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工程质量验收工作,及时发现不合格现象,并通过返工处理等方式,提升林木成活率。
(三)努力创造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通常情况下,政府是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在实际展开建设活动的过程中,将重点放在了保证生态环境质量方面,却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此项工程所能够创造的经济效益。因此,新时期我国在积极进行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努力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至关重要。这就要求实际展开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活动的过程中,施工方应对水、电等资源成本加大控制力度,努力通过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活动创造更多林业生态和经济效益,在这一过程中,要求施工方在构建生态林业时结合区域特色,如栽种果树等途径,结合当地土壤条件,构建地区果品特色基地,并结合当地生态林业工程有针对性的进行生态旅游业的开发,为创造李玲玉生态工程的经济效益奠定良好基础[6]。
(四)加大林业建设技术创新力度
先进的科学技术是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和发展的基础,因此,新时期我国在积极进行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加大林业建设技术的创新力度势在必行。现阶段我国广泛应用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技术有抗旱集流技术和整地模式改进等。
1.抗旱集流技术
我国地域辽阔,近年来在积极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部分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越来越严重,针对这部分地区展开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工作,必须努力提升土壤中的水分,只有这样才能够创造较高的造林成活率,并提升林木生物产量。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抗旱集流技术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抗旱集流技术包含三种类型,分别为保墒技术、集流技术和抗旱造林技术[7]。在对该技术进行应用的过程中,要求施工人员应将苗木的根系应用药物浸蘸,并合理应用保水剂;该技术应用的重点在于将各种集流工程建设于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如水窖、谷坊、水库等,集流工程应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才能够符合造林整地过程中的蓄水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的拦蓄水量,确保造林成活率。
2.整地模式改进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造林质量会受到整地模式的直接影响。在实际展开整地活动的过程中,必须结合各地区不同的气候条件、土壤和地形等客观艺术,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整地至关重要。
例如,我国河北省丰宁县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过程中,改进了原有的整地方式,结合当地实际,创新出反坡面穴状整地模式和牛犁山带状整地模式,前者对于应用云杉、樟子松和落叶松等植被的造林整地,产生了95%以上的林木成活率,由于拥有较大的穴面,因此可以能够较多的积蓄雨水量,同时在造林中不需要进行除草;后者通常应用于缓坡地,其坡度小于10°,对于实现机械化整地具有重要意义。
四、结语
综上所述,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对于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实际展开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活动的过程中,会受到地质、地形、环境、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就要求相关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不仅能够加大封山育林建设力度、提升造林存活率、努力创造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还应加大加大林业建设技术创新力度,为不断推动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工作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段伟,马奔,孙博,温亚利.林业生态工程对山区减贫影响实证分析:一个结构方程模型(SEM)[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7,(12):8-12.
[2]党普兴.林业生态工程综合后评价指标体系与定量评价方法研究——以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四期工程第一阶段为例[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6,(01):244-252.
[3]刘勇,支玲,邢红,洪家宜.基于模糊评价法的林业生态工程综合效益后评价研究——以内蒙古开鲁县三北工程为例[J].林业经济,2017,(07):27-30.
[4]張启斌,岳德鹏,于强,吕奇,尹波,马欢,李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对磴口县景观格局演变及重心迁移的影响[J].浙江农业学报,2017,(02):261-269.
[5]杨伶,王金龙,王馗.效益立方体:一种林业生态工程效益评估模型的建立与验证——基于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的案例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6,(05):92-101.
[6]马奔,施展艺,侯一蕾,温亚利.农户视角下林业生态工程实施可持续性评价——基于甘肃、广西、宁夏与云南四省的调查数据[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5,(11):79-85.
[7]李永慧,李华晶,郑娟.林业生态工程农户满意度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以甘肃省为例[J].林业经济,2017,(04):59-64.
(作者单位:天祝藏族自治县华隆林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