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幼儿创新精神的方法探析

2018-10-16朱梦婷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培养创新幼儿

朱梦婷

摘 要:现如今,我们一直在推崇要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但是在真正的教学活动与生活中,往往会因为一些客观的原因,遏制或压抑幼儿潜在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从儿童抓起,让我们“蹲”下来,用一颗童心呵护孩子,爱护孩子们的创新精神,善待孩子们“自己的世界”。

关键词:培养 幼儿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9-0229-01

幼儿阶段正是培养创新精神的最佳时期,这时期的孩子好奇心与求知欲十分的强烈,往往你给一个很小的提示,他就能还你一个大大的惊喜。但也正是因为年龄小,在自己能力有限的条件下,不能很好地表现自己的创造性与表达自己的想法,那么这就需要老师与家长的配合与协助,给幼儿发展与展示自己的空间。在学习与生活中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是我们所追求的方向,旨在让我们的孩子在幼儿时期就要有创新精神,喜欢创新,而不是“随大流”。那我们到底该如何帮助幼儿培养创新精神呢?

1 从幼儿的兴趣入手

每个幼儿生来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想法、爱好都各不相同,那么则要求老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仔细观察幼儿在挑选玩具、材料时的状态,以帮助幼儿给与正确的引导。

1.1 根据幼儿好奇的特点,给予新鲜的材料

幼儿对第一次见过、听过的都会存在好奇感是他们的天性,当他们第一次见过、听过时,总有想看看、摸摸、闻闻,继续讨论的想法。当然,这个新鲜的材料不只是指物品,还可以指新鲜的提问等等。比如老师在上美术《颜色变变变》这节活动时,给幼儿提供了塑料滴管。当老师拿出幼儿第一次见的塑料滴管时,每个幼儿都睁大眼睛看着滴管,“这是什么?”“怎么玩的呀?”在络绎不绝的提问中,老师知道了幼儿对滴管的兴趣度很高,那么这节活动孩子们就会很有兴趣。其实在滴管的使用上,不仅仅增加了孩子对活动的兴趣,还帮助教师很好的解决了变颜色的问题。在幼儿使用滴管滴颜料时,还可以让幼儿通过滴颜料观察颜色的变化,从而每个孩子完成的作品都不同。

1.2 根据幼儿好动的特点,给予足够的空间

幼儿天生贪玩、好动,手总会不自觉的去触碰任何物品,想要去探索物品。如果这时候家长、老师不管任何原因去制止孩子的行为,那么孩子就会伤心、不情愿的离开位置,这是我们不希望看到。所以应该在保证幼儿安全的条件下,在给予足够材料的同时,让幼儿不受限制,自由的去想象,去操作。比如老师在组织学习性区域活动《盒子船》时,如果就只是简单的用盒子做船,那么一会儿就会完成,没有一些挑战性,而且每个幼儿做出来的船都是一样的。看此情景,老师告诉幼儿,只要是身边的材料都可以装饰盒子船。孩子们一听,便兴高采烈地拿出区域中的各种材料,一个个小手不停地动来动去,不一会儿就做出了各种各样造型不一的船。当装饰完船后,还会迫不及待地介绍自己的船。那天下午,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他们的创造力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1.3 根据幼儿好胜的特点,鼓励幼儿积极的创造

许多时候,老师会为了帮助幼儿巩固学到的知识和本领而不得不去重复做一些事,导致幼儿会失去活动的兴趣,其实在某些时候,教师只要一句鼓励的话或者改变引导的方式就行让幼儿再次提起学习的兴趣,争先恐后去做。老师在游戏的时候可以设计一个竞赛的游戏规则,这样也可以很好地激发幼儿积极的创造。比如有一次游戏时间,老师与幼儿一起模仿小动物的经典动作,老师说了一句“看哪位小朋友学得最像,看谁是森林大王。”孩子们一听兴趣来了,都争先恐后的模仿起来,一个个做着各种搞怪的动物动作。

2 给幼儿提问的机会

在生活中,时时处处有知识、有科学、有问题,幼儿会对自己感兴趣的、看到的充满好奇心,会有探索的欲望,想要了解的更多,势必就会向大人提出问题,这时候老师就需要正确引导幼儿。就以幼儿在自然中活动为例子,平时在幼儿园中,要尽量让幼儿在开放的环境或者操场上多活动,当幼儿真正走进了自然的怀抱里,就会听得更多,看得更多,想得更多,从而慢慢地积累在大脑中。在观察中幼儿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什么动物吃的东西不一样?”“为什么月亮挂在天上?”……老师虽然不是都能解释所有的自然現象,但是可以引导幼儿去观察、去探索、去发现、去思考。总之,让幼儿自己去发展,不要过多的束缚。

3 放飞幼儿的想象力

科学家爱因斯坦用他的实际行动告诉人们:“想象比学知识更重要!”那么这就要求老师要尊重孩子,重视给幼儿创造想象的机会,要他们学会怎样自己解决问题。所以在平时生活中,发现幼儿有想象意愿的时候,老师要给予启迪、辅助和支持。万万不能认为孩子是在“胡思乱想”,而置若罔闻。就以美术活动《有趣的拖印画》为例,在幼儿用蘸有颜料的鞋带完成拖印后,老师让幼儿打开半成品作品,通过观察、想象自己拖印出来的内容,用记号笔进行简单的添画。其实在这观察、添画的过程中,让幼儿自己想象所拖印的内容,不知不觉就培养了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4 尊重幼儿的创新思维

在老师与幼儿相处中,避免不了老师与幼儿交流、讨论,在交流讨论中,幼儿方式方法以及答案都会各不相同。比如开展《冬爷爷来了》主题活动时,老师问“雪化掉以后,变成了什么?”多数孩子的回答都是“变成了水”。然而,最后一个回答的孩子却说:“雪化掉以后,变成了春天。”当时老师一愣,想想其也并没有错,确实一般常人的思维就是并化成水,而这个孩子说“变成了春天”其实是从另外的角度来思考了这个问题,冰融化了就代表春天来了。之后老师并没有否定这个孩子的答案,而是继续引导幼儿让幼儿说认为是春天的原因,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其实在与幼儿相处的过程中,这种事情天天都会发生,幼儿总会有许多的特别的思维,老师这时候要做的就是换一个视角,看待孩子的创新思维,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孩子的想法,就可以看到蕴涵在其中的积极因素。

总而言之,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从儿童抓起,事在人为。让我们“蹲”下来,用一颗童心呵护孩子,爱护孩子们的创新精神,善待孩子们“自己的世界”。

猜你喜欢

培养创新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