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幼儿心中播种爱

2018-10-16许月阑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表达方式爱心教育

许月阑

摘 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就是培养幼儿的爱心意识,爱心是道德的体现,道德是爱心的基石。现如今,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个人素质的提高,家长们对幼儿的教育也越来越重视,但更多的还是关注幼儿的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缺往往忽视了幼儿情感这方面的培养,使得幼儿在与人交往、沟通、自我认知等方面存在弊端。因此,我们要正视这些弊端,重视幼儿爱心意识的培养,在幼儿的心中播种爱。

关键词:爱心 表达方式 爱心行为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9-0222-01

1 爱心教育的现状

在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突出了幼儿教育中情感、兴趣、态度、人性等方面的价值取向。但在现实生活中,还是有大部分的家长并不关注幼儿的爱心教育、品德教育,他们的精力更多的是放在孩子的技能、知识等方面,所以越来越多的家长信奉着“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这样的话,把识字、绘画、舞蹈等方面的学习当做是智力发展的头等大事,生活中最基本的一些小事却被家长们所忽视,导致了部分的孩子不懂得如何关心别人,不会主动的去帮助他人,更有部分幼儿的性格孤僻、自大,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幼儿缺乏爱心?如何去改善、培养幼儿的爱心意识?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思考如何贯彻纲要指南的精神,让幼儿全面、整体的发展,同时这也是新世纪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

2 重视幼儿爱心教育的培养

2.1 日常生活中的爱心培养

要对幼儿进行爱心培养,首先是让孩子能够感受到爱的存在,在幼儿园中先要让孩子们感受到老师的爱,早晨来园的时候,带着微笑与班里的每一个孩子打招呼,谈谈身边的趣事;游戏时,参与到孩子中,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来配合他们;当孩子们遇到困难、伤心难过时,像好朋友一样去帮助他、安慰他;午睡的时候为孩子们轻轻的盖好小被子;起床后女孩子梳一个漂亮的辫子,和所有的小朋友说一声下午好……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都能够让孩子们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爱。但仅仅是让孩子感受到爱是不够的,还需要他们去学着如何表达爱、付出爱。这就需要我们抓住教育契机,当我们看到孩子们把喜欢的书分享给好朋友、扶起摔倒的小朋友、小朋友摔倒了去安慰等事情后我们都要及时的给予表扬,并以他们为榜样,教育其他小朋友,要向他们学习。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教师的言行,都对幼儿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要重视起来。

2.2 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爱心培养

2.2.1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爱心教育

现在大多的幼儿园教材都是按照五大领域来编写的,这就少不了“爱心”这一主题,比如对爸爸妈妈的爱、对朋友的爱、对小动物的爱、对大自然的爱等等,所以对教材的理解并不能局限于表面,而是應该是深入的去理解渗透,让幼儿感受到爱的重要性。

2.2.2 在“玩”中体验“爱心”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在玩中学”,游戏是教育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利用幼儿“好玩”的特性,将爱心教育贯穿于游戏之中,诱导幼儿在玩中学,在身心愉悦的同时体验到“爱心”,比如娃娃家的游戏正是这个原理,在幼儿扮演爸爸妈妈等的角色时,也能够体验照顾他人的辛苦。

2.2.3 把大自然当做教材

幼儿的天性是爱好大自然中,大自然中充满了美,幼儿在接触、了解大自然的过程中既能感到真、善、美,又能得到快乐。春天的时候,带孩子们去郊游,看万物复苏,感受春风拂面的清爽;夏天的时候,和孩子们聊聊暑假的趣事;秋天的时候,看着果实成熟,体会农民伯伯耕种的辛劳;冬天的时候,看雪花飘飘,体会玩雪的快乐与童真。孩子们的快乐是单纯的,他们的爱也是简单纯粹的,但是随着孩子们年龄的增长、经验的丰富,这些简单的爱都会转化成对家长、祖国、人民的大爱。

2.3 创设让幼儿感知“爱心”的环境

培养幼儿的爱心必须给幼儿创设一个有爱的空间、一个和谐的心理环境。对我们来说即将入园的小班幼儿是陌生的、一无所知的,所以开学前的家访尤为重要,家访可以帮助我们充分的了解幼儿的成长背景,了解幼儿的喜好、性格以及父母对幼儿的教育理念等等,怀着真诚与幼儿交往的态度才能真正走进幼儿的内心,与幼儿建立一种亲切、信任感,并且让幼儿尽快的度过入园适应期。

等待孩子们入园后,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多利用作品帮助小班的孩子们懂得和理解他人对自己的爱。如儿歌《亲亲》,帮助幼儿理解老师对小朋友的爱;绘本《我爸爸》《猜猜我有多爱你》来帮助幼儿理解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绘本《好朋友》,帮助幼儿理解好朋友之间的爱。当然与幼儿的日常谈话也十分重要,是培养与幼儿的感情、了解幼儿内心、通过谈话主题让幼儿接受知识的重要途径。

2.4 家园一致,共同进行爱的教育

除了幼儿园的教育,家庭教育也是不能忽视的,我们常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是孩子们行为最直接的模仿对象。所以在进行爱心教育时,家长们也需要成为榜样,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言行来给孩子们做示范,同时营造爱的氛围,感染孩子们的心灵。与孩子们交往时,也应多尊重和关心孩子,多和孩子们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多鼓励表扬孩子,当孩子犯错时,也不要一味的打骂,应晓之以情,让孩子们感受到来自父母、成人对他们的浓浓的爱。家长们除了与孩子们的交往需要注意外,夫妻之前的相敬如宾、对长辈的尊敬爱戴等等,都是对孩子正面的引导。

在《纲要》中提出:家园密切的合作,步调一致的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能作为孩子们的好榜样,也有一些家长在“爱心教育”的理念上存在着误区,这就需要教师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家长们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让家庭与幼儿园的教育保持一致,共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而努力。

总之,爱心是幼儿道德品质发展的基础,现如今提倡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爱心教育的培养也日渐重要,但这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一个长期、坚持、积累的过程,需要我们教师与家长、社会在生活和教育中共同的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 石彩霞、李玉洁.爱心教育为幼儿打造美好未来[J].现代教育科学,2013.10.

[2] 范秀果.用爱心来教育孩子[J].青春岁月,2012.02.

猜你喜欢

表达方式爱心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为爱奔跑 爱心满满
将感悟能力培养植根于有效的阅读活动中
图案的艺术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