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信心、有能力应对风险挑战保障就业稳定

2018-10-16孟可心

中国经贸导刊 2018年22期

孟可心

近日,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积极稳定和促进就业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一揽子政策措施。7月25日,国家发改委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孟玮,就业司巡视员哈增友、副司长常铁威出席发布会向大家介绍《意见》相关情况,并就保持就业稳中向好态势、妥善应对危机、保障就业稳定、稳就业信心、农民工返乡创业等相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上半年我国就业形势稳中向好

孟玮表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就业形势稳中向好。突出表现为五个特征:

一是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上半年,累计实现全国城镇新增就业752万人,同比增长17万人。截至6月末,我国城镇就业人员总量超过4.3亿人,较上年末增加500万人以上。在“放管服”改革和“双创”政策促进下,民营经济快速增长,新产业新业态不断壮大,成为拉动就业的重要力量。

二是就业结构不断优化。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进一步增强。上半年,规模以上服务企业从业人数同比增长5.2%。截至6月末,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

三是重点群体就业基本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稳中有升,截至6月1日,2018届高校毕业生签约率同比上升0.9个百分点。上半年,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91万人,同比增长2万人。退役军人就业积极推进,钢铁、煤炭去产能职工安置平稳有序。

四是失业率保持低位。1—6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处于4.8%—5.1%的区间,总体保持在較低水平。6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4.8%,为2016年开始开展该项统计调查以来最低值。二季度末,全国登记失业率为3.83%,同比下降0.12个百分点,降至多年来的低位。

五是就业质量进一步提升。工资水平继续保持增长,上半年,规模以上企业从业人员平均工资同比增长10.1%。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合同签订率同比基本持平,私营企业合同签订率同比提高约1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经济平稳运行、新动能快速发展对稳定和扩大就业提供了坚实基础,我国完全有能力、有条件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确保就业形势稳定,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

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确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具体来讲将着力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积极推动《“十三五”促进就业规划》各项目标任务落地。做好《规划》中期评估,继续加力加效,强化跟踪调度,切实抓好规划实施,不断完善促进就业政策体系。

二是发展壮大新动能带动就业。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瞄准未来就业领域发展潜力,加强政策创新,推动数字经济等新动能快速发展,不断拓展就业创业新空间,努力实现经济转型升级与就业提质扩面互促共进。

三是深入推进返乡创业试点工作。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短板,广泛开展“政银企”合作,会同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推动开发性政策性专项贷款在试点地区全面铺开,缓解返乡创业融资压力,培育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吸纳更多人员返乡下乡创业就业。

四是着力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实训。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力度,加强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提高职业技能培训实训能力,支持职工转岗提质就业,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

《意见》出台相关情况

发布会上,哈增友介绍了《意见》的主要内容。《意见》共出台10个方面政策措施,概括起来是四个方面:一是稳增长,守住就业的基本盘。二是调结构,拓展就业新空间。三是促改革,激发就业新活力。四是抓重点,织牢就业保障网。

第一,稳增长,守住就业的基本盘。我国大致有9亿1000万的劳动年龄人口,其中约7亿7000万人常年需要在城乡就业,同时每年新增就业要保证在1100万人以上,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要控制在5.5%以内,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因此要守住就业的基本盘,最关键的是靠经济增长。从我国经济基本面和对就业吸纳能力来讲,大体上完成这些就业任务需要GDP增速保持在6.5%左右。所以稳增长主要是为了保就业,保就业主要依靠稳增长。

第二,调结构,拓展就业新空间。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但是要实现高质量的就业首先得有高质量的就业岗位,高质量的就业岗位又来自高质量的经济结构和产业体系。所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转型升级是拓展就业空间的必由之路。在《意见》里主要讲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发展新动能、培育壮大新产业新业态,为劳动者提供更多高质量的就业岗位;二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劳动力实现提质转岗就业。

第三,促改革,激发就业新活力。在《意见》里面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今年上半年通过“放管服”改革,全国日均新设企业约18000个,创业带动就业效应明显增强。下半年我们一是要一如既往深化改革,使更多的新企业在中国落地。二是深化劳动力供给侧改革,《意见》提出,健全联动机制,提高职业技能培训基础能力。三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简化外商投资相关程序,稳定和促进外向型就业。

第四,抓重点,织牢就业保障网。一是重点地区,主要是指东北地区,包括产能过剩的地区,也包括现在可能受摩擦影响的外向度较高的地区,要着力防范这些地区出现失业风险。二是重点人群,包括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伍军人、化解过剩产能职工以及可能受经贸摩擦影响的职工。要把更多的力量放在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身上,坚决守住就业的底线。

哈增友表示,文件出台只是一个好的开端,关键是落实到位,真正使人民群众早点得实惠,企业早受益。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按照职责要求与另外16个部门一道进一步细化实化政策措施,促进政策尽快落实落地。

就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大亮点

哈增友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到,上半年国内外形势错综复杂,但就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大亮点。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关注就业工作,一直将就业工作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从发展经济、促就业的角度讲,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经济运行比较平稳,拉动就业能力进一步提高。上半年GDP增速是6.8%,已经连续12个季度稳定在6.7%—6.9%的中高速区间,这为稳定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经济增长拉动就业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二是新动能加速成长,带动就业的效应也进一步扩大。在新形势下,新产业、新业态对带动就业起了很大的作用,同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速度高于一般工业的发展速度,创造了更多更高质量的就业岗位。据统计,上半年日均新设企业1.8万户,创业带动就业效应不断显现。

三是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就业创业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上半年,国务院先后出台了《人力资源市场条例》《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的意见》等一系列新政策,在财政、税收、土地等融资方面都有一些具体可操作的政策,为就业创业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政策和制度保障。

四是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不断优化,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截至今年上半年,国家发改委已经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23.5亿元,支持建设了7个省级、43个地市级、46个县级公共实训基地,切实提升了这些地方的公共实训能力,培训了一大批技能人才。

有信心、有底气、有能力、有条件妥善应对危机,

保障就业稳定

哈增友在回答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的背景下,就业的信心来自哪里时表示,我国有信心、有底气、有能力、有条件妥善应对危机,保障就业稳定。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把舵定向,这是首要的信心来源。二是有各级各部门的担当作为、辛勤工作。三是广大的企业和劳动者创业创新、奋力拼搏。同时我国有三个方面的有利条件:

一是我国内需潜力大,应对就业冲击有空间。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始终保持着稳中向好的态势,经济增长拉动就业的能力也不断增强,用工的规模也是逐年持续上升。在2012年,我国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带动城镇新增就业162万人。到2017年,GDP每增长一个点,带动城镇新增就业的人数是196万人,增加了34万人。从经济结构上来讲,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是82.7万亿,同比增长6.9%。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贡献率只有9.1%,由此可见,经济的增量主要是通过扩内需来实现的,适时调整宏观政策,加力加效扩大国内消费和投资需求,就有希望化解对就业的冲击。

二是劳动力需求旺,转岗就业有机会。从2012年开始,劳动年龄人口呈逐年减少的趋势。2012—2017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累计减少2300多万人,劳动力市场求人倍率这几年也一直保持在1以上。这就说明我国用工需求比较旺盛。同时第三产业年均新增就业人员基本维持在1500万人左右,而且近年来家政、养老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发展很快,其就业容量比较大,企业职工转岗就业的机会比较多。

三是资金储备足,应对冲击有能力。截至今年5月底,失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超过5600亿元,这对解决因贸易摩擦可能受影响职工的就业和生活有一定保障。

哈增友指出,对经贸摩擦只有信心、有条件还不够,关键落脚点在实干。下一步将把稳定就业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加强组织协调,层层压实责任,加快推动《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积极稳定促进就业的指导意见》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地。同时,围绕应对经贸摩擦,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人群就业失业的形势监测分析,及时完善政策储备,确保我国就业形势保持稳定。

加大援企稳岗力度 强化失业风险应对

当前国际和国内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可能对我国就业形势产生不良影响,对此,哈增友表示,国家发改委已经就保障和促进重点企业、重点人群就业进行了政策设计和制作安排,主要是分两大类:

针对重点企业,主要是加大援企稳岗的力度。《意见》中提出两个方面,一是进一步降低企业的用工成本,这里面的主要措施包括加快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划拨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做好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的费率工作,延长阶段性降低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实施期限。二是对符合产业升级方向、产品技术较为先进,但受经贸摩擦影响遇到暂时困难,同时又采取措施,不减员、少裁员的企业,继续实施援企稳岗护航活动,鼓励企业尽力稳定现有就业岗位。

针对重点人群,在采取综合性措施的同时,重点强化失业风险应对。这次意见也提出,要充分利用就业补助资金,按规定及时将因产业结构调整、经贸摩擦等受影响的人员纳入相关就业政策和公共就业服务范围,规范公益性就业岗位的开发和管理,托底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就业。建立健全重大政策调整就业评估机制,强化就业政策的储备。

另外,《意见》里还提出提高监测预警能力。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按照《意见》的要求,与有关部门密切合作,确保重点企业、重点人群在经贸摩擦中尽量少受影响。

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充分吸纳就业

近年来面对着错综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把就业创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着力加强宏观调控,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经济运行一直保持在合理区间,就业也一直也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亮点。但是当前我国仍处于转方式、调结构、转换动力的关键期,再加上中美经贸摩擦又对经济发展带来了影响和挑战。

对此,哈增友指出,吸纳就业主要靠经济发展。一方面要发展壮大新动能,深入推进创新创业,催生更多的高质量就业岗位。近年来,我国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广泛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着力促进新旧动能转换,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促进就业的关键力量。

另一方面,加快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引导劳动者转岗提质就业。制造业等传统产业对于稳定和促进就业也发挥重要的作用。在发展壮大新动能的同时,要围绕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服务化发展的人才需求,引导和支持企业完善职工技能培训制度,改进技术工人技能评价方式。同时也要强化薪酬激励,鼓励制造企业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引导职工有序转换就业岗位。

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蓬勃发展

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也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2016年开始,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分三批在全国组织了341个县市区开展了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试点工作。截至2017年底,341个试点地区返乡创业人员的总量已经达到了161.8万人,同比增长28.6%,带动就业人数已经达到了580万人,同比增长26.5%。这些返乡创业人员累计创办市场主体148万个,同比增长34%。在试点的带动下,返乡创业蓬勃发展。现在返乡创业的人数,全国初步统计大体达到740万,培育了一大批拉动就业能力强、群众增收效果显著的县乡特色产业,为加快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包括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

同时,哈增友指出,在融资、建设用地、人才,产业配套等方面,返乡创业也确实存在一些痛點难点问题。下一步,重点抓以下四项工作:

第一,加强返乡创业示范基地建设。鼓励引导地方加大投入,加强园区、示范基地建设,带动更多人员返乡创业就业。

第二,继续抓好金融支持返乡创业工作。会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推动开发性政策性专项贷款在试点地区全面铺开,着力破解返乡创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问题。

第三,加大返乡创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人才是制约返乡创业的根本性约束,我们将加大实训基地建设,培养更多返乡创业技能人才。

第四,加强与市场资源合作。市场资源一个是阿里巴巴集团,一个是京东集团,这两个集团在发展农村电商方面都有优势,跟试点地区合作,在电商创业方面相信一定会有很大的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