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学习快乐体验
2018-10-16谈毅
谈毅
摘 要:科学的集体活动是面向全体幼儿的教育活动,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可克服的缺点,如不能充分照顾每个幼儿的个别差异,教师指导较多、幼儿自主活动不充分等。在《指南》的引领下,通过对中班科学活动《颜色变变变》一课多研,将游戏化落实在教学过程中,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科学 集体活动 游戏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9-0203-02
幼儿园课程不是静态的知识,而是一个过程,是幼儿主动学习的过程,也是教师为幼儿的趣味学习、有效学习而积极努力的过程。笔者以中班科学活动《颜色变变变》为例,进行了研究和实践。
1 《颜色变变变》活动过程
1.1 游戏:玩气球,感知、辨别红黄蓝橙紫绿六种颜色
气球漂亮吗?有哪些好看的颜色?(红、黄、蓝、绿、橙、紫)用手掂一掂气球,说说什么颜色的气球升高了?
环节评析:设计此环节的目的是熟悉红黄蓝橙紫绿六种颜色的名称,为下面讲述操作过程和结果作铺垫。将原来的18色油画棒换成了6色气球,吸引了幼儿的眼球,减小了辨别颜色的难度;同时改变了组织形式,由静坐着观察讲述颜色名称变成了在玩气球中讲述颜色名称,更富游戏性,一下子调动了幼儿愉快的情绪。
1.2 观察老师变魔术,引发探索兴趣,了解操作材料和方法
(1)你们桌子上有哪几种颜色?你们想不想变出更多漂亮的颜色呀?今天老师就来和你们一起变魔术。看,我拿了一个盘子,盘子上有什么标记?(蓝、黄)我按标记滴颜色,滴一些蓝颜色,再滴一些黄颜色,然后用一根干净的棉签搅一搅,变变变,你们看,变出了什么颜色?
(2)谁能说说,我是怎样变出绿色的?哦,蓝和黄在一起就变出了绿色。(此时,教师可手指调色盘上的标记和盘中调出的颜色)
环节评析:幼儿的科学探索活动,应该是幼儿在好奇心和科学兴趣的引导下,运用自身的感知,主动的和周围的物质世界相互作用。变魔术环节,不仅有引发幼儿兴趣的作用,更主要的是能让幼儿熟悉操作材料、了解操作方法,为幼儿有条理地进行操作提供了基础。颜色没有了怎么办?引发了幼儿的好奇心。
1.3 交代探索任务,明确操作要求
(1)你们想变吗?好,我把魔法传给你们,你们现在都是小魔术师了!
(2)請小魔术师注意:A、看盘子上的标记滴颜色。B、用干净的棉签调颜色,用过的棉签轻轻搁在小盘子边上,不要弄脏了。C、变出了颜色要说一说:你用什么颜色和什么颜色变出了什么颜色?
环节评析:幼儿是否明确操作要求和注意事项,决定着幼儿自主探索的成败。过渡语:“我把魔法传给你们,你们现在都是小魔术师了!”让幼儿在假象和想象中进入角色,接着顺势提出操作要求和注意事项,贴切自然,幼儿很容易接受。
1.4 幼儿自主探索,并交流自己的发现
(1)教师根据情况随机进行个别指导,提醒幼儿按标记取色,用于调色的棉签要放在原调色盘边缘。(2)幼儿相互交流探索中的发现。操作成功的小朋友可以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好朋友。
环节评析:适宜的操作材料——按标记用软瓶滴取颜色,每调配一种颜色就用一根干净的棉签,保证了幼儿探索的顺利进行,为他们自主建构调色经验提供了保障。让幼儿带着变出更多的颜色目标去操作,这个环节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可以是个人的探索 ,也可以是三三两两的自由和,共同探索。整个学习过程教师干预的少,幼儿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和自由度。
1.5 集体交流探索中的发现,教师用标记记录实验结果
(1)谁能告诉大家,你变出了什么?你是怎么变的?
(2)教师用标记记录,并引导幼儿集体讲述。
环节评析:幼儿看着调色盘上的标记和自己在盘中变出的颜色,能轻松地说出探索的过程和结果,老师的作用只是归纳概括了幼儿的经验,幼儿的主体性被充分显现出来。
1.6 为颜色找家
(1)请小魔术师把自己变出来的颜色送给颜色相同的气球,再说说:你是怎么变出这种颜色来的?
(2)教师带领全体幼儿一一观赏变出的橙、紫、绿三种颜色。
环节评析:把开始环节中用过的气球作为颜色“家”的标记,让幼儿进行颜色分类,同时告诉气球自己是怎样变颜色的(如:“橙气球,我用红和黄变出了橙色”……),再次为幼儿创造了交流表达的机会。颜色分类以后,幼儿更直观地看到了自己的探索成果,有助于体验成功的快乐,同时能观察到:深浅不同的绿色、紫色和橙色。把幼儿变出来的绿色、紫色和橙色分类集中以后,也便于幼儿在下面的环节中为蔬菜、水果涂色,如:涂一个大西瓜,一个幼儿调出的一盘绿色并不多,许多盘绿色集中在一起,幼儿可以任意取用,还可以取用深浅不同的绿色。另外,还有一个好处就是避免了原来桌子上材料多幼儿涂色纸不太好放的现象。
1.7 给无色的蔬菜、水果涂色
(1)小魔术师们自己动手变出了颜色,真能干!老师要给你们发奖品(无色的蔬菜、水果图)。
(2)老师发给你们的奖品上画的是什么?有没有颜色呀?漂亮吗?
(3)让我们用变出的颜色把这些蔬菜、水果打扮漂亮吧。
环节评析:引导幼儿用自己变出颜色进行涂色,让自己的创造将图画变得更美,让幼儿获得极大的成功感,使他们享受到科学过程所带来的乐趣。
2 《颜色变变变》活动实施后的思考
科学的集体活动是面向全体幼儿的教育活动,在原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活动操作性较强,幼儿对玩色有一定的兴趣,但也存在着一些缺点,教师讲得多,幼儿说得少;教师主导较多、幼儿自主活动少等。《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不应为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
如何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更多的自主操作、体验更多的快乐呢?通过反思我选取了游戏化的教学策略,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把科学的原理寓于游戏之中,鼓励幼儿自主活动,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
2.1 抓住幼儿的年龄特点
《指南》指出: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不应为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刚刚升入中班的幼儿思维特点以直觉行动性为主,具体形象性思维开始发展。所以本次活动的素材来自于生活,利用小朋友们在绘画上发现的颜色的变化作为教学对象,采用了中班幼儿喜欢的通过摆弄,操作具体实物材料学习的方法,带领幼儿感受并获得科学体验。
2.2 抓住幼儿的学习特点
幼儿是活动的主体,教师设计教育活动必须以幼儿为中心,来研究教材和教学过程。《指南》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幼儿全部操作完成后,原先的两种颜色已被变化的颜色所取代,再让幼儿讲述哪两种颜色混合变出了哪种颜色,是不符合幼儿认知规律的。为便于幼儿清楚地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根据小班数学教学中认识并利用标记的经验,我们为刚刚升入中班的幼儿准备了带有标记的调色盘,以便于幼儿按标记滴取相应的颜色,并在标记的提醒下讲述操作的过程和结果,同时我们把用笔调色改成了用棉签调色,这样更适合幼儿原有经验和能力水平。
2.3 搭建适合幼儿探索的平台
从提升集体教学的有效性出发,我们必须思考:如何支持他们在自主探索、自主发现的基础上,用语言表达探索的过程和结果,体验发现的乐趣?本活动就是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让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在问题面前,我们更深地体会到:提供适宜的操作材料,才能为幼儿提供自主探究、自主建构的平台。
作者简介:缪健(1974-),女,江苏省扬州市人,学历:本科,职称: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幼儿园科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