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区规划环评“三线一单”的制订与应用
2018-10-15胥鹏海
摘 要:本文结合作者多年来的规划环评经历和规划环评的存在问题、发展趋势,以某工业园区为例研究分析“三线一单”确定的方法、途径和成果要求,以期对规划环评“三线一单”管理提供一种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工业园区;规划环评;三线一单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各类开发区发展迅猛,成为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重要平台,对改善投资环境、引导产业集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数量过多、布局不合理、低水平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等问题。通过2006年版《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和2018年版《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对比分析,可以看出12年来各类开发区的数量增加了975家(撤并57家、新增1032家),总数达到2543家。以笔者所在S省实际调查情况来看,基本上每个县(区)都有开发区,个别县(区)甚至会有好几个开发区,尚有一定数量的开发区没有进入《目录》。总体上开发区类型多样、数量庞大,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影响作用持续增强。
新时期,国家宏观环境管理对于规划环评提出了新要求,规划环评也正式进入了“三线一单”式管理时期。编制规划环评的“三线一单”,是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要举措,是推进规划环评落地、完善国土空间治理体系的重要抓手。在规划环评工作过程中,应结合规划区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有针对性的“三线一单”,才能将其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进而保证规划环评的质量。
2017年6月,环保部印发《“三线一单”试点工作方案》(环办环评函[2017]894号),正式启动“三线一单”试点工作。2017年12月,环保部审议通过《“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提出了制订“三线一单”的一般性原则、内容、程序、方法和要求,对各地建立“三线一单”提供技术指导。
一、规划环评“三线一单”编制要点
1、工业园区“三线一单”编制必须建立在全面摸清所在区域环境状况的基础上。环境状况调查应该重点了解环境功能区划及其质量现状,明确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等要素环境功能区级别及质量现状水平、存在问题或者制约因素,进而展开敏感保护目标调查,摸清目标的敏感性质、范围、功能区划及保护要求。该工业园区所在区域环境空气主体上为二类区,紧邻一处湿地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范围内为一类区,考虑到自然保护区环境空气目标保护,应在自然保护区外围按照《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原则与技术方法》划定不小于300m的缓冲地带,缓冲地带按照一类区准入管理(禁止项目建设),质量目标上尽量向一类区靠。该工业园区所在区域地表水体属于汉江水系,水环境功能为Ⅱ类,流经工业园区的河流属于汉江一级支流,按照《地面水环境功能划分技术规范》的规定,支流水质目标不应低于汇入的河流,考虑到区域本来存在的生活污染和水环境保目标的要求,因此该河流水质目标应定为Ⅱ类,可实行生产废水禁排、生活污水以Ⅱ类水环境限值为限达标排放。
2、工业园区“三线一单”编制必须建立在摸清所在区域自然资源禀赋的基础上。首先要准确识别与规划相关的自然资源和规划需求,进而调查相关资源的自然禀赋和供给能力,坚持“立足本地,持续利用”的原则,摸清自然资源的最大可利用量。该工业园区规划水资源需求量为1500×104t/a,区域地表水扣除河流生态需水量、洪水弃水后的自产资源量为1.475×108t/a,可见水资源不会对其构成制约;该工业园区规划占用耕地528ha,占区域耕地面积18%,根据“基于粮食安全的人口承载力法”计算,所在镇区耕地总量仅为2540ha,而镇区人口已逾52000人,承载力已现不足,但考虑到目前我国社会粮食供应的流动性较大,因此对于耕地资源占用若在更大区域(如县域范围内)可承载也可视为可行,但必须落实占补平衡;另对于本规划范围内的基本农田(268ha)必须退出,确保红线得到保护,扣除基本农田后的耕地可利用量为260ha。
3、工业园区“三线一单”编制必须建立在准确把握产业政策和区域特征的基础上。根据S省三大区域发展战略,工业园区所在区域定位为循环发展,因此应该依托区域生物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丰富的特征发展农产品加工、生物制药和矿产品深加工;在产业设置上严格禁止引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的限制类和淘汰类项目;结合区域水环境功能,禁止不能实现生产废水零排放的项目;结合《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禁止建设已纳入负面清单的项目。考虑到项目位于城市主导风向上风向,应慎重布局大气污染型项目。该工业园区在区域工业聚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基础设施欠账较多,环境保护工作相对滞后,应将基础设施、环境治理和节能减排类项目纳入鼓励类名录。
二、规划环评“三线一单”成果及其应用
实行“三线一单”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协调好发展与底线关系,确保发展不超载、底线不突破,要以空间、总量和准入环境管控为切入点,所以“三线一单”的成果最重要落在空间、总量和環境准入的管控上。
(1)将生态保护红线作为空间管理的根本要求。按照“一张图管到底”的思路,从规划实际情况处罚,制订适用于规划的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适度开发区。对于本规划而言,自然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为禁止开发区,禁止任何与保护无关的开发活动;对于自然保护区缓冲地带划定为限制开发区,禁止工业开发,可适度开展生态类项目。
(2)将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利用上线作为容量管控和环境准入要求。用环境质量去控制污染排放,用资源利用上线控制用地、用水规模,两者兼顾控制规划发展,平衡资源利用和污染排放的关系;用环境质量目标倒逼基础设施建设和污染治理能力建设。
(3)将负面清单作为产业设置和项目准入的硬约束。规划环评要以清单方式列出的禁止、限制、允许等差别化环境准入标准和要求。依靠准入清单逐步改变规划环评约束力不强的现状,引导产业有序发展,项目规范建设。
总之,“三线一单”的环境管理要求及模式是国家“十三五”环评改革方向,如何在规划环评中科学制定“三线一单”以及项目环评中如何应用“三线一单”,将是以后规划环评的编制重点。本文通过工业园区规划环评“三线一单”的制定,探索“三线一单”的指定方法和成果应用,以期给业内提供参考!
作者简介
胥鹏海(1978— ),男,现就职于中圣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规划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工作。
(作者单位:中圣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