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部队门口的车

2018-10-16张凤坡

政工学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驴车营区新兵

☉张凤坡

前几天,原单位65岁的老军工程师傅来大学探望我。晚上,我们俩在宾馆里饮茗畅谈,说得最多的是老部队营区门口接送基层官兵出行的车。

老部队驻扎在辽宁省凌海市(原名锦县)石山镇辖区内的一片空地里。营区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周围是一片农田和丘陵一般的荒地。离部队最近的,一处是5公里外的石山火车站,这里既能乘坐火车,又有各种商铺和散摊小贩,商品相对要丰富一些,是周边百姓购物的天堂;另一处是6公里外的石山镇大街,居民较多,但和石山火车站不在一个方向。官兵们外出,主要目的是坐火车和购物,所以大都选择去火车站方向。

程师傅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间,部队门口的出行交通工具主要是驴车,每天拂晓,就会有赶驴车的老农来到营门口排队等待拉客。到周末的时候,营门口就会排上一长溜驴车队,他们按顺序拉上要去火车站的官兵,然后一扬鞭子,甩出一声响亮的“启航令”,驴车就沿着固定的路线开始前进。部队离火车站最近的一条路不仅有坡度,而且坑坑洼洼,没有乘坐驴车经验的新兵,经常会被颠得恶心呕吐。有一年,一名新兵坐驴车行驶了一半,实在受不了这颠簸之苦,只好下了驴车步行返回了营区。后来,这名新兵再也不敢坐驴车出行了。

九十年代之后,营门口的交通工具增加了摩托车。开摩托车的基本都是当地年轻人,他们话多会拉客,而且车速也快,所以生意一直很好。赶驴车的老农们看到客人越来越少,就逐渐退出了“客运”队伍。1992年我还是一名上等兵,有一次搭乘摩托车去火车站,遇到了一件惊悚的事。摩托车行驶到三分之一路程的时候,路中间出现了罕见的一排蛇队,有青蛇,有白蛇,有花蛇,十分瘆人。骑摩托车的车主说,出现蛇队非吉兆,不是下雨就是地震,劝我今天别外出了。我从没见过蛇队,那时岁数小,对摩托车车主的判断十分信赖,便乖乖地折返回部队。后来,还真是下了一阵中雨。

2000年世纪之交那天,营门口第一次出现了红色“夏利”牌出租车。对于生活在荒原的战士们来说,这绝对是件新鲜事。尤其是农村兵,他们本来在老家就很少看到过小汽车,如今在部队门口花上几块钱就可以舒舒服服地出行,不知有多美。不过没几天,出租车就涨价了,原因是车少人多,而且还得绕行到公路上才能到达镇里或火车站,不像摩托车,随便找一条田间小路就可以穿越。去一趟火车站十块钱,对于一个月只有几十块钱津贴的战士们来说,是一笔不菲的开支。为了节省费用,战士们通常都是约好人数,凑够5个人打一辆出租车,这样每人平均才掏两块钱,算下来比坐摩托车一点也不贵。

去年,我给老部队讲课的时候发现,营门口的摩托车、出租车都不见了。战士们说,现在部队每天都会安排两辆依维柯专门接送外出购物、探亲的官兵,周末的时候车辆更多,几乎每小时都会安排一辆车,官兵坐军车外出既免费又安全。对于有特殊需求的官兵,如去医院、接来队家属,部队还会专门安排小汽车保障,官兵外出已经不再是难事了。后来,在微信群里聊天,得知好多部队的家属院、营门口甚至已经通上了公交车,官兵凭借军官证、士兵证可以免费乘坐,如同专车一样方便。

弹指一挥间,改革开放40年来,不光部队官兵出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百姓的出行何尝不是如此。比如私家车,早已像自行车一样进入了寻常百姓家。部队亦如社会,官兵感受到的每一处、每一事的变化,都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体现。没有国家改革开放的大环境,没有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就没有今天魔幻般的幸福生活。

猜你喜欢

驴车营区新兵
绿色生态营区建设监督与管理探讨
新兵,请入列!
信息化在智慧营区建设中的应用
部队“小远散”营区异常声音监控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点亮初心,打造出版精品——出版新兵成长记
运用网络视频监控技术提高营区安防效能
毛驴的慢生活
阿P卖菜
运草的驴车
毛驴的慢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