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机械制造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路径探究

2018-10-16朱俊杰黄文汉黄翊之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职业核心能力机械制造高职院校

朱俊杰 黄文汉 黄翊之

摘 要:“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为高职院校机械制造类专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對机械制造行业的应用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文章通过调查问卷的方法,调查与分析了高职院校机械制造类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现状,指出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基本路径和策略,这对高职院校机械制造类专业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方面具有可借鉴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 机械制造 职业核心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9-0063-03

制造业是现代工业的基石,随着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重要领域和前沿方向的革命性突破和交叉融合,正在引发新一轮产业变革。为了推进智能制造的发展,中国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全面推进制造强国战略。基于这样的背景,我国许多高职院校的机械制造类相关专业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优化,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把学生培养成能力全面发展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以满足现代企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正因如此,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已经成为当前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职业核心能力的内涵

《国家技能振兴战略》指出,职业能力是由职业特定能力、行业通用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组成。其中职业特定能力和行业通用能力是属于专业能力的范畴,而职业核心能力则是指从事任何职业都需要的一种综合职业素质,是构成职业能力的最基础的那一部分能力,它泛指专业能力以外的能力,或者说是超出某一具体职业技能和知识范畴的能力[1]。

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是从事任何一种职业都必不可少的跨职业跨岗位的基本能力,是各种职业或行业工作都需要的,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可转移性的特点,且在职业活动中起支配和主导作用,故又称职业关键能力或职业通用能力,它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对人的终身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把职业核心能力体系分为八个模块:即自我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数字应用能力、与人交流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外语应用能力[2]。

2 高职机械制造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现状分析

制造业作为国家的支柱产业,近年来一直保持较好的发展态势,为了进一步打造制造强国,国家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战略,“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为我国许多高职院院校机械制造类专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高职院校机械制造类专业一般包括:机电一体化、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模具设计与制造、汽车应用技术、高分子应用技术、工业设计、数控应用技术、食品加工等专业。这些专业最大的特点就是知识更新速度快,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这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需要熟练的实践技能,更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为了解高职院校机械制造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现状,笔者特此对广东省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造类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包括往届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问卷调查涉及的专业主要包括:机电一体化、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模具设计与制造、汽车应用技术、高分子应用技术、工业设计、数控应用技术7个专业,同时也对河源市周边地区的一些代表企业进行了调查。

2.1 教师的调查结果分析

教师方面,共发放《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现状调查问卷(教师卷)》110份,有效回收102份,有效回收率达92.7%,调查问卷的内容主要包括:教师对职业核心能力的认识、职业核心能力是否终身受用、职业核心能力对学生就业及职业生涯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是否渗透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职业核心能力与专业能力是否密切相关、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等方面的内容。其中,教师基本情况信息如表1所示。

调查结果显示,36%的教师对职业核心能力比较熟悉,51%的教师基本了解,13%的教师对职业核心能力的概念还比较模糊,不太了解其中的具体内容,相对来说企业兼职教师(77%)和辅导员(71%)更加熟悉职业核心能力的内容。对于“是否认为职业核心能力终身受用”的问题,92.6%的教师都比较认同,但女教师的认同程度更高,教龄长的教师认同度也较高。大多数教师(87%)认为职业核心能力不仅与专业能力紧密相关,还与学生的就业或择业甚至职业生涯紧密联系(比例达到91.4%)。对于“在课堂教学中是否渗透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的问题,高职称和教学年龄长的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较注重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而校内专任的年轻教师比较少渗透,另外,实训指导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渗透比例较高,这与教师的企业经历有关,辅导员的渗透也比例较高,这是辅导员在平时讲授就业指导课、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有关的原因。对于“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问题,大多数教师(86.7%)认为学校应将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纳入人才培养方案。

2.2 学生的调查结果分析

学生方面,共发放《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卷)》500份,有效回收478份,有效回收率达95.6%,调查问卷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对职业核心能力的认识、职业核心能力的获取渠道、职业核心能力对就业、择业及职业生涯的影响、以及职业核心能力与专业能力是否密切相关等方面的内容。其中,学生基本情况信息如表2所示。

调查结果显示,在“职业核心能力的认识”方面,63%的学生有听过职业核心能力这个概念,但不了解具体含义内容,28%的学生基本了解,9%的学生几乎没有听过这个概念,相对来说,是来自城市的学生对职业核心能力这方面的内容了解比较多,另一方面,大三的学生比较了解这方面的内容,这与学生在企业顶岗实训的经历有关。另外,大多数学生认为职业核心能力对自己终身受用,而且职业核心能力对以后就业、择业和职业生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与人交流沟通能力,与人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对于“职业核心能力知识的获取渠道”的问题,43%的学生认为是从企业实习中获得,25%的学生是从参加学校社团、创新创业等实践中获得,18%的学生是从专业课中获得,11%的学生是从学校开设的第二课堂课程中获得,通过其它渠道获得的比例为3%。

2.3 往届毕业生的调查结果分析

选取了上述七个专业的往届毕业生作为调查对象,主要以微信或邮件的方式,发放《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现状调查问卷(毕业生卷)》150份,有效回收136份,有效回收率90.7%,这些学生基本上分布在河源、惠州、东莞、深圳、佛山等毕业生云集的地区,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职业核心能力的认识、职业核心能力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在工作中经常运用到的职业核心能力是什么、如何培养和提高自身的职业核心能力。

调查显示,63%的学生对职业核心能力比较了解,也大致明白其中的内容,18%的学生有所了解,但还有29%的学生表示不太了解,特别是刚出来工作不久的学生。踏入社会参加工作后,虽然毕业于机械专业,有部分学生还是转入了其它行业,如从事计算机技术、营销、自己创业等方面的工作,但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大部分学生(91%)认为职业核心能力对自身的发展很重要,是行业的通用能力,具有普适性的特点,尤其是与人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职业核心能力较强的学生,开展工作比较顺利,适应能力强,岗位升职快。

2.4 企业的调查结果分析

企业方面,主要选取河源、惠州、东莞等地区的一些用人单位进行了咨询和跟踪访问,发放《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现状调查问卷(企业卷)》40份,有效回收33份,有效回收率82.5%,調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企业的基本情况、企业对员工的职业核心能力要求、对毕业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满意度、如何培养职业核心能力等方面。

调查显示,11%的企业对新毕业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表示满意,64%的企业对新毕业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表示不够满意,25%的企业对新毕业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表示基本满意。对于“企业对员工的职业核心能力要求”的问题,企业表示,刚毕业的学生在实操技能方面能够达到企业的标准,但与人沟通、交流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团队意识、竞争意识比较薄弱,另外,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吃苦耐劳精神也需要进一步提高。在“如何培养职业核心能力”的方面,企业会通过专业培训、户外拓展、继续教育等形式不断培养新进毕业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3 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基本路径和策略

通过上述的调研现状分析,折射出高职院校现阶段对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不同性别、不同职称、不同类型以及不同教学年龄的教师对职业核心能力的认识和理解有所差异,这必然影响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对职业核心能力的渗透和传授;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地区的学生对职业核心能力的理解也不尽相同,这也会影响学生自身职业核心能力的获得效果,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社会和学校宏观环境,也有教师、学生微观层面因素。根据机械制造类专业学生的特点,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基本路径和策略:

3.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结构合理的“双师型”队伍

高职教师的大部分角色转换是从学生到教师,有些教师没有进过车间,没有生产一线的工作经历,企业工作岗位对于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要求比较模糊,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意识也不够强[3]。因此,学校应该鼓励教师树立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教学观念,完善教师评价体系,多渠道补充教师队伍,改革教师培训模式,提高教师队伍本身的综合素质。

另外,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型”结构,不断增加校内专任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鼓励教师到企业进行顶岗实践,熟悉并研究企业各个岗位的工作流程,积累企业的实践经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同时逐步增大兼职教师比例,积极聘请企业的专业人才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在组建师资队伍时,也应充分考虑到教师团队在性别、专业、职称以及教龄方面的比例,打造结构合理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队伍[4]。

3.2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纳入课程体系

调查分析表明,针对“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问题,大多数教师和学生(86.7%和81.5%)认为学校应将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所以学校有必要进行系统地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要素,是连接人才培养理念、专业与具体专业的立交桥,将高职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纳入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不仅能将职业核心能力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涯,也能通过在课堂与实践、教育与生产、学校与企业相结合的过程中,积淀与专业、职业、职场相关的核心能力,为就业做好准备[5]。在对高职院校学生所做的调查中,大三的差异性较大一和大二明显偏高,也就是说,当学生实习经历、社会经历增多时,才能更加体会到职业核心能力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

3.3 通过项目实训教学,把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有效融入教学

在机械制造专业中,钳工技能实训、数控加工编程实训、模具综合实训等项目实训课程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手段。在项目实训课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灵活使用项目教学法、信息化教学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等方法对学生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核心能力进行交叉训练,将理论与实践教学、能力与素质培养融为一体,把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融入实践教学中。例如,在产品3D建模设计、模具设计开发实训、数控加工实训、注塑模拟仿真实训、根据企业的运作模式组织实训,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实践载体,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理念,对学生进行分组训练,将多种职业核心能力的训练综合的融入到项目中。通过实训课程项目的训练,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学生的与人沟通、团队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职业核心能力也得到良好的培养,逐步提高学生职业核心能力。

3.4 以赛促学,培养职业核心能力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办学水平的不断提升,近年来,全国各地举办了一系列的职业技能大赛,同时,行业、企业也开展行业技能竞赛,它是对常规教学的有效补充,是学校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有效平台。职业技能竞赛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考察范围综合全面,与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既相互结合又互为补充,可以充分发挥培养职业核心能力的间接教育作用。经过精心设计和筹划的职业技能竞赛,不仅为学生的自我发展和提高提供了平台,而且学生在竞赛过程中得到专业能力的训练,在团队中加强了合作与交流,增强了竞争意识和能力,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6]。

4 结语

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加强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是必然趋势,是满足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可行性途径。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专业技能知识的传授,也应重视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加强师队伍建设,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搭建良好的实训平台,将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有效融入教学过程中,培养具有较强职业核心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使学生能适应不同的工作岗位,满足现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涂运祥.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基本思路[J].职教通迅,2011(18).

[2] 杨霖.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2(9).

[3] 王莉.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现状及原因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5(14).

[4] 靖德云.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研究—以山东省为例[D].山东大学,2012.

[5] 蒋新萍.高职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现状与对策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5.36(18).

[6] 赵静.高职信息技术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策略探析[J].职教论坛,2013(18).

作者简介:朱俊杰(1981-),男,广东河源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计算机仿真等方面的高职教学与科研工作。

猜你喜欢

职业核心能力机械制造高职院校
基于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校企合作社团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浅议中职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核心能力发展探析
浅论节能设计理念在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中的应用
机械自动化技术运用和为来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