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OLED驱动晶体管阈值补偿技术专利申请分析
2018-10-15刘承奇
刘承奇
摘 要:为了研究有源有机发光显示器(AM-OLED)驱动晶体管阈值补偿技术的发展现状,通过准确的关键词,在incopat中进行检索,利用incopat高级分析功能和Excel对该领域全球专利申请数据和中国专利申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关键词:AM-OLED;阈值补偿;incopat;检索;专利分析
0 引言
有机发光显示器(OLED)作为新型的平板显示器,其具有自发光、视角广、响应速度快、柔性可弯曲、低功耗、高图像画质、色彩鲜艳、高分辨率等优点[1]。OLED显示驱动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无源驱动技术(Passive Matrix OLED,PM-OLED)和有源驱动技术(Active Matrix OLED,AM-OLED),AM-OLED的典型电路结构[2]是两个晶体管加上一个电容(2T-1C)在加上一个OLED,随着OLED显示器件使用时间的增加,其阈值电压会发生变化,对于驱动晶体管阈值电压变化或不一致会造成AM-OLED显示器显示的不均匀,这严重影响了AMOLED显示器的性能,近年来,许多公司和学术结构提出了一系列的像素的电路结构和补偿办法。
为了研究阈值补偿技术的整体专利态势,笔者对所采集的数据按照时间序列进行了统计分析,截至2017年12月31日,在incopat数据库中检索到该领域全球专利申请1734项,数据采集范围为1999年到2017年。
1 全球专利申请分析
阈值补偿技术在1999年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从2001年开始,申请量开始小幅度增長,在2001-2004年期间呈平稳增长态势,2004年时出现了申请量的第一个峰值。自2004年至2010年,申请量振荡,先减小后增加,这可能与部分公司的专利布局发生变化有关。自2011年-2014年申请量迅速攀升,为快速增长期,并在2014年达到第二个峰值。2015年和2016年申请量仍然较大,说明阈值补偿仍处在技术创新的活跃期,大量申请被提出,行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驱动晶体管阈值补偿技术的专利申请人的国别主要为亚洲地区的中国、日本和韩国三个国家,说明该技术的研发力量高度集中在亚洲地区,其中中国申请人占比最大,约为37%,韩国和日本分居第二位和第三位,数量分别为31%和23%。中国人从2010年开始有较大数量的申请量,并逐年增加,并在2015年达到峰值。虽然起步较晚,但2013年以后都超过了同年的韩国和日本。
图1 全球主要申请人分析
阈值补偿技术领域的主要申请人为京东方、乐金、三星、天马等公司。其中,京东方的申请量最大,为369件,约占整体申请量的21%,韩国公司乐金和三星的申请数量分居第二和第三位,两者差别不大,都约占整体申请的10%左右。此外,中国的华星光电,日本的索尼、精工、半导体能源,荷兰的飞利浦等公司也有较多的申请量。主要申请人之外的申请人约占整体申请数量的36%,可见除了图示1出的主要申请人外,仍有众多申请人投入到该技术的研发之中。
2 中国专利申请分析
阈值补偿技术在中国的专利首次出现在1999年,2006-2011年呈平稳增长态势,2011年-2014年申请量快速攀升。在1999年-2011年,国外申请人在中国的专利申请量高于国内申请人在中国的专利申请量,但是从2012年开始,国内申请人的申请量迅速增长,并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而此时国外申请人在中国的专利申请量有所下降,从2012年之后国内申请人在中国专利申请量高于国外申请人在中国的专利申请量。单就国内申请人而言,从2010年开始至2014年,申请量一直保持总体增长势头。单就国外申请人而言,其申请主要集中在2004-2014年,在这期间其申请量变化不明显。
国内申请人中北京、上海和广州的申请量都比较大,三者约占国内申请人在国内申请数量的86%。其中北京的申请量最大,约占国内申请人在国内申请数量的一半,而上海和广东都约占五分之一。京东方、天马和华星光电等国内知名有机发光显示器的公司总部分别坐落于北京、上海和广东深圳,其专利产量也较大。从全国整体水平看,北京、上海和深圳是比较具有竞争实力的地区。
3 结论
有源有机发光显示器驱动晶体管阈值补偿技术自2001年以后进入研究热潮,相关专利的申请量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2004-2008年之间出现了振荡式下降的现象。中国、韩国和美国为主要申请国家,尤其是中国和美国;而主要研发国家为中国、韩国和日本,日本和韩国在该领域的研发起步较早,而中国在该领域的研发起步相对较晚。在中国、日本和韩国的专利申请人目前仍然控制核心技术。国内企业自2010年开始专利申请量迅速增加,逐渐成为专利申请量的贡献者,其中京东方、天马微电子以及华星光电为申请位于前三位的中国公司。
参考文献
[1]杨昀.AMOLED显示屏非均匀亮度补偿技术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6.
[2]杨必文.AMOLED驱动管阈值的补偿方法综述[J].电子质量,2013年第8期:4-8
(作者单位: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天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