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展示知识形成过程 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刻性

2018-10-16庞琰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

庞琰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利用课堂来展示知识形成的过程,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展示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这样才能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同时更让学生感受知识生成的来龙去脉,学生也才会真正掌握属于自己的知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 知识形成 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9-0158-01

著名的数学教育家斯拖利亚尔告诉我们:数学教学重在教师把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充分地展示出来。我们知道,学生越了解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就越能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与内化,也越容易培养学生的良好数学学习品质。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更能逐步提升思维的深刻性。所以,如何通过教学活动来展示知识的过程是对教师教学艺术的考量。

1 展示不同情境,鼓励学生展开创新思维

在新课改理念的推进下,小学数学课堂中各种教学手段齐头并进。尤其是情境教学法的使用,充分的展示了数学知识的过程。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应当以情景教学为主,让学生主动的融入教学情境中,真实地感受教学的目标所在,这样也更加有利于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适当合理的情境教学对于小学生来说有助于知识的理解,也有利于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锻炼,有利于小学生答题思路的展开。加入情境教学后,老师们就要积极带动学生多多参与其中,让学生的思维持续活跃,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形成,才会对解题思路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另一方面,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老师应该十分注意语言技术的使用,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课堂学习的数学知识,如此学生才会更加主动热情的参与到情境教学中,才会更加配合教学工作,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才会稳步高升。就像在上“圆柱与圆锥的体积”这堂课时,老师可以找一些有关圆柱形和圆锥形的实物来让学生自己动手测量出这些实物的长、宽、高等,这样才会更加有助于学生圆柱和圆锥体积公式的记忆。同时也可以告诉学生也可以采用其他的一些方法来计算圆柱与圆锥的体积,如切割,计算体积差等。

2 展示产生过程,掌握知识形成与发展规律

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个体的认知过程是解开知识秘密与发展规律的过程。”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抽象性思维较强的学科,有时候向学生展示形成过程才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在如今这个多媒体热的时代背景下,老师可以利用该技术对一些较为抽象的,不易理解的知识的形成原理对学生进行展示,这样学生才能够更加清楚其中的奥秘,才能真正达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目标。例如:在教学《长方形的知识》这一内容时,就充分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以动画的形式向学生展示长方形的不同的面、顶点和棱等。这样学生就可以直观的感受到长方形的“秘密”,随后老师再利用多媒体技术和学生一起检验情况,这样学生对长方形有较深的认识。利用这种动画的形式向学生展示课堂的教学知识,学生也会觉得更加生动有趣,这样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也会高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让原本枯燥乏味的数学教学也可以变得形象生动,这是我国科技进步的表现,也是我们数学教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对数学教学工作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3 结合生活实际,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辩证法告诉我们一条朴素的道理,那就是实践出真知。任何的真理的诞生必定离不开实践,而实践又来自于对生活的探索。所以,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当注重生活实际与课堂教學的结合,在充分尊重学生自身的发展和认知状况下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还能充分的展示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因为受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状况的影响,他们对数学学习技巧的把握还是十分欠缺,也不能够很好理解数学学习的关键所在。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就要积极引入生活情境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学习的精髓。将学生从抽象性数学课堂引向实际生活中,这样才会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数学学科的一些概念和公式。如此才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建立起抽象概括及辨析总结的本领。例如:在教学行程问题的应用题中的“相遇”时,书本上介绍的相遇一共有三种,即相向而行、背向而行和同向而行。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三者之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老师们可以带领学生们进行实际演示,抽出六名学生分别组成三组,分别演示三种情况。如此学生就会感受到浓郁的学习氛围,也有助于学生对该知识更好地掌握。

4 通过交互合作,探索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

让小学生采用交互性合作交流,才能够真正达到课堂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效果。通过开展交互合作能够真正地让学生们从各个不同的视角对问题进行深入思索,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开发思维,促进小学生创新思维意识的产生。利用交互性的合作,学生对同一个问题有了不同的见解,解题思路也会更加全面。好比我们老师在日常组织学生进行郊游活动,在郊游时若走到一条曲径小道,就可以应景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我们如何计算这条曲径小道的长度。那么我们不同的学生就会给出不同的方法,如用尺子测量或者步测等。利用这种多方议论的方法,促进小学生们创新思维的提升就有利于小学生们创新意识的培养。如此一来,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热情也会高涨,那么就会更加有利于我们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当然,在日常的小学生数学教学过程中,也要加入一些不同思维方式的训练,如逆向思维,联想思维等,有时候这种思维会有助于学生们思考问题的广度和深度的拓展,也会更加有利于小学生们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总之,在展示知识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培养学生的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平时的教学点滴中内化自己的数学素养,真正实现数学教学的本质目的。因而,唯有我们不断的提高教学的艺术,优化教学的策略,在教学的各个环节着力,这样才能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