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高中本科班英文名著课外阅读的开展
2018-10-16李琛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高中英语学习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注重传授基础知识与技能基础上,还需要注重阅读英语名著。从某种程度上而言,阅读英语名著可以很好的加强英语综合知识能力,因此高中生应高度注重阅读英语名著,并制定合理的、可行的阅读策略。基于此,本文浅谈了职业高中本科班英文名著课外阅读的开展,以供借鉴。
【关键词】职业高中;英文名著;课外阅读
【作者简介】李琛,青岛经济职业学校。
众所周知,英语阅读教学是为了提高学生阅读技巧,培养学生的语感,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在阅读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结合实际情况来讲,当前职业高中本科班学生缺乏从文章整体角度上思考问题,过于片面的、孤立的理解文章,想要提高职业高中本科班学生英语整体能力,需要注重英文名著课外阅读的开展,通过阅读名著,来达到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目的。
一、职业高中本科班英文名著选取原则
一是,循序渐进原则。高中英语名著对于培养人才发挥着积极作用,因此在选择时应结合循序渐进原则。简单而言:教师与学生多沟通、多交流,了解学生英语学习水平,并推荐合适的英语名著,要求推荐的名著符合高中英语教学需求。对于职业高中学生而言,他们英语学习水平不高,只能选择一些词汇用法与课堂教学词汇用法相当的名著,才能够深入理解名著,与名著交流,加强自身认知。二是,选择相符的名著。在英语名著选择中,教师在考虑适用性、实用性下,还需要考虑丰富性、趣味性,唯有有趣,又有价值的英语名著才能够满足职业高中本科班开展英文名著课外阅读开展的实际要求,受到学生的普遍认可和喜爱,从而更好的进行英语名著阅读。处于高中时期的学生,他们喜欢追求新鲜事物、好奇心较强,因此教师需要选择一些与高中生心理特征相符的名著,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进而更加高效的、快速的完成英语阅读。
二、职业高中本科班英文名著课外阅读开展的实践
1.英文名著课外阅读开展的读前指导。在读前指导阶段中,包括介绍背景知识、预测内容等。所谓的介绍背景知识就是将学生在阅读中存在的英语文化背景障碍扫除,促使学生深入了解原著。比如:在《双城记》阅读前,英语教师应先对发生故事的背景简单介绍。在阅读中,预测是一项非常关键的环节。在拿到阅读材料之后,教师要求学生不要急于阅读,而先结合题目来猜测大致内容,这样做目的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带着较强的好奇心阅读。
2.英文名著课外阅读的读中指导。在英语课时有限的情况下,英语原著阅读只能作为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一种途径,但这并不表示教师可以放任学生随意的、自由的阅读。若是缺少教师的检查和指导,学生的阅读就很难达到预期的作用。为了更加清晰的了解学生阅读状态,在学生阅读中,教师应针对性指导词汇与内容的理解。
(1)理解英文名著词汇。对于职业高中本科班学生来讲,在阅读英语原著中必然会遇到很多生词,若是不停查阅字典,则会影响阅读热情。所以,在阅读英语原著中,学生需要明确意识到课外阅读并不需要准确、全面的理解,只要了解大致意思即可。所以不需要对每个单词和词组准确意思弄清、弄懂。在遇到生词时,可结合上下文语境来推测,这样便于快速的、高效的理解阅读材料内容。
(2)理解英文名著语篇。通常情况下,语篇理解分为三种,即:表层理解、深层理解、评价理解。表层理解顾名思义就是看懂字面信息。在英语原著阅读实践中,教师都以故事情节为主要阅读材料。英语教师要引导学生准确的、快速的抓住作品行文脉络,深层次理解阅读材料中的条件,并正确推理相关事实,从字里行间中与作者产生共鸣。
三、英文名著课外阅读的效果评价
在英文名著课外阅读开展下,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有着很大水平的提高,并彰显了英文名著课外阅读的开展还具有很多种优势,具体如下:一是,在阅读中培养了学生直接用英语思维阅读理解的能力,这些名著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完善的思想环境,使其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感觉上进入角色,并进行了一系列英语思维活动;二是,通过阅读大量的文字,积累众多句型与词汇,培养了学生的语感;三是,名著中人物的坚持不懈的精神、做人的原则是值得职业高中学生学习的,对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四是,提高了职业高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阅读中,教师起到了引导作用,教会了学生如何阅读,也教会了学生如何主动的、积极的学习知识的能力,并与学生共同探讨和交流名著事件与人物,在提高师生文学素养下,也能够培养起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职业高中本科班英文名著课外阅读的进行侧重于整体理解阅读文本,这与传统的过于注重语法与语句教學有些不同,反而与语文教学有些类似之处,英语教师可与语文教师共同探讨和交流,学习如何更好的引导学生理解语篇,进而提高职业高中学生英语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谢莹泽.高中英语名著阅读策略分析[J].校园英语,2017(50):196.
[2]施翎.高中生英语原著阅读实践初探[J].现代教学,2016(11):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