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教育视阙下化学通识教育与护理教育融合原则探讨

2018-10-16周汉锋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护理教育生活教育原则

摘 要:护理学科和化学学科都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可以借助生活化的视角将两者融合,并贯彻到化学文化基础课的教育教学中去。文中探讨了生活教育视阙下化学通识教育与护理教育融合的概念与原则,为二者的融合奠定了基调和方向。

关键词:生活教育 化学通识教育 护理教育 融合 原则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9-0060-02

五年一贯制高职护理专业,化学作为培养护理卫生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一门重要文化基础课程,属于护理学科和化学学科的交叉学科。护理学科和化学学科都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可以借助生活化的视角将两者融合,并贯彻到化学的教育教学中去。化学通识教育和护理教育融合必须遵循的原则就显得非常重要,这有准确把握它才能找到化学教育与护理教育融合的真正契合点。下面探讨一下生活教育视阙下化学通识教育与护理教育融合的概念与原则。

1 生活教育视阙下化学通识教育与护理教育融合的概念

生活教育视阙下化学通识教育与护理教育融合就是以生活教育为视角,立足学生现有生活经验与生活背景,并在此理念的指引和驱动下进行化学生活化教学。在进行化学通识化教育的同时,与护理专业教育接轨,将二者的教育进行迁移和融合,促进达成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的培养目标。

所谓化学生活化教学,就是在化学教学实践活动中将具体的化学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评价等置于学生所熟之的社会生活情境之中,将生活问题化学化,化学问题生活化和专业化,为护理教育奠定基础。生活教育视阙下化学通识教育与护理教育融合的示意图见图1。

2 生活教育视阙下化学通识教育与护理教育融合的原则

生活教育视阙下化学通识教育与护理教育要能较好地融合,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这是二者融合的基调与方向。

2.1 生活性原则

教育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生活性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要从学生日常的社会生活情景、社会生活经验和知识需求出发,从中发现生活化问题,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去创设生活化情境,让学生将生活实践和化学知识联系起来,这样也利于学生理解和学习化学课程。护理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员的教育,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也与化学有关,服务的是病患者,也离不开社会生活。如果没有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没有融入学生的生活学习体验,教学就会变得脱离社会而失去价值。

2.2 主体性原则

生活化学习的主体还是学生,符合新课程倡导“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要改变学生机械被动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教师要营造出温馨和谐的教学氛围,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生生关系,让学生在友好的学习氛围中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和创造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主动体验学习,获取积极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感悟,使教育教学活动真正成为学生生活实践、意义把握与精神变革的成长历程。

2.3 开放性原则

生活教育体现“化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应用于实践”的教学理念,教学中涉及的理念、内容、情境、方法、评价都呈现广泛的开放性,突破了传统教育的束缚,真正让学生体验生活建构意义。

化学教材不再是唯一的生活教育课程资源,资源的选取不能只局限于教材中的生活化素材,它与学生的校园生活、家庭生活、专业生活、社会生活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应从多个渠道和媒体搜集与化学相关的各种护理讯息,并将这些生活化资源加以有效地筛选、甄别和整合。

教学活动要扎根课堂,着眼于课外,课堂辐射课外,课外拓展延伸课堂,课堂内外生活融合一体,化学教学时空非常广阔。

教学实践要遵循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和经验,把抽象的化学知识与感知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知识的魅力,为学生提供观察、实践、思考、合作探究的机会和平台,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氛围中感受、体验、领悟生活,从而提升学生的生活素养、职业素养和道德素养。

教学评价也呈现生活化、多元化等特点,分数不再是评价学生优劣的唯一定量标准,评价的内容、指标要引入生活化的内容,进行多元多维的合理综合评价。

2.4 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生活素材的选取、生活情境的营造、生活化教学过程的设计都要秉持严谨的科学态度,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生活化教学内容大多源自盘根错节的日常社会生活,所选素材必须具有选择性,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确保教学情境中知识内容的真实性以及情境中蕴含概念、原理的准确性。教学设计还要遵循时序性和合理性。时序性是指教学进程要有序合理,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实现“螺旋式上升”,从而促使学生思维活动有序地进行,实现对知识意义的建构。合理性是指所取素材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得学生“跳一跳,够得著”,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学习。同时,不能太过注重科学性而忽视趣味性,否则会使教学枯燥乏味,事倍功半。

2.5 新异性原则

生活教育最主要的特点是贴近生活,拉近教育与学生的距离,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学习积极性,使教育寓教于乐、寓学于乐,乐在其中,要达到如此效果必须追求新异性和趣味性。生活教育的素材来源于生活,甚至高于生活,可以说生活素材纷繁复杂、丰富多样,其教学效果参差不齐,不是每个素材都能激起学生的共鸣,因此在对教学资源选择时一定要仔细推敲。教学资源不一定是新鲜出炉的,也可能是老生常谈的,要主次分明,取舍得当,进行加工和整合,使生活素材更贴近和吸引学生,产生认知上冲突,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契合的衔接点。当然新异性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必须建立在科学性的基础之上。

2.6 合理性原则

生活教育视阙下化学通识教育与护理教育的融合,在实施过程中要避免为了“生活化”而“生活化”了,切记不要生搬硬套。化学学科与护理学科有其自身需承载的教育功能,不能为了能达到生活化的目的而忽略了化学和护理的本质,要把握生活化内容的量与度。如果加进许多与教育无关甚至背离的生活素材和环节,那么宝贵的教育时间就会在所谓的生活化过程中无谓的浪费掉了。因此,对于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要加以精心选择,教学环节加以优化,教学评价得以体现,提高生活化教学的合理性与时效性。

2.7 发展性原则

生活教育不仅关注学生现在的生活、学习,更要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教学不仅仅体现生活化,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日后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技能和本领,有利于他们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让学生日后踏入社会能更好地适应生活、创造生活、享受生活。

学生毕业后多数直接步入社会从事护理工作,化学通识化教育程度影响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也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就业和工作质量。因此,化学要强调实用性,学则有用,用者需学,教学内容要与学生未来从事护理实际工作岗位需求相匹配,应是他们生活和工作的敲门砖。在“必须、够用、实用”的原则之上,侧重基础,突出重点,强化能力,提升素养,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生活化教学要以适应学生未来护理工作为重任,要求教师根据护理专业对化学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的实际需要,有的放矢地选择教学内容与方法,把化学通识课程与护理专业课程的学习有机融合,侧重培养学生护理专业中最为重视的职业知识、能力和素养。

2.8 安全性原则

安全性主要体现在生活化实验和课内外实践活动中。生活化实验多是借鉴前人或自己设计而成,实验器材又多是取自生活,在实施生活化实验的教学过程中安全意识这跟弦不可松懈。首先,要精选实验内容,要尽量避免危险试剂,实验操作过程中要也要渗透实验安全意识;其次,教师在将生活化实验带进课堂之前要多“演练”几遍,将一些可能引起安全隐患的因素排除掉,力保课堂中的生活化实验安全有效。课内外实践活动存在许多不确定性,要远离具有危險性和毒害性的活动。

当然,我们也不能因噎废食,教师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还是要大胆创新,积极将生活化实验加以改进,把脉学生的各种实践活动,遇见可能出现的各种后果,排除不利因素和避免各种威胁。

以生活教育为契入点,遵循以上原则能够较好地进行化学通识教育与护理教育融合。通过生活化教学,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产生学习的冲动,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尝试运用化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生活,解决日常生活和日后护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参考文献:

[1] 魏健.试论中职化学生活化教学的现状及教学策略[J].吉林教育,2015,32:152.

[2] 冯桂好.中职化学生活化教学现状及教学策略研究[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4,10:9-10.

[3] 赵颖.中学化学教学中体现“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理念的现状与对策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6:8-13.

作者简介:周汉锋(1974-),男,江苏南通人,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职业教育课程教材教法研究。

猜你喜欢

护理教育生活教育原则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手术器械摆台图谱在手术室护士培训中的临床应用
语文教育教学与生活实践思考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