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物之间的“禁忌”真的存在吗?

2018-10-16佚名

东西南北 2018年14期
关键词:禁忌相克鞣酸

佚名

饮食的顺序、烹调的方法、个体差异等一系列因素,都会导致人体进食后产生一些不适。

关于“食物相克”的说法由来已久。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认为某些食物在搭配上存在禁忌,绝对不能一起吃。事实上,食物之间的关系并不像人们所想象得那么可怕。饮食的顺序、烹调的方法、个体差异等一系列因素,都会导致人体进食后产生一些不适。

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说,所谓“食物相克”这一论断是站不住脚的。有些所谓“食物相克”,其实体现的是人们对营养知识的“一知半解”,如所谓“同时吃茶叶和鸡蛋会降低机体对蛋白质、铁的吸收”,事实上,鸡蛋并不是铁元素的主要来源,肉类才是,且人体对鸡蛋中铁的吸收率只有3%,这是因为鸡蛋黄中的高磷蛋白会妨碍人体对铁的吸收,与茶叶无关。再比如所谓“同时吃醋和胡萝卜会导致维生素A被破坏”,而有营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胡萝卜中主要含有的类胡萝卜素(即维生素A原),属脂溶性维生素,而醋是水溶性弱酸,和胡萝卜不会发生化学反应,因此也不存在破坏维生素A的问题。还有一些传言则属于“偷换概念”,比如“啤酒和熏肉相克,同食会致癌”,其实熏肉在熏烤过程中,会因为温度等原因发生化学变化,因此产生苯并芘等有害物质,这类物质对人体具有致癌作用。因此,致癌和“吃熏肉同时喝啤酒”关系不大。

此外,一些所谓的“食物相克”对机体的影响微乎其微。有人說“吃肉时喝茶会导致消化不良、便秘”,事实上,茶叶中所含的鞣酸的确能与蛋白质结合,生成具有收敛性的鞣酸蛋白质,不利于蛋白质的吸收,但茶叶中鞣酸的含量很少,能在茶水中泡出的鞣酸就更少了。和人体每天摄入的蛋白质相比,这些鞣酸含量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再比如所谓“黄瓜和菜花一起吃会破坏维生素C(抗坏血酸)”,事实是熟食中的抗坏血酸酶基本不复存在,又何来“破坏”一说?

其实,任何一种食物都含有多种营养素,而食物间营养素的相互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一些反向影响可以通过平衡膳食进行弥补,不能简单将其归为“相克”。

南京生物研究所的郑集教授曾做过与“食物相克”之说有关的实验。他收集了我国流传已久的184组“食物相克”组合,选择其中最常见的14组进行检验。该实验分别采用大白鼠、猴子和狗进行试验,其中有7对食物还在郑教授本人及另一位研究者身上开展。试食两天后,通过观察试食者的表情、行为、体温、大便次数及外观等,结果并没有发现任何一组食物出现“相克”现象。

中国营养学会还曾和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联合招募了100名年龄在25岁至45岁的志愿者,男女各半,选用了5对所谓的“相克”食物一起吃,包括猪肉与百合、鸡肉与芝麻、牛肉与土豆、土豆与西红柿、韭菜与菠菜。在连续吃一周后,仔细观察志愿者的尿液、大便、血压、精神、体温等,实验结果显示受试志愿者一切正常,没有发现任何一组食物引起其胃肠紊乱、呕吐、中毒等症状。

其实,食材之间不仅不存在所谓的“相克”,部分食材的搭配还可以起到均衡营养、强身健体的作用,如栗子加牛肉或加鸭肉等。栗子淀粉含量很高,同时富含膳食纤维,对人体很有益处,而鸭肉则被普遍认为是一种优质蛋白质的来源。

那么生活中传说的“食物相克”甚至致人死亡的说法,到底从何而来?大致有以下三种原因:有些可能是由于不洁饮食引起的食物污染中毒。日常饮食中,食物在采集、运输、清洗、烹饪等过程中,受有毒化学物质污染或发生食物腐败等都可引起人体胃肠道不良反应、腹泻、中毒甚至死亡;人体个体差异也会对食物产生不同的反应;“相克”观点的由来还与极少数人的特殊过敏反应有关,但古时人们对此并不了解,就用“相克”的说法来解释。此外,当人长期大量服用营养补充剂时,过量摄入或突然停止服用等都有可能引起身体上的不适,而这些都与“食物相克”并无关系。

(刘立荐自《中国医药报》)

猜你喜欢

禁忌相克鞣酸
为什么柿子会有涩味
食物相克?没这回事儿
吃柿子悠着点
空腹吃柿子会得结石吗?
第十道 生相克
殃怪与禳解:壮族麽经所见禁忌文化研究
空腹能吃甜柿子
哈尼族图腾文化意涵与当代启示
由禁忌语探索中西文化异同
食物会“相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