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插图:英语名著阅读教学的“阶梯”
2018-10-16唐金霞
【摘要】名著类阅读,是初中学生了解英语文化,汲取英语知识的重要渠道。名著大多年代久远,叙事庞杂,学生难于理解。教师要利用好文本上的插图,帮助学生理解名著。插图大多生动、形象、也都抓住了文本的内核。如果能从插图入手,进行阅读,学生会更感兴趣,也更能读懂内涵。以牛津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 Unit4 A Good Read为例,谈谈如何利好好插图进行阅读。
【关键词】插图;导入;复述;表演
【作者简介】唐金霞,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紫石中学。
一、利用插图导入
本Reading是《格列弗游记》的节选。名著类阅读大多老师都是先从背景介绍入手,如作者信息,小说章节,主要内容,写作背景,后世影响等。但从阅读的usefulness角度来看,学生几乎没有任何获取此类信息的Motivation(动机)。那不如倒过来,先阅读选段,在一系列的阅读活动中给学生创造继续阅读的“动机”。在阅读前引导学生进行“预测”(Prediction),建立“期待”(Anticipation);将阅读过程转变为“预测检验”(Prediction checking)。教师先让学生对着文本插图进行如下的讨论,Discuss: Ask Ss to work together to describe the picture in the book cover。教师设置这样的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力移到插图中。1. Whos the man lying here? Gulliver.2. Why do the Lilliputians do this to him? 学生看着插图和文章的标题,能回答第一道题,对于第二道题,学生对着画面进行猜想,然后对阅读产生期待,急切地寻找答案。对于最后一题,学生就着画面寻找的答案是,Gulliver sweatened the tiny people。运用插图导入,能给名著以画面感。大多说情况,教师都是不用插图,直接进入文本,这是对身边教学资源的一种浪费。插图导入,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也给了学生思考的方向,为他们的进一步阅读提供了框架。也就是说,通过直观图片建立了阅读前的“预测”与“期待” ;读图后以某个话题为小组任务,引导学生“继续”阅读,再次创造“预测”与“期待”,形成良性循环。
二、利用插图复述
复述是输出,是创造,不是对文本的重复。复述是对文本的二次解读,是学生带着自己情感的一次表达。学生害怕复述,往往是因为老师给的时间不够,给的提示不足,给的要求过高。有的老师要求不生一字不落的复述,这是机械的记忆,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对着插图复述,学生将图片中的信息以口语的形式在课堂展示。就这个而言,老师可以分步复述,首先教师让学生在插图上画,一群小人的行走路线。学生喜欢在插图上加点一下属于他们自己喜欢的东西,这是一次顺势利导的机会。学生再有声有色阅读之后,就开始在Gulliver 身上描出路线图了,学生在描的同时,对故事的情节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能更好地理解Gulliver的心情。这仿佛学生就是一群tiny people在Gulliver身上游走。学生进入了角色,进入了文本,与故事人物进行着对话。当老师提出,Whats the small mans climbing route(路线)? 学生对着路线图,轻松、愉快的复述出这样的句子,It moved up over my stomach and neck until it was standing near my face。借着插图,就得用好插图。老师让学生在插图旁边画一个tiny people,当学生画得过大的时候,他们自己会去调整。学生会边画边修整,使画的tiny man 跟文本插图一样大小才满意。画的过程,也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学生确实体会到tiny的含义。所以老师让学生复述一下小人的样子,他们会看着图,忍俊不禁地说道,He was the same size as my little finger!插图,让复述这种语言输出,变得有童趣,也有意味。
三、 利用插图表演
文本的插图,是小说节选中的一个经典的画面。Gulliver躺在沙滩上,严格来讲是被一群小人捆在地面上,他醒来看到一群小人在他身上爬。教师让学生们自己去想象,去呈现一个跟插图一样的画面。学生的想象就是大胆的、奇特的。他们将班长用胶带紙捆在地上,然后在他们身上放了许多电动的机器小人,只要按按钮,这人小家伙都可以移动。这一个摆pose的过程,就是学生解读文本的过程。然后班主就是Gulliver,其他同学就是某一个tiny man。每个人轮流着按按钮,轮流着与Gulliver对话。如,Why did you fall down/on the beach? Because I was tired out.这个问题不同表演中的回答不一样,有说,Because you are too different。有说,Because you are too ugly。学生以自己的理解,解读着文本。又会在接下来的深入阅读中检测自己的猜想。表演让学生的思维打开,他们把插图变成了一次真实的体验。老师鼓励学生大胆创造人物对话,在进行表演的同时,注意体会人物情绪与性格。特别当Gulliver用力一吼的时候,那些机器小人都滚落下来。学生们笑的很开心,也让书本的描述进入他们的头脑。老师问,Was the shouting loud enough? 学生一起回答,The noise made them all fall over.
利用插图表演,将插图复活,将文本复活,也将学生的思维激活,更让课堂充满活力。
四、结束语
学生进行名著类阅读的过程,就是他们精神成长的过程。插图是他们成长过程的一点鲜绿,让他们阅读时眼前一亮。老师要利用好插图资源,让学生喜欢名著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