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茅台地名语词文化内涵浅析

2018-10-16桑付鱼

祖国 2018年16期
关键词:茅台镇语词茅台

摘要:“茅台”不仅仅是一个众所周知的民族精品,更是一个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内涵丰富的古地名,蕴含丰富的地理信息和历史信息,反映了我们民族对喀斯特地理环境的认知智慧,体现了先辈对生态环境的敬畏和保护。茅台区域地名的生成,既受一定地域自然条件的影响,又有一定地域历史文化的作用。它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历史与地理的结合,人文与自然的融汇。本文从“茅台”地名沿革、茅台语词文化内涵解析、茅台区域地名的命名理据等三个方面,阐述茅台地名语词的丰富内涵。

关键词:茅台 地名 语词文化 研究

地名是活化石,它忠实的记录了中华民族发展演变的历史,保存了几千年来祖先用勤劳智慧的双手创造出来的中华优秀文明。“茅台”不仅仅是一个众所周知的民族精品,更是一个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内涵丰富的古地名,蕴含丰富的地理信息和历史信息,反映了我们民族对喀斯特地理环境的认知智慧,体现了先辈对生态环境的敬畏和保护。“茅台”这一地名的生成,既受一定地域自然条件的影响,又有一定地域历史文化的作用。它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历史与地理的结合,人文与自然的融汇。

地名文化包括了地名语词文化和地名实体文化两个层面。地名语词形象深刻的揭示了地名的语源文化内涵,地名实体文化则体现了其所指代实体的地理、历史和乡土等以及围绕这些实体所形成的内涵十分丰富的、综合性的多元文化体系。地名语词文化和地名实体文化互相依存,密不可分,二者共同构成了地名文化的全貌。“茅台”地名包含丰富的语词文化内涵,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和价值。以下将从“茅台”地名沿革、茅台语词文化内涵解析、茅台区域地名的命名理据等三个方面,阐述茅台地名语词的丰富内涵。

一、“茅台”地名沿革

关于茅台镇名称,历史上有不同的称谓,最终沿用下来的唯有茅台一名。随着以地命名的茅台酒名扬海内外,茅台这一地名也开始闻名天下,一百多年来再未作过更改。

据考证,古代濮獠部落居于茅台古地。他们将长满了马桑树的赤水河东岸今茅台区域一带,称为“马桑湾”。据目前考证,马桑湾是茅台区域最早期使用的名字。后因世居于茅台古地的濮人部落在赤水河的东岸砌了一口四方形的水井,为来往行人饮用提供方便,所以深得人心,人们便又将此地称为“四方井”。[1]

据考证,到了宋代才叫茅台。至宋代时期,历代濮獠人在街后筑土台,立灯杆祭祀祖先和神灵。因用以祭祀的土台上面长满了茅草,人们又将此地称为茅草台,简称“茅台”。有文字可考的“茅台”这一地名最早出现于元末明初时期怀德司安氏族谱中。追根溯源之后才发现,元朝的水西土司,安姓土司的先祖与元朝有过长达百年的交集。

据元史记载,1282年(至元十九年)忽必烈曾派其皇孙帖木儿不花驻营于今贵州“亦溪不薛”地区。《大定府志》中记载:“亦溪不薛,水西也”。水西地区的黔西县境内分布着众多湖泊,而且地势比较平坦,正是养马的绝佳场地,所以水西又是元朝全国十大养马场之一,大量蒙古军队在此屯养生息,所以蒙古与彝人结成盟友关系。忽必烈赋予水西彝人高度自治的权利,并设立了水西土司。而茅台区域恰好就在水西土司所管辖控制的“亦溪不薛”地区。

有一天,皇孙帖木儿不花带领一支人马路过赤水河东岸,忽然发现此处有多处井水,便下马饮水,发现此地井水甘甜可口,顿时令人神清气爽。这时,喝完水的马忽然躁动不安,不料发现,井水周围竟然有成群蛇出没,于是蒙古军人大喊:“茅戈台、茅戈台”,随行的彝人不知道蒙古语说的什么?从此,蒙古军人经常和彝族人来此饮水,每次蒙古军人来就说“茅戈台”,于是彝人也习惯性的叫此地为茅戈台,并把它载入家谱当中,直至元朝末期。

元朝以后,对行政区划进行了变更。在县以下分设寨、村、坪、部等几个行政统治级别,此时的茅台区域才正式定名为“茅台村”,后来被茅台人们惯称为“茅村”,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一些老茅台人仍将今天繁华的茅台镇叫做“茅台村”,从侧面也反映出了茅台行政区域级别的历史演变。明朝时期,茅台街上修建了一座万寿宫,宫外有一座半边桥,过往宾客、商贾经过半边桥到万寿宫里拜佛祈福,时间久了,人们便又将茅台区域叫做“半边桥”。据老茅台人蔡海燕说,半边桥就位于老茅台镇医院内。但随着茅台经济的发展和旅游开发,半边桥遗存早已不知去向。

为方便川盐入黔,清朝乾隆十年(1745年),贵州总督张广泗奏请开凿赤水河道。河道疏通后,川盐便经赤水河道运入贵州境内。茅台所处的一段航道被人们称为“仁岸”。因茅台处于川盐入黔的水陆衔接地,交通便利,运盐马帮和舟楫络绎不绝,茅台区域经济得到迅猛发展。盐运业的发展促进了茅台市场经济的繁荣,从而成为黔北往来物资的主要集散地。 因茅台经济繁荣所以又被人们称为“益商镇”,简称“益镇”。茅台区域地名虽几经变革,但终因人们习惯称作茅台,民国时期,再度被官方定名为“茅台镇”,一直沿用至今。

据《商业古镇——茅台》一书记载:“1932年,茅台镇正式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称茅台镇。1953年仁怀县治所由中枢镇迁到茅台镇,1958年升为区级镇,1967年仁怀县治所又迁回中枢镇,中枢区区公所迁茅台镇,茅台镇又为乡级镇”[2]。1992年撤区并乡建镇时,保留三乡一镇归茅台镇,其余分别划归中枢镇、鲁班镇、二合镇管辖。2015年12月8日,贵州省人民政府黔府函〔2015〕294号批准对茅台镇进行新的行政規划,设置新的茅台镇。新设置的茅台镇辖6个社区22个行政村至今。

二、茅台语词文化内涵解析

茅台各类地名语词具有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的特征,且各类地名词有其一定的结构组成方式。

茅台地名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比如从语言学角度来讲,“茅台”一词属于汉语政区地名,由语词构成;从地理学角度来看,“茅台”地名是茅台区域特定地理实体的指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茅台区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历史;从历史学角度看,“茅台”地名又是时代的产物,储存了内涵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茅台区域其他各类地名都可以从以上三个角度做具体详细的分析与解释。

研究茅台的语词文化内涵,就要从语言学角度着手。“茅台”两字的语音读作máo tái。“茅”字共八画,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台”指高平的建筑物。茅台两字组合在一起,从字面意思理解,指长满茅草的土台。黄萍在《清代建制变更与赤水河开凿改写茅台区位历史》一文当中对“茅”字从“语义”上作了阐述:“茅台的‘茅字与‘茅草有关,因为茅草功能颇多,自然成为了古代先民生存的重要依赖……在中国,‘茅的神性象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为缩酒神物。二是,作为驱邪避害和占卜灵物。居住在西南地区的先民们,普遍将‘茅与敬神联系在一起,作为宗教崇拜的对象。”[3]

地名语词有语音长短以及语音旋律的变化。以下我们从语音长短来分析茅台地名,就“茅台”一名来讲它是双音节地名。茅台区域双音节地名较多,如南坳、德庄、驿站、岩滩等,多为专名;茅台区域地名中三音节名称最多,如万寿宫、观音寺、杨柳湾、丁字口、盐巷街、河滨街、朱砂堡、猪旺沱、野猫沟、铁联社、椿树村、中华村、上坪村、桂花村等,主要由专名和通名共同组成;茅台区域地名中还有一些多音节构成的地名,如元木岩村为四音节地名,国酒文化城为五音节地名,1915庆典广场为加入数字的特殊音节地名,四渡赤水纪念园为七音节地名。这些双音节、多音节地名共同组成了丰富多彩的茅台地名世界。

地名是人们生活中普遍使用的专有名词,一般有专名加通名构成,专名在前通名在后,如“茅台镇”。这里的“茅台”是专名,“镇”是通名。专名的形成体现着命名者对这个地理实体的最初认识和理解。专名各式各样,取名时力求个性化,以不和别地重复为佳。通名是各地通用的名称,力求稳定、一致、规范。

和一般词语一样,地名词语的意义也由词语基本意义和词语附加意义共同构成。地名语词的基本含义主要指地理实体的具体位置、范围和类型等。地名词语附加意义包括地名来源和演变、区域特殊的自然景观、当地经济文化生活、历史人物或事件等。地名语词附加意义反映的是人们对这个地理实体的认识、看法、意愿等。“茅台”,用于指称茅台镇这块地域时,就是基本义。指它“古称马桑湾、四方井、半边桥、茅台村”、“现为仁怀市下辖白酒工业强镇、天下第一酒镇”这些内容时,就是从历史沿革、社会事件角度论述它的附加意义。

三、茅台地名的命名理据

地名是一种特定的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理据性。任意性是指语言符号的形式和所指意义之间没有本质的必然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取决于社会的约定俗成。语言又具有理据性,一个词在创造出来的时候总是有一定道理和依据的,地域语词亦不例外。地名词语出现的道理和依据就是地名命名理据,它说明地名词义与所指代区域范围内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密切关系。

茅台区域地名命名方式多样、命名理据丰富多彩。茅台区域各类名称命名方式与茅台区域的自然、地理、社会、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均有密切的关联。茅台区域绝大多数地名命名来源于民间,而由官方命名地名的情况较少。茅台镇各类产生于民间约定俗成的地名命名理据主要是着眼于茅台区域卡斯特地貌这一特殊的自然地理特征;而茅台地域官方命名地名的理据往往是其政治理想和政治愿的一种特殊体现。

体现出统治者的茅台镇源于地理命名的较多,多是对地形地貌描述的指称。如南坳、梅子坳、野猫沟、代家坪、银滩、芭蕉湾、兰家湾、黄葛沟、大山堡等。源于历史因素的命名,有红军桥、黄家大院、1915广场等;源于政治因素的地名,有铁联社、合马乡、河滨社区、观音寺社区、岩滩村村委等,多是地名专名加我国目前使用的行政通用名;源于宗教因素的命名,有观音寺、骑龙寺、台圣寺、文昌阁、上玉皇阁、下玉皇阁等众多宗教庙宇名称;源于人们的理想愿望的命名,有德庄、太平村、怀庄等。茅台地名不仅很好的反映了茅台的地形地貌等地理特征,而且反映了茅台人的宗族观念和宗教文化信仰,同时体现了人们希望能够安居乐业、长治久安的美好愿望以及对人们美好品德的向往与追求。

地名是一种社会现象,茅台区域各类地名是当地自然的、人文的景观在茅台群众观念中的一种特殊体现。它既是一部特殊地理环境素描本,也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历史见证物,更是一个地区人们社会心态、民风民俗、宗教信仰等的记录册。探究茅台地名由来,可以帮助我们很好的了解茅台历史文化的源流。

参考文献:

[1]贵州省仁怀市地方志编纂委员會.仁怀市志(1978-2005)[M].方志出版社,2013.

[2]周山荣,龙先绪.贵州商业古镇茅台[M].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

[3]黄萍.清代建制变更与赤水河开凿改写茅台区位历史[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5):238.

(基金项目:2017年贵州省理论创新课题GZLLLH2017081项目资助;作者简介:桑付鱼,茅台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区域文化史。)

猜你喜欢

茅台镇语词茅台
茅台镇
石坝河北街酒厂河段治理生态防洪堤设计计算
牙科界茅台来了
你是那样美 唐心语词
辣椒之争
中国茅台 香飘世界
名城遵义:几条河流 一脉人文
《老子》“自”类语词哲学范畴释要
茅台镇
茅台直销 探索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