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汉反事实句对比研究

2018-10-16李晓霞

校园英语·中旬 2018年9期
关键词:语言习得对比研究

【摘要】英汉反事实句作为条件句中的重要句型,引发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兴趣。本文旨在通过对比分析英汉两种反事实句中的异同,研究发现英汉反事实句在假设条件的时态标记及条件从属词的选择上存在差异,而在条件句的语气心理空间和语义对等上有相同点,正是此类差异为母语是汉语者习得英语反事实句造成困扰。本研究发现对二语习得领域中母语为汉语者如何进行英语反事实句习得及对英语反事实句的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反事实句;对比研究;语言习得

【作者简介】李晓霞(1992.12-),女,河南人,硕士研究生在读,北京林业大学,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

一、引言

反事实句一般具有“如果…那么…”的形式,其前件与事实相反,并且如果前件得到满足,后件所表达的情况就会发生。英语标记假设条件主要通过动词时态后移,而一般认为汉语动词没有“时”的分别。Bloom(1981)认为英语的虚拟式句法结构引导人们进行反事实推理,而汉语没有明确的词汇、语法手段标记反事实句,据此他认为说汉语的人进行反事实推理会有较大困难。Bloom的结论引起了Au(1984)和Liu(1985)的质疑,针对汉语和英语母语者在反事实推理能力上有无差异,还没有得到明确的结果,因此母语为汉语者对英语反事实句的习得情况引人思考。

本文通过对汉英两种不同类型的反事实句进行对比,试图找出两种句式之间的异同,旨在为母语为汉语者对英语反事实句的习得提供参考。

二、英汉反事实句对比

像英语这样有虚拟式的语言,反事实条件句一般用if条件句表达。例如:If I had been at home last night, I should have heard the noise.根据时间的不同,虚拟条件句可分为三种,与现在事实相反、与过去事实相反及与将来事实相反(王大平 2008)。

对英语反事实句的研究认为英语是有语法标记的因此违实性明显,而汉语缺乏明显的语法标记因此违实性不清晰。那么汉语反事实句和英语反事实句有何关系?笔者对以往汉英反事实句的研究进行分类对比,找出二者的异同。

同:1.证据、判断和态度构成了条件句中语气的心理空间。在证据命题p的基础上,我们的判断既可以是“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也可以是“不做判断”,后者成为虚拟语气的思想根源。在“不做判断”的基础上,可作出两种揣测方式,“现实可能性”与“理论可能性”,在英语中可以对应may和can。在汉语中违实条件句也反映了这两种可能性:

(1)如果去年下了一场雪,庄稼就不会冻死。(现实可能性)(2)如果去年下一场雪,庄稼就不会冻死。(理论可能性)(雍茜 2014)

2.不同的语言在形态上有不同但能传达对等语义,汉语条件句没有虚拟式,但能传达与相应的英语条件句相同的反事实信息,虽然汉语缺乏虚拟式但并不妨碍说汉语的人传递反事实信息(黄雪梅 2012),因此汉语和英语反事实句的功能相似。

异:1.英语标记假设条件主要通过动词时态后移,表达现在和将来的假设要用过去时,表达过去的假设條件要用过去完成态。而一般认为,汉语动词没有“时”的分别,但是有“态”的不同(吕叔湘,1980)。因此英语反事实句的时间如果是指过去,译成汉语后常要加上适当的时间词。

2.英语最常用的条件从属词是if,其次是表示否定条件的unless,还有as long as等。汉语的条件从属词除了赵元任(1968)列举的那些,还有如果、果真(吕叔湘 1956),假定、设使。汉语的条件从属词大部分是中性的,在假设条件句里常也是省略的,而英语的条件从属词不起标记假设条件的作用,假设条件从句采用主语和运行词倒置的方式表示条件关系,以运行词had前置最常见(陈国华 1988)。

3.英语有严格的形式区分真实和虚拟条件,即使有提供真实虚拟条件的上下文,这种形式标记也不能省略。所以英语中真实条件和虚拟条件的对立是严式范畴。而汉语可以用“要不是……了”这种格式表达英语虚拟语态所要表达的内容,这种表现方式采用的是词汇手段,因此是宽式的,可以省略(陈保亚 2002)。

综上,虽然汉英反事句有相似之处,但是其差异性更大,这种差异性造成了母语为汉语者对英语反事实习得上的困难。

三、小结

本文通过对英汉两种不同类型的反事实句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尽管英语的反事实句有固定的格式和变化规律,但是和汉语反事实句相比,其复杂性显而易见。而且英语中还有一种隐性非真实条件句,它不用if从句而是借用其他手段来表达假设条件,最常见的是用介词短语等。因此母语为汉语的ESL学习者的困难可想而知。本研究发现对中母语为汉语者如何进行英语反事实句的习得以及对英语反事实句的教学均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Au, T. K.-F. Counterfactuals: In reply to Alfred Bloom. Cognition, 1984(17):289-302.

[2]Eifring, Halvor.The Chinese Counterfactual[J].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1988(16).

[3]Lewis,David. Counterfactuals[M]. Oxford: Basil Blackwell,1973.

[4]Liu, L.G.. Reasoning counterfactually in Chinese: Are there any obstacles? Cognition, 1985(21):239-270.

[5]曹黎明.汉语真正违实条件句的句法结构及认知语义问题考察[J].教学园地,2009(10):79-81.

[6]陈保亚.语言哲学的文本解释与结构解释—从虚拟语态看中西方哲学思维取向[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9(6): 28-37.

猜你喜欢

语言习得对比研究
论情感因素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诗歌里的低诉,苍凉中的守望
传统中药学与生药学的对比研究
高职高专英语的语境化教学研究
地方高校开设语言实践课的必要性及优势
对小学语文教育的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