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框架结构楼板裂缝的规避措施
2018-10-15曾娟
曾娟
摘 要:在经济发展进程中,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不断凸显,尤其是建筑工程,作为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场所,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精确把控、合理规避风险问题刻不容缓。在现阶段建筑工程规模逐步扩大,这就对工程质量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实际施工阶段,由于受到相应因素的直接影响,现浇钢筋混凝土的裂缝问题频繁发生,这就需要积极应用规模措施对框架楼板裂缝问题进行预防及控制,为工程质量的提升提供积极有效的助推力。本文首先从框架结构楼板裂缝成因入手进行研究,而后通过分析提出了优化措施。
关键词:框架结构;楼板裂缝;规避措施
依托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这就使得人们在追求更高品质的物质需求时,为建筑工程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环境下,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不断凸显。从当前形势来看,框架结构楼板裂缝的发生频率不断上升,而导致该类质量缺陷长期存在的原因较为多样,无论是认识偏差还是操作失误,都将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问题,楼板质量也会受其影响逐渐下降,因此,加强前期预防及控制,对楼板裂缝问题进行规避刻不容缓。
一、框架结构楼板裂缝的诱导因素
1.材料方面
首先,在任何工程项目中,材料都是施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相对的材料质量会直接影响工程施工效果,在建筑工程中更是如此。框架结构楼板以现浇混凝土为主体,因此,对水泥进行合理选择至关重要,这是因为水泥应用阶段收缩值因水泥细度等关键指标而呈现明显差异,水泥品种不同,收缩值也随之发生改变,与此同时,在建筑工程质量控制要求上升的过程中,高强度混凝土的应用频率也逐渐增加,这就对水泥等级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水泥用量与水化热值成正比关系,在水泥发生剧烈的水化热反应时,混凝土的收缩变形指数也就相对增加。
其次,在现浇楼板施工阶段,对外加剂进行规范操作十分重要,一旦应用质量下降,就会将消极作用传递给混凝土,质量缺陷也会随之出现,其变化因数较为多样,可控难度随之增大。而且外加剂与混凝土的融合性使用,将导致混凝土呈现出更为显著及多变的收缩现象。例如:在特殊情况下,对混凝土性能进行转变并提升其易变指数可以加适当添加外加剂。除此之外,混凝土本身的材料配合比一旦控制不当,就会导致混凝土出现大幅度收缩,裂缝问题也随之出现。
2.施工方面
在实际施工阶段,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普遍呈现多样化特点,一旦缺少对细节的把控,就会将不同的消极作用施加到工程项目中,因此,加强对模板的精细化处理、将养护及保护措施落实到位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施工过程中,部分施工主体为了对施工成本及材料进行缩减,往往会缺少对施工的规范化管理及控制,这就导致施工阶段钢筋安放、楼板浇筑等操作与设计要求难以相符,再加之浇筑振捣不严密,就会为楼板质量带来直接威胁,裂缝问题的发生频率也会因此而上升;施工阶段模板处理是规避楼板裂缝的关键点,一旦模板支撑厚度及稳定性不能达到预期标准,就会相对增加楼板裂缝风险;在混凝土浇筑后,养护工作难以及时到位,极也会导致楼板大力收缩继而出现裂缝。
二、框架结构楼板裂缝的规避措施
1.重点强化对楼面上层钢筋网的保护
钢筋在混凝土楼面板中依托抗拉受力,能够在承受荷载的同时对裂缝问题进行合理规避,因此,应当在钢筋所处位置设置上下双重保护层,促使其能效作用最大化发挥。首先,在实际施工阶段,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及现场实际情况,对施工流程及人员进行科学布置,确保钢筋绑扎及模板施工等项目有序推进,合理缩减作业人员数量,与此同时,还应当在必要出行位置搭建临时通道,便于施工人员安全、快速通行,全面提高施工效率;其次,应当在原有基础上提高施工的规范性及安全性,通过积极开展教育工作,促使操作人员能够按照设计要求将对钢筋及模板施工进行正确操作,同时还应当避免在架空部位的钢筋表面直接踩踏。
第三,在混凝土浇筑的前期阶段,应当根据任务量,对钢筋人员进行充足配置。在浇筑阶段,应当做到实时掌控施工进度,并在发现施工缺陷的基础上在第一时间进行修整及完善,尤其是频繁发生裂缝问题的位置,应当作为重点区域,不断加大整修力度;最后,施工人员在浇筑混凝土时应当对裂缝频发区域进行明确,为了避免变形问题,则应当在其表面铺设互动跳板,对踩踏的直接接触面进行延伸,将过于集中的应力分散开来,合理规避上层钢筋的变形问题。
2.对预埋管线位置的裂缝进行合理预防及控制
预埋线管在框架结构楼板施工中是较为重要的一部分,这同时也是规避裂缝问题的关键点,这是因为在线管集中区域,截面混凝土的质量也会随之缩减,一旦应力值随之上升并呈现集中区域,就会导致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受损,裂缝问题也会发生并暴露出来。因此,这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加强对预埋线管的控制。通常情况下,线管直径小,开贱宽度也普遍较小,当线管的敷设走向不重于混凝土的收缩及受拉方向时,楼板裂缝的发生几率较小。反之,则会增加楼面裂缝频率,因此,如果线管直径较大、数量较多,就需要以集散处为基准,增短钢网对其进行支撑,在垂直设置的基础上,合理规避楼面裂缝问题。
3.材料吊卸区域的楼面裂缝防治
主体结构的施工速度不能强求过快,楼层混凝土浇筑完后的必要养护必须获得保证。主体结构阶段的楼层施工速度宜控制在7一lOd一层为宜,以确保楼面混凝土获得最起码的养护时间;科学安排楼层施工作业计划,在楼层混凝土浇筑完毕的24h以前,可限于做测量、定位、弹线等准备工作,最多只允许柱钢筋焊接工作,不允许吊卸大宗材料,避免冲击振动;加强对楼面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的保湿养护对其强度增1支和各类性能的提高十分重要,特别是早期的妥善养护可以避免表面脱水并大量减少混凝土初期伸缩裂缝发生。
结语:
综上所述,框架结构楼板裂缝问题的发生不仅会导致建筑质量随之下降,更会阻碍建筑功能的正常发挥,在钢筋锈蚀、混凝土碳化的同时,建筑物的承载力也将随之弱化,长此以往,必然为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埋下安全隐患,因此,这就需要采取積极有效的措施,对裂缝问题进行合理规避,在提高施工规范性的基础上,实现对裂缝问题的精细化控制,从而进一步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及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金昭.浅谈框架结构裂缝成因及治理技术[J].四川建筑,2017,37(4):249-250.
[2]王杰奇.浅析住宅工程中现浇楼板裂缝成因及防治[J].江苏商报·建筑界,2013(18):104-104.
(作者单位:南充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