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的校本实践
2018-10-16励安平
励安平
[摘 要] 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核心任务。象山县实验小学通过“1+X”德育课程的整合实施、行为习惯养成的校本实施、全员德育的合力实施等途径和方法,进行立德树人的系统化落实校本实践,在德育课程整合、德育载体实效、德育力量统一等方面进行了有效尝试,初步形成了学校立德树人的课程系统、评价系统、资源系统,为达成学校育人目标提供了有效保障。
[关键词] 立德树人;德育;校本;实施
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核心任务。立德树人不仅是我国教育的优秀传统,也是时代的要求、改变当前教育现实的需要。立德树人不仅要将德育任务细化到课程改革的各个环节中,积极改变评价标准,也需要利用一切学校、社会资源,形成教育合力。近年来,实验小学通过系统化落实立德树人核心任务的实践,培育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一、“1+X”德育课程的整合实施
实验小学以具有“健、仁、智”核心素养的本真学子为学生培养目标,从核心素养“仁”出发,确立了“珍爱自我、关心他人、担当责任”学生品德培养的三个价值指向。由此而建构的德育课程群包括:基础类课程有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拓展类课程有孝悌课程、主题实践课程、心理健康课程、安全法制课程、节典活动类课程等校本课程。
如何让庞大的德育课程群发挥积极而统一的育人功能?我校进行“1+X”德育课程的整合實施。“1”指国家课程道德与法治、品德与社会,“X”指德育课程中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不是简单地做加法,而是实现“1”与“X”的有效整合。
“1+X”德育课程通过以下形式进行整合实施。一是相关主题,采用模块组合安排形式。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中的“交集”处,即为共同的教育主题,就采用模块形式进行教育,打破课程界限,实施主题式教育。二是课时安排,采取长短课结合与集中安排形式。长课主要落实国家课程道德与法治、品德与社会,短课主要落实地方课程与部分校本课程,如孝悌课程、心理健康课程、安全法制课程等(见下表一);主题实践活动、学校节典活动等校本课程则采用集中安排形式(见下表二)。三是习惯养成与实践类项目,采用家校协作实施形式。如学生习惯养成,在一年级新生报到的第一天,学校就召开家长会,就学生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养成哪些习惯、如何培养等对家长进行说明,要求得到家长重视并支持与配合。主题实践活动,让班级家委会积极参与活动的组织实施。节典活动,则由学校先行告知家长活动内容与安排要求,让家长一起配合实施。如每年科技节活动前,学校先对家长进行培训,然后让家长与孩子一起参与科技实践。
二、行为习惯养成的校本实施
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浙江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要科学规划不同成长阶段学生的素质教育内涵和方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突出理想信念教育,对中学生突出公民教育,对小学生及在园幼儿突出行为养成教育,切实完善学生不同成长阶段既相互区别又连贯衔接、循序渐进的学校素质教育体系。”从中可以看出,小学阶段立德树人核心任务的落实,应该是十分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实验小学基于“习惯决定人生成败,好习惯使人终身受益”理念,开展“孝悌五一自律行动”,让学生从小养成“劳动、文明、卫生、健康、学习”五大良好的习惯和品质(见下表三)。
“孝悌五一自律行动”是我校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一是体现全面性。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参与其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强化自我体验,实现自我达标。学校设计相应活动手册,学生人手一册,展现行动的过程性,记录行动过程的成长轨迹。二是遵循规律性。在活动中,遵循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一般规律,做到认识、强化、内化、外化四个环节形成有机整体,逐渐深入,螺旋上升,最终由他律到达自律。学校鼓励教师根据不同年龄特征以及学生不同情况,自主调整行为习惯养成训练内容或设置专项重点训练,为学生的习惯养成和品行形成提供不同的上升空间。为此,学校不仅在每周、每月开展行为习惯养成表现优秀的“五一奖章”评定,将每月获得“五一奖章”的“月星”照片在学校宣传栏公布表彰,而且还同时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有较大进步的“进步星”评定活动,也同时在学校宣传栏公布表彰。三是强化激励性。学校设置了周“五一奖章”、月“五一奖章”、学期“五一奖章”铜奖、银奖、金奖以及“五一奖章”水晶奖六个层级的评估机制,采用不同形式的奖励,激发学生不断获奖的热情和动力,并在持续获奖争章的过程中,完成习惯养成和品行提升。
三、全员德育的合力实施
立德树人核心任务的落实,应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需要教师的全员参与。课程是育人的核心载体。每位教师需要结合学科特点,利用教学内容中的育人因素,将德育渗透在教学过程之中,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和不断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师需要齐心协作通力养成学生的良好行为和学习习惯。每学年始,我校都要召集一年级所有科任教师,明确一年级学生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养成要点,要求全体教师承担好学生行为和学习习惯养成责任。两个月后,学校领导进入课堂进行全面调研,了解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养成情况,肯定成绩,指出问题,明确今后需要加强之处。二至六年级所有学科教师都要明确本学科教学中学生良好行为和学习习惯养成责任,在一年级习惯养成的基础上一以贯之地实施养成教育。
教师需要积极参与管理及时激励。结合“孝悌五一自律行动”,我校制作了便于携带的奖励卡,分发给班主任、科任教师、后勤人员每人150张或100张不等。不管校内还是校外,教师发现学生在劳动、文明、卫生、健康、学习等方面有良好表现,认为应予以奖励的,可以发给奖励卡。奖励卡制度的实施,不仅激发了学生向上向善的积极性,更是让全体教师参与了德育工作。
立德树人是系统工程,还需要家庭的力量。“孝悌五一自律行动”每周评定中,家长都参与学生日常表现的评定,充分发挥了家长的教育功能。每年一年级新生报到的第一天,学校就向家长明确家校配合养成学生良好习惯的具体要求,让家长与学校步调一致实施养成教育。学校利用家长学校平台,经常性组织各年级家长学习、讨论、交流,评比表彰优秀班级家委会、优秀家长,组织进行经验介绍,激励家长掌握教子育人方法,积极实施健康的品德习惯养成教育,从而促进家庭教育力量的提升。
立德树人的系统化落实校本实践,是我校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实践探索,在德育课程整合、德育载体实效、德育力量统一等方面进行了有效尝试,初步形成了学校立德树人的课程系统、评价系统、资源系统,为达成学校育人目标提供了有效保障。
(作者单位:浙江象山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