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费升级促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2018-10-16张振吴欣静

中国经贸导刊 2018年22期
关键词:价格消费旅游

张振 吴欣静

8月2日上午,国家发改委就扩大消费有关工作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综合司巡视员刘宇南、社会司司长欧晓理和价格司司长岳修虎出席发布会并就消费升级等热点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发布会由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孟玮主持。发布会伊始,刘宇南、欧晓理、岳修虎就消费领域发展以及市场供应、价格运行情况做了介绍。

消费总体平稳 尚需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刘宇南表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消费运行总体来看比较平稳,消费结构持续优化,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社會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8万亿元,同比增长了9.4%,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8.5%,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4.2个百分点,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归纳起来,消费运行呈现四个特点:一是消费结构持续优化。随着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和有效供给不断增加,居民消费升级的步伐逐步加快。例如,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化妆品类商品分别增长了10.6%和14.2%,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整体增速。二是服务消费需求持续旺盛。根据文化和旅游部的数据,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数达到28.26亿人次,同比增长了11.4%。国内旅游收入2.45万亿元,增长12.5%。三是网上零售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上半年全国网上零售额4.1万亿,增长了30.1%。其中,实物商品零售额3.1万亿元,增长29.8%,增速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高了20.4个百分点。四是农村居民消费的潜力持续释放。乡村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增长很快,上半年乡村消费品市场零售额比上年增长了10.5%,增速高出城镇1.3个百分点。

刘宇南强调,在看到消费平稳运行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当前消费领域的问题还不少,特别是制约消费扩大和升级的一些体制机制障碍仍是比较突出。下一步,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构建更加成熟的消费细分市场,壮大消费新增长点。围绕居民吃穿用住行和服务消费的升级方向,突破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适应居民分层次多样性的消费需求,保证基本消费经济实惠安全,培育中高端消费市场,努力形成若干发展势头良好、带动力强的消费新增长点。二是健全质量标准和信用体系,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加快建立健全高层次、广覆盖、强约束的质量标准和后评价体系,强化消费领域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体系建设,提高消费者主体意识和维权能力,创建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三是强化政策配套和宣传引导,改善居民消费能力和预期。强化收入分配,财政金融等领域政策的配套和宣传引导,改善居民消费能力和预期。

不断丰富社会领域公共服务供给

欧晓理从旅游、文化、体育、养老四个方面介绍了社会领域的消费情况。

旅游方面。近几年我国旅游消费市场持续活跃。今年上半年,我国国内旅游达到了28.26亿人次,同比增长11.4%,入境旅游6923万人次,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国内旅游收入2.45万亿,同比增长12.5%,出境游人次达到7131万,同比增长15%。总的来看,旅游市场呈现了三个特点:一是假日旅游持续增长。春节、五一、端午节全国共接待了6.22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约5980亿元。二是乡村旅游亮点纷呈。双休日和长假期间,城市游客选择去乡村感受民俗文化,吃农家菜、住民宿、逛庙会成为备受欢迎的假日体验。三是全域旅游成效显著。各地从区域全局出发,统一规划、整合资源,提升旅游产品供给质量,推动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更好地满足了游客个性化的旅游需求。

文化方面。初步测算,今年上半年全国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7.5%,一季度全国5.7万家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9052亿元,同比增长10.5%。上半年,全国电影票房总计320亿元,同比增长17.8%,其中国产电影票房189.65亿元,占全国总票房的近60%。文化方面呈现出投资消费两旺的局面。

体育方面。今年我国体育产业持续高速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新风口”。具体看,有三点特征。一是规模不断扩大。预计今年底,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将超过1%,体育消费将近1万亿,体育产业机构数量增长超过20%,吸纳就业人数超过440万人。体育产业对于促消费、惠民生、稳增长的作用不断体现。二是结构不断优化。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占体育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50%,健身休闲产业和竞赛表演业增速均超过20%,航空、击剑、山地户外等体育消费蓬勃发展,成为体育消费的新热点。三是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35个体育产业联系点城市和110个体育产业联系点单位积极推进各项改革任务,运动健康城市、体育小镇、体育综合体、体育公园和产业园区等平台建设加速推进。

养老方面。近年来,养老服务业快速发展,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到今年6月份,全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15.6万个,各类养老床位达到700多万张,从业人数超过70万人。此外,服务质量稳步提升。超过了93%的养老院开展了医养结合服务,医养结合、“绿色通道”更加畅通,护理型床位超过47%,农村养老服务短板逐步补齐,兜底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

关于医疗和教育,欧晓理强调,由于医疗和教育具有“公益性”和“市场性”双重属性,因此要区分“基本”与“非基本”。基本部分属于公共产品,像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卫生等,这些服务应由政府来提供。保基本要做到广覆盖、可持续,保障范围要逐步覆盖城乡全体居民,而且应该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保障能力的提高动态调整。非基本的,则主要由市场和社会提供,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引导各方力量来参与,满足多层次、个性化的需求。

下一步在基本方面,主要是以“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作为统领,以基本公共教育、基本医疗卫生、基本公共文化体育、基本社会服务等为重点协调推进社会领域的发展与改革,完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补齐基本公共服务的短板,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上下游价格走势趋向协调 价格运行在合理区间

岳修虎指出,上半年我国物价运行保持了总体平稳,上下游的价格走势趋向协调。重要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供应充裕,价格运行在合理区间。

首先,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涨幅比去年同期扩大了0.6个百分点。从结构上分析,国际油价阶段性的大幅上涨推高了国内的成品油价格,是影响CPI上行的主要原因。豬肉的价格周期性走低,叠加了其他的食品价格季节性回落,对CPI产生了下拉的作用。其次,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涨幅明显回落。上半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了3.9%,涨幅与去年同期相比回落了2.7个百分点,回落幅度较大。从结构上分析,钢铁、煤炭、有色金属等主要工业品价格整体上稳中偏弱,是PPI涨幅平稳回落的主要原因。

今年上半年物价运行的主要特点是上下游价格走势趋于协调,上游的PPI和下游的CPI涨幅之差比去年同期缩小了3.3个百分点。重要的基础是我国工农业生产保持了稳定的增长,重要商品和服务的供给充裕。上半年上下游价格走势趋于协调,与宏观经济稳中向好的态势也是相适应的,反映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效在不断巩固,生产端和需求端的变化趋于平稳,市场供求关系持续得到了改善,新的动态平衡态势正在形成。

围绕消费升级方向 增加高品质产品和服务供给

在回答下一步消费升级的主要领域以及如何满足消费升级需求时,刘宇南表示,应当着眼于以下四方面:一是要促进实物消费不断提档升级。要加强引导、强化监督,确保市场主体提供安全放心的吃穿用消费品。加快提升信息产品供给体系质量,建立绿色产品多元化的供给体系,丰富节能节水产品、资源再生产品、环境保护产品、等绿色消费品生产。二是要推进服务消费持续提质扩容。进一步放宽服务消费领域的市场准入,持续引导社会力量进入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服务、教育培训、家政这些居民需求旺盛的服务消费重点领域,支持社会力量和市场提供更多更高品质的服务产品。三是要引导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有序发展。要建立健全适应平台模式、共享经济等创新发展的法律法规。在这些新业态新模式方面,政府要积极提供一些制度供给,积极培育网络消费、定制消费、体验消费、智能消费、时尚消费等消费新热点。四是要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梯次升级。要加快农村吃穿用住行等一般消费的提质扩容。推动电子商务向广大农村地区进一步延伸和覆盖,畅通城乡双向联动销售渠道,鼓励和支持一些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向农村市场拓展。

我国物价保持平稳具备坚实的基础

在回应记者提出国内外市场出现一些新情况、新变化下,如何保障物价总水平平稳的问题时,岳修虎强调,虽然近期有些新情况、新变化,特别是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国际商品市场、金融市场波动加大,不确定性显著增强,但下半年我国物价保持平稳具备坚实的基础,仍将会在温和区间运行。一是从宏观层面看,我国经济有望延续稳中向好的态势,金融环境总体稳定,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升级步伐加快,新动能不断增强,这些因素决定了总供需将保持基本平衡。二是从商品层面看,我国工农业生产稳定,重要的民生商品、工业品供给充裕,粮食稳产丰产,生猪产能处在高位,大豆等油料作物种植面积有所扩大;服务业虽然发展速度快,但今年以来价格涨势趋于平稳。三是从调控能力看,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在宏观调控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粮食、食用植物油等重要的民生商品以及能源、金属等基础原材料的储备调节制度不断完善,完全有能力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

下一步,在稳价安民方面将主要做好四个方面工作。一是加强市场价格监测预警,密切跟踪价格总水平、重要商品价格变化,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和潜在性问题,进行预警。二是加强市场调节调控,根据市场供需和价格变化,完善保供稳价工作机制,不断创新和改善调控方式,确保重点商品的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三是加强市场价格监管,配合有关部门依法严厉打击价格违法行为,维护市场正常秩序。四是抓好困难群众生活保障工作,认真执行好物价补贴联动机制,根据价格上涨情况及时启动联动机制,向困难群众发放价格临时补贴,有效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猜你喜欢

价格消费旅游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新青年消费”,你中了几条
旅游
消费舆情
信用消费有多爽?
价格
价格
价格
价格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