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看重家族史
2018-10-15黄征宇
黄征宇
我常常感觉,现在的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一代,每天在社交媒体上接收到很多片段化的信息,却不太花时间去研究历史,包括白己家族的故事和历史。
拿我自己来说,由于较早去美国读书,对家族的了解仅限于小时候听祖父讲过的一星半点。比如他年轻时从湖南到上海做茶叶生意,但他为什么要来,生意做得怎么样,我就不太知道了。再往前追溯,我更不清楚。
对于一个有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来说,这是个很大的遗憾。在这一点上,只拥有二百多年历史的美国人,做得却比我们好。
美国有一个特殊的教派,叫摩门教,教徒主要聚居在犹他州盐湖城,人数并不多。但几乎每个摩门教徒家族都有自己的“家族树”,里面悉数列出所有家族成员的信息。久而久之,摩门教的官方网站,竟然成了全美最齐全的家族信息资料库之一。美国人对家族历史的重视程度从中可见一斑。
我的一位美国朋友托马斯·佩恩,是一位知名景观设计师,曾经在中国工作,给自己取了个名字叫潘德明。他所来自的佩恩家族,历史悠久。他的一位祖先是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的签署者之一,也是马萨诸塞州第一位大法官。
潘德明告诉我,小时候家里墙上挂着一份《独立宣言》,每次经过时他都要驻足看看上面的签名。这是他儿时记忆里最深刻的部分。
长大以后,他决心要填补更多的家族历史空白。他经常到摩门教官方网站和其他族谱网,寻找家族成员的“蛛丝马迹”。不久前,他在网上搜寻到太祖父约翰·佩恩在19世纪写的一本航海日志,被完好地保存在马萨诸塞州的一家博物馆。
潘德明这才发现,佩恩家族其实与中国渊源很深。约翰1809年就到过中国,在广州逗留了几个星期,由此结识了中国当时的成功商人伍秉鉴。通过约翰,伍秉鉴在1830年投资100万美元于美国铁路建设,是最早在美国投资的中国商人之一。
潘德明告诉我,他至今已经为家族填补了12代人的历史。在此过程中,他与家族的“连接感”空前加强。同时,追寻家族故事的过程,本身是一种“爱国主义教育”,也让他更加珍惜与中国的缘分。
潘德明对家族史的执着探寻,让我非常敬佩,也非常惭愧。中国人有更长的民族发展史和家族演化史,但发展到今天,我们的“家族文化”观念却慢慢淡漠。
在全球化的同時,只有讲好自己和家族的故事,才能让中国人更加明确自己的使命,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