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奋进才是青春最好的代名词
2018-10-16王世虎
王世虎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故事,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青春主题。谁的青春不迷茫?没有哪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
15岁,美好的花季;15岁,我们即将毕业。拍照、合影、颁发毕业证书、向恩师献花、演唱《栀子花开》、互赠礼物……校园里,弥漫着伤感的离别气息,每个角落里,都洋溢着青春的回忆。这些熟悉的情景,也意味着初中生涯的告别,我们即将开启人生新的征程,但青春永不落幕,友情不会散场。
15岁,最青春。让我们对美丽的青春,且行且回味,且忆且珍惜……
15岁那年,习近平从北京出发,先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再换乘大卡车,最后步行10里山路,到达陕北延川县的梁家河,住进了土窑洞。习近平随身带了满满一箱子书,同来的15名知青中,他的年龄最小,行李却最重。
习近平曾数次回忆插队生活中跨过的“五大关”:
一是跳蚤关。梁家河的夏天,几乎是躺在跳蚤堆里睡觉,浑身都被咬肿,皮肤过敏,水泡溃烂。但两年之后就习惯了,无论被如何叮咬,照样睡得香甜。
二是饮食关。没有精米细面,主食是粗粝的杂粮、玉米面窝头,几个月吃不到肉。而后来陕北乡村的饭菜是他经常怀念的。
三是生活关。自己学着捻毛线,缝衣服、缝被子都是自己做,生活自理能力很强,就是在那时打下的基础。
四是劳动关。习近平起初拿的工分还没有妇女高,两年后就拿到了壮劳力的10个工分,成了种地的好把式。
五是思想关。学到了农民实事求是、吃苦耐劳的精神。曾经嫌弃乡民身上有虱子,后来常常和他们睡在一个炕上,甚至合盖一床棉被。
到梁家河一年之后,习近平与农民日益亲近,他的窑洞已经成了村里的中心,每天晚上老老少少络绎不绝,听这个少年摆开书场,讲古今中外,渐渐地就连支部书记有什么事都找他商量。他开始真正融入这片养育并成就了父辈的土地,和农民不分彼此,自觉接受艰苦生活的磨砺,并从中品味出充实和快乐。
习近平说:“在陕北的这段岁月,让我受益终生的是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
15岁的袁隆平,正在重庆复兴初级中学读书。
在学习中,袁隆平有个特点,就是喜欢思索,爱提问。一节数学课上,讲“有理数”这一章。老师讲了一条乘法的重要法则:同号相乘的数取“+”号,并把绝对值相乘。老师进一步解释说:“这就是说,正数乘正数得正数,负数乘负数也得正数。”
袁隆平边听边想:正数乘正数得正数,这好理解;负数乘负数也得正数,这是为什么呢?于是就发问:“老师,负数乘负数,为什么得正数?”袁隆平尽管没有从老师的回答中得到满意的答案,却使他对这些抽象难懂的概念产生了兴趣,增强了逻辑思维能力。
有一次,老师讲到一个世界难题:一角不能三等分。袁隆平觉得不好理解,他认为一个角应该可以三等分,比如一个90度的直角,各分成30度,不是分得规规矩矩的吗?但是老师说,这样分不对,就是不能三等分。
为什么一角不能三等分呢?袁隆平感到里面肯定有道理可講。他自己想不出来,老师又没有把其中的道理讲清楚,他的心中留下了一个大疙瘩。
这些留在心中的疑惑,实际上是袁隆平思维发展和心灵成长的标志。他开始对抽象的概念产生兴趣,开动脑筋进行思索,强烈的求知欲,使他学到了不少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也正因为如此,高中毕业报考大学时,父亲希望袁隆平报考南京的重点大学,走“学而优则仕”的道路。但袁隆平已有了自己的独立见解:他对生机勃勃的花、草、果、木和大自然春华秋实的变化规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义无反顾地报考了四川重庆相辉学院的农学系,高高兴兴地跳进了“农门”,后来成了享誉全球的“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1980年9月,姚明出生于一个篮球世家。父亲是20世纪70年代上海篮球主力中锋,母亲是叱咤风云的女篮队长,这对“亚洲第一夫妻”孕育的结晶尚未出生,就已经被预定为中国篮球未来的希望。
15岁时,姚明的身高就已经超过了2米,顺利入选上海青年队,离开家住进了上海体育学院的宿舍。那时的中国体育改制风起云涌,CBA(中国职业篮球联赛)诞生,姚明赶上了一个好时代。但姚明明白,除了身高,自己没有别的优势,所以他比任何人都明白艰苦训练的重要性。学校的篮球场上,无论严寒还是酷暑,经常看见一个高个子男生挥汗如雨、勤奋训练的身影。
与此同时,周末全家人在一起看球赛时,也经常讨论技艺。一次,他们看了一场北京队的比赛,其中单涛和巴特尔的“双塔”战术让人印象深刻。姚明记得单涛有一个动作,是用肘直接架着别人上去的。母亲说,你要学学这种动作,利用自己的身体优势,增强进攻性。
正是15岁这年的艰苦训练和经验沉淀,让姚明发生了质的改变:16岁成功入选上海男篮,17岁出战八运会,19岁进国家队,21岁被NBA(美国职业篮球联赛)选为状元秀,成为休斯敦火箭队主力。
NBA曾这样高度赞誉姚明:“站在两米二六的高度,他几乎以一己之力改变了NBA只在一个国度风靡的局面,推动了NBA至关重要的全球化发展。”
1979年1月,周杰伦出生在台北市一个普通的家庭。很小的时候,他就显示出了极高的音乐天赋,听到音乐就会兴奋地随着节奏摇晃。
初中二年级时,周杰伦的父母因性格不合而离婚了。15岁,成为周杰伦人生中最灰暗的一段岁月,他和母亲、外婆相依为命,因此外婆和母亲就成了他生命中最敬爱的两位女人。
为了让孩子将来有一技之长,母亲对周杰伦的要求很严格。年少的周杰伦被剥夺了玩的权利,所有的日子都是在钢琴边度过的。每次练琴的时候,一听到窗外同伴的嬉闹声,他就总是弹得心不在焉。于是,母亲就拿着一根棍子站在他后面,一直盯着他练完琴。不仅母亲如此,教授他钢琴课的老师也非常严厉,只要周杰伦一弹错、不专心,就马上打手背,周杰伦的双手经常布满瘀青。这让他一度心生反抗,不想再学琴了。但冷静下来,自己想了几天后,周杰伦不但乖乖地继续练琴,而且以后无论母亲和老师多么严格,他再也没有动过放弃的念头。
正是因为母亲的严格要求,中考时,周杰伦因为擅长钢琴而被淡江中学第一届音乐班录取。
如今的周杰伦,不仅成为华语流行音乐的标杆,更成了亿万青少年的偶像。他专门为外婆和母亲写了歌曲,回首自己的成长之路,周杰伦总会说:“如果说自己的音乐底子打得深厚,还得感谢母亲的那根棍子呢。”
1955年2月,莫言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县一个偏僻落后的小村庄——河崖鎮平安村。莫言所成长的那个年代,是整个国家面临极端饥饿的年代,所有人都对饥饿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
比一般孩童幸运的是,莫言的大哥是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在莫言上学之前,大哥就指导他读书认字,告诉他文化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还带给他大量的文学书籍。作家是需要有天赋的。事实上,莫言的写作天赋在他上小学三年级时,就已经崭露头角。
15岁那年,莫言被编入成人劳工队,派到胶河大堤上服劳役、出河工。在这所社会学校里,莫言有幸谛听了年长工友所讲述的各种故事,开始了“以耳朵阅读”的漫长的求知生涯。正是在工地上,他听工友讲了“山东省有一位有名的作家写稿子赚了很多钱,生活就特别腐败,竟然一天三顿吃饺子”的故事,给饥饿中的莫言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也成为他立志想当作家的一个巨大动力。
年少时的饥饿恐慌感和这段劳工队的经历,给莫言的创作积淀了丰富的素材。日后,在莫言的很多作品里,都出现了对这些情景的详细描述。2012年,莫言凭借作品《蛙》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中国籍作家。
马云觉得小时候的自己是一个“反面教材”,小学读了8年都没有考上好中学,初一时就因经常打架而转学。
1980年,15岁的马云痴迷于英语学习,经常骑着自行车在西湖边找外国友人练习口语。一天,他正巧遇到了来自澳大利亚的一家游客。马云主动走上前打招呼:“您好,我叫马云。我刚刚开始学英语,我们可以做个朋友吗?”对方中的一位男孩友好地笑道:“您好,我是戴维,这是我的父亲肯,这些是我的家人。很高兴认识你。”
这次的交流非常开心,马云与戴维互留联系方式成了笔友。之后,马云开始定期与戴维以及他的父亲肯通信,并和戴维一样称肯为“father”。肯告诉马云:“写信时把字距留大点,这样我好在回信时把一些错误纠正,并写在字距空白处。”戴维解释道:“最初是想通过这些纠正让马云来学习英语。我觉得这对他非常有帮助,也鼓励了他继续学习英语。”
5年后,肯邀请马云到澳大利亚做客,但马云跑到北京申请了7次签证都以失败而告终。最后,在肯的帮助下,马云终于坐上了飞往澳大利亚的航班——这是他第一次出国。
在澳大利亚度过的那段时光,当地的文化、景色以及人民,彻底改变了马云对于世界的看法。回国后,马云说肯为他打开了一扇世界之窗,他的未来从此完全改变了。
2017年,成为“中国首富”的马云为了感恩当年肯一家对自己的帮助,特意在澳大利亚捐款1.3亿元人民币建立奖学金,希望帮助更多的学生实现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