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2018-10-16王子文

祖国 2018年16期
关键词:黎族南非技艺

王子文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是人类创造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人类文明的宝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沃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非物质文化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方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相关的实物和场所。保护、传承、发展和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应代代相传。

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及成效

海南既是全国最年轻的省份,也是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基础差,经济总量小。海南虽然历史文化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面保护、传承较晚,但近些年来海南多举措宣传、挖掘、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取得了可喜成效,进一步传播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价值,有效鼓励传承人创新和发展,探索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神韵与魅力。

完善且实施制度政策。2005年以来,启动了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海南省先后制定且实施了《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海南省省级非物质文遗产代表性项目评审办法》、《海南省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传承人保护培养暂行办法》、《关于开展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村申报工作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有效地依法依规依策开展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和传承工作。

开展评审和抡救工作。海南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等法律法规规定,按照法定程序,全省开展评审认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到目前为止,海南省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8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4项、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66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4人(其中逝世3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97人(其中逝世12人、退出2人);海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分布于中、西、南部。全省完成6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抡救性记录,口述速记45.3万字,拍摄视频216.9小时,图片1.49万张,录制音频95.6小时;摄制《黎族藤竹编技艺》、《南海航道更路径——老船长口述史》、《黎族独木器具制作技艺》、《沉香造香技艺》、《海南粉烹制技艺》、《椰胡制作技艺》、《苗族传统刺绣蜡染技艺》、《古法制糖技艺》、《文昌鸡养殖与烹调制作技艺》、《黎族服饰》等10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数字资料片;征集黎族五大方言男女服饰、省级以上传承人作品及龙被等珍稀黎锦实物500多件(套)。

创建非遗示范性阵地。2015年以来,全省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阵地的创建命名和推广工作。到目前为止,全省共创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性基地6个;传统技艺类、传统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村11个,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传习馆5个,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传承教学基地17个。

强化非遗的宣传培训。全省认真落实2015年文化部和教育部启动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和2017年3月国务院发布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富有成效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培训和图片展览等文化活动,让广大群众进一步了解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情况,营造全社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不断增强对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和参与意识,促进非物质文化走进现代生活。

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点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发展历史的精华,是促进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事物,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见证,是传承人类各族群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与当时多元社会因素密不可分的。海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民族、民俗、海洋等特色文化资源丰富,海南各族人民创造且积淀于全省各市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了地域性、多元性、民族性和传承性等的文化基本特点。

地域性特点。海南是全国唯一管辖海洋面积最大、陆地面积最小的省份。全省所有岛屿四面环海,中部地势高,环海陆地平坦。少数民族人民主要居住生活在三亚、陵水、乐东、琼中、保亭、昌江、白沙等市县的多山丘陵地区,海南人民自古以来在自然环境和劳动、生活中创造而形成的民族群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区域性特点。

多元性特点。海南八音器乐是海南艺人使用八大类乐器演奏的音乐,是我国悠久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汉唐以来传统音乐的沉淀,延续着中原、岭南音乐的血脉,融汇了海南音乐文化的诸多元素。海南八音有二胡、椰胡、月琴、扬琴、三弦、笛、唢呐等乐器,按演奏形式分为大吹打、锣鼓清音、清音和戏鼓等四大类传统乐器,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黎族竹木器乐是海南黎族人民使用竹、木等材料制作的乐器来演奏的音乐,国內堪称一绝,国际罕见,是原生态的黎族传统器乐。黎族竹木器乐和乐曲是黎族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主要在祭祀、集会、围猎、示爱、婚丧、娱乐等广泛演奏,主要流传于海南黎族聚居地区,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黎族树皮制作技艺是海南黎族人民将见血封喉树和厚皮树等树皮经过特殊处理加工成无纺布的古老技艺,黎族树皮布制作技艺主要流传于海南中南部黎族聚居的地方,黎族人民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少使用树皮布,目前处于濒危状态,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民族性特点。黎族“三月三”节是海南黎族人民悼念祖先、表达爱情、集会欢庆的盛大传统节日,自古以来在民间流行的年复一年、周而复始的周期性习俗,催生和传播了丰富的民族音乐、舞蹈等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弘扬和传承了民族非物质文化。黎族“三月三”节主要流传于海南岛中西南部黎族聚居的地方,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是黎族妇女利用棉、麻等天然纤维制作衣物和其它生活用品所使用的传统手工技艺。具有3000年左右历史的黎族纺染织绣技艺是海南黎族人民制作衣被用品时所使用的一种古老而精妙的纺、染、织、绣技艺,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为古老的棉纺染织绣技艺之一,主要流传海南岛中西南部黎族聚居的地方,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海南苗族民歌是海南苗族独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祭祀、劳动、爱情、交友、集会等活动中广泛运用。流传于海南300多年的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歌,主要流传于海南五指山苗族聚居地方,于2012年入选第四批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承性特点。传承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被人类以集体、群体或个体的方式一代接一代的享用、继承或发展的特性,南海航道更路经是海南渔民经过千百年来航行于南海诸岛等海域所积累的南海诸岛地理、洋流、气象、航线、岛礁、捕捞等航海经验和天文、生产知识。自古以来,海南潭门渔民世世代代以口头相传《更路传》、手抄或口述记录《更路薄》,迄今发现且使用的《更路薄》有10多种,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势在必行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记忆和文化基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多样化表现形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创新和发展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传播方式,营造全社会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让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新时代人民日常生活,充分体现出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提升海南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动力和国际化水平,促使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时俱进得到世代保护、传承、创新和发展。

强化非遗的培训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凝聚着民族的智慧和传统美德,蕴含着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海南非物质文化积淀了各族人民创造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要有效地保护、传承、创新和发展,就必须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创新和发展的各级领导、管理队伍、代表性项目传承人的培训,强化文化自信,进一步增强各自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不断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管理水平和业务技能。要充分利用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示范基地、传习馆和学校等文化阵地,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创新和发展课程,组织专家学者常态化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性和技术传授、指导和研究,邀请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广和传习非物质文化技艺,发挥海南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有力推进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创新和发展事业全面发展。

强化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要加强文物保护和利用,加强历史研究和传承,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要增强文化自信,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保护和传承海南非物质文化是全体海南人民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义务。当前,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要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要求、基本标准和基本任务,积极搭建保护和传承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平台,主动寻求经济与文化并進的集合点,有效改善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状况,创造性保护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合理利用,切实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培育民族精神,建设先进文化,全面推动人类文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让海南非物质文化成为海南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强化非遗管理科学能力。要在强化现有队伍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技能的基础上,大力引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专业化人才;要弘扬技艺,推陈出新,就要重视和管理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全方面管理的体糸建设。

科技化网络化实物化保护、传承、创新和发展好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更多的人民群众对海南优秀传统文化了解、认同和热爱,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坚定文化自信,用新思想武装头脑,用新作为开创未来,齐心协力、同心同德全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猜你喜欢

黎族南非技艺
非遗技艺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黎族小伙闯“深海”
《黎族元素建筑再生设计方案》
治理的技艺:三代王官学新说
南非的多彩暑假
技艺精湛 星光灿烂——来自欧洲的Herrmans
完美再赴南非
技艺并举 厚积薄发
56个民族56枝花 黎族
南非居大不易必备经历:被抢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