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质疑 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2018-10-16肖丽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学会课文

肖丽

摘 要:质疑是思维的开始,在课堂教學中培养学生的质疑本领,引导学生善于质疑,敢于质疑,不仅可以激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更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显然,质疑对于我们教师而言,它更是一门艺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也是帮助学生开启文学之门的钥匙。笔者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质疑,激活语文课堂,提升语文教学效益略谈粗浅的认识。

关键词:小学语文 质疑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9-0139-01

我国古代教育理论认为:“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可见在个体获取新知的过程中,“疑”对于自身的重要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实际,积极鼓励学生学会质疑,让他们学会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继而发展思维能力。唯有这样,小学语文课堂才会充满生机与活力,不断迸发智慧的火花,语文教学的效益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1 营造质疑氛围,为学生提供质疑环境

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和谐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大胆在质疑。因此,教师要营造和谐的质疑氛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对敢于质疑,善于质疑的学生给予充分肯定,而对那些质疑能力差的学生,要不断鼓励他们,巧妙引导他们,帮助他们学会质疑,继而更好地去活跃他们的思维创新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引导学生全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让他们学会去展现自己,继而更好地锻炼自身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九色鹿》这篇课文时,有的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国王是坏人,为什么老师还要去夸他呢?这时,大多数学生听到后都有一种嘲笑的意味,而教师却表扬了他,并且让学生以他为榜样,学会了大胆质疑,让他们与小组同学进行探讨与讨论。通过这种教学模式,积极鼓励了学生勇敢地学会了质疑,也使得他们质疑求异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充分地提高。除此之外,教师要给学生留够足够的时间去让他们进行思考,而不是为了托堂和形式,不能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要能够从每一位学生的角度去出发看待,继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2 创设质疑情境,引导学生探究问题

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善于提出问题是学生更有能力和自愿去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处在儿童阶段的学生其心智还不成熟,这时教师要能够引导他们对文本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掌握。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学会创设质疑情境,引导学生探究问题,使得师生对文本的质疑和理解差异得到有效地提高。在质疑状态下的学生为取之所需,求知欲强,学习效率才会高。

如,在学习《蚂蚁和蝈蝈》这篇课文时,文本中首先出现的是冬天蚂蚁安然过冬,蝈蝈又冷又饿的画面,这种画面创设了质疑的情境,教师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看到这样的画面,同学们可以思考为什么蚂蚁和蝈蝈会有两种不同的情境出现?这时,学生的探究欲望被激发出来了,接着提出了一系列问题,例如,为什么蚂蚁有粮食吃而蝈蝈却没有吃的呢?蚂蚁的粮食是从哪儿得到的?继而更好地让学生提出了质疑,“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蚂蚁和蝈蝈有着截然相反的生活?”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好地学会了去探究课文,也更好地训练了学生们的问题意识。

3 运用生成策略,推进学生深度探究

质疑让课堂生成层出不穷。对于课堂中的质疑,教师要善于对问题进行适当筛选,善于运用生成,不断引导学生向纵深发展。当学生在课堂上展示出精彩的质疑时,教师要给予学生积极热情的评价,继而让学生更主动的参与质疑,从而提高学生的质疑本领。

例如,在学习《普罗米修斯盗火》时,有个别学生提出这样的观点:一味地将宙斯说成残暴的是不对的,要学会从不同地角度去评价宙斯的行为,普罗米修斯毕竟是犯了天规的,而宙斯要遵守规则。面对这样的问题,在课堂上首先表扬了这位同学,赞扬他的勇敢,敢于将自己的内心所思所想表达出来,也为他的不一样的质疑能力叫好。然后,给学生讲述普罗米修斯盗火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整个人类,继而更好地促进了文本新的意涵的生成,在不经意间对所有学生起到了积极的教育目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面对课堂上不一样的声音和突如其来的超出意料的事件,教师要巧妙引导,在鼓励学生更好地去形成自身的个性的同时,融合生成,达到最佳的育人效果,这样,不仅使得学生自身的语文技能得到提升,更发展了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又如,在学习《天鹅的故事》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质疑:这篇课文的主人公到底是谁?文章的主题思想是什么?通过这种教学模式更好地让学生学会了对文本知识进行了深度探究。

4 利用矛盾质疑,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

语文课堂上,教师在教学时要学会利用矛盾引发学生进行质疑,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了文本内容。

例如,在学习《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用找“矛盾”的方法学习课文,让他们有目的地去让学生找到爸爸看到大鱼上钩时的神态描写以及让汤姆放掉鱼的语言和神态描写,通过这两处神态描写的对照,让学生更好地去体会矛盾的优点,并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疑惑:“汤姆钓到了大鱼,为什么爸爸不让他带回家而是让他放回海里呢?”“既然每个人要学会遵守规定,之前爸爸看到汤姆快要钓上大鱼时为什么却又‘在一旁微笑,投来赞赏的目光呢?”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与小组学生进行交流与探究,继而更好地让他们去体会到爸爸的心理,继而更好地去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除此之外,教师要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让他们在文中去寻找问题,继而更好地让学生培养创新意识和质疑能力,提高自身的成绩。

当然,培养小学生的质疑能力需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将其渗透在平时的点滴教学中,唯有在点滴教学中渗透、点拨,不断鼓励学生,让他们发自内心的生成质疑的欲望,培养形成质疑的习惯,这样,他们才会塑造良好的个性,形成优秀的素养。当然,学生积极质疑,主动融入课堂,也更代表了学生在学习时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在师生平等和谐的氛围中相互对话,与文本对话,继而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语文课堂必然也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所在。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学会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