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优化提问技巧
2018-10-16郭桂芬
郭桂芬
[摘 要] 课堂提问是教学艺术,具有科学性。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重视课堂提问,掌握课堂提问的艺术,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要重视对问题的精心设计和组织,优化提问技巧与方法,鼓励学生都能勇敢地回答问题,使提问更有效,让课堂教学焕发光彩。
[关键词] 优化;课堂;提问;有效性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思想教育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气氛难免会有些枯燥,通过有价值的提问可以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促进学生思维、增进师生情感、活跃课堂氛围。有效的课堂提问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重视对问题的精心设计和组织,优化提问技巧与方法,找到问题的切入点,拓宽学生的思路,引起学生丰富的联想,让学生畅所欲言,创设轻松、快乐的学习气氛,让课堂焕发出光彩。为了让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课堂焕发光彩,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优化提问的方法
小学生都有好奇、好强、好玩、自尊心强的特点,在课堂上总想引起老师的注意,好在同学面前表现自己。特别是道德与法治课,很多教学的内容和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在课堂上,只要老师提出他们感兴趣的问题,一定会引起他们的踊跃发言。因此,优化课堂提问策略,必须选择能引起学生感兴趣的热点,精心设计和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努力做到提问过程新颖别致、富有新意。让学生产生出一种学习需要,形成学习的内驱力,促进学生课堂的“互动生成”。我还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使课堂提问的问题变得更加生动、形象,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从侧面提升了课堂提问教学模式的教学效率,也提升了课堂提问的学习效果,更容易达到预期目的,也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牢固,使低年级学生道德素养与法治素养的培养向更高、更好的方向发展。
二、优化提问的过程
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要尽量对所有学生都提问到,比如一个问题,可以让多名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能够通过学生们不同的回答,使学生们可以汲取不同的思想,打开思路,吸取优点,学生相互之间各取所长,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学生回答问题的方式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这样也使学习困难的同学能更多地理解老师的教学内容,学习和掌握知识,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也是一次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融合,增强集体凝聚力,让班级整体进步,形成良好的班风,为优秀道德素养与法治素养的培养创造良好的环境。
如教学“健康、安全要牢记”,我这样设计问题:“我们在健康和安全方面,应该注意些什么?”让多名学生回答:“注意交通安全”“不要在马路上踢足球”“不到河里游泳”“不玩危险的游戏”“不吃变质的食物”“不暴饮暴食”等。我话锋一转,“那我们要怎样做才能让自己平安、健康成长呢?”学生踊跃发言:“如果我们吃了变质的食物,会生病”“如果我们发生了车祸,全家人都会很担心。”……学生学习主动性大大提升,课堂学习气氛被成功点燃,师生互动和谐,连平时不敢举手回答问题的同学,也鼓起勇气,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兴趣盎然,通过不同的回答,学生对健康、安全的意识得到了提高,从而达到了教学目标。
三、优化提问的内容
课堂提问是一种很有效果的课堂教学方式,课堂提问的内容对课堂提问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因为道德与法治课程理论知识并不是很吸引人,因此需要教师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优化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氛围,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听课状态,活跃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提升课堂秩序。要想让枯燥的道德与法治课堂变得快乐丰富,教师提出的问题必须要严谨、清晰,这样才能对学生指明学习路线,打通学习思路,避免误导学生的情况发生,为学生培养出正确的道德素养与法治素养。
如教“辛苦了!为我们服务的叔叔阿姨”一课时,我是这样问:“同学们,我们回顾一下生活中都有哪些为我们服务的人?”学生首先想到有医生、清洁工人、老师、司机、厨师……我接着问:“你还知道哪些人在为我们服务吗?”指名学生回答:“有售货员;有农民伯伯等”。我又问:“假如没有了这些不同行业的人们为我们提供帮助,生活会是怎么样的?”学生举手回答:“没有老师,我们就不会读书写字”;“没有厨师,我们会没有饭吃”;“没有司机,我们出行也不方便……”。我再问:“那么,叔叔阿姨又是怎样为我们服务的呢?他们每天的工作是怎样的?面对那些为我们辛勤工作的叔叔阿姨,我们为他们做些什么?”学生自由交流,最后集中反馈,再去体验感受。学生在初步观察了解自己身边为我们生活提供服务的不同行业劳动者的基础上,通过学习,进一步了解劳动者的苦与乐,激发学生产生尊重感,并将崇敬之情内化形成尊敬他人的道德品行。
四、优化提问的途径
同样一个问题,采用不同的提问途径,会收到不同的教学效果。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改善课堂结构,打造“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新时代所追求的课堂。学生通过对老师提出的问题的思考,锻炼了学生的思考能力,使学生掌握的道德与法治理论知识更加牢固。通过提问的引导方式,使学生学习到知识的本质,而不是一味地背诵重要的知识点,往往仅仅理解了知识的表面含义,无法对道德与法治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
比如教“讲文明守规则”一课,主题图中提供的情境:有两个同学在教室里大声吵闹,影响了其他同学。有的教师问:“那两个同学在教室里大声吵闹,对吗?”这个问题就比较一般,学生虽然不难做出答案,但是理解却未必深刻。如果教师改作这样来问,可谓振聋发聩:“当你看到还在写作业的同学两手捂住耳朵,神情痛苦时,你知道为什么不能在教室里大声吵闹吗?”这样一问,能引导学生判断错在哪里,这样错误的行为会给别人带来怎样的影响。还可以这样问:“如果还没有写完作业的那位同学是你,你心里会是怎样想?”引导学生换位思考,从而明白生活中应该讲文明、守规则。
五、优化提问的角度
多角度灵活多样的课堂提问,使课堂不再死气沉沉。学生们的积极性在课堂内被充分调动,在设计提问的过程中,老师应根据当时学生的回答情况灵活调控,在学生回答错误的情况下,要帮学生找出出错的原因,再补充新的问题,以使学生能快速掌握知识点,就总出现的问题进行二次提问,从易到难逐渐延伸知识点的梯度,使学生们更乐于回答问题。
总之,课堂提问是必要的教学手段,在提问过程中会让学生跟上老师的教学思路,适时引导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优化课堂提问的方法,多角度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提问的过程中,通过提问的内容使学生接受新的学习内容,使提问发挥最大的有效价值,使课堂提问成为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为学生道德素养与法治素养的培养指明方向,提升教学的有效性,让道德与法治课堂真正焕发光彩。
参考文献:
[1]《道德与法治》教师指导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2]蔡楠荣.课堂掌控艺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廣东广州市增城区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