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美术学专业(艺术设计)的问题与发展
2018-10-15李娜
摘 要:调查表明,一些综合性高等学校的美术学专业(艺术设计)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对人才培养的定位不准确,对课程体系的目标不明确、设置不合理,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严重阻碍了学生自身和学校的发展,也不利于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鉴于此,必须对这些问题进行改革,必须明确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和对课程体系的重新构建。
关键词:综合性高等学校;美术学专业;艺术设计;课程体系;改革
一、美术学专业(艺术设计)存在的问题
艺术设计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它的研究内容和服务对象与传统的艺术门类有所不同。同时艺术设计也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涉及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科技等很多方面的因素。艺术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出设计者自身的综合素质。艺术设计在我國文化建设与发展事业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我国体制的不完善,这其中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目标不明确,定位不准确
师范类大学中的美术学专业是以培养各级各类学校的美术专业教育工作者为最终目标,专业是美术学校是以培养美术创作人员为最终目标,而综合性高等学校的最终定位是什么呢?我们只有明确了综合性高等学校的最终定位是什么,我们才能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让学生们明确自己的定位,朝着自己的方向努力,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自身和学校的发展。
2.重视技法,忽略对民族文化的培养
在现在一些综合性高等学校的美术专业中存在着一个很普遍的问题:重视激发而忽视对学生民族文化的培养。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艺术市场的发展也迎来一个高峰期,人们用所谓的经济价值来衡量一件作品的艺术价值使得人们对艺术作品的审美、欣赏能力被搅乱了。很多怀揣梦想的年轻人开始幻想自己的一件作品卖至天价,他们不再思考,不再读书,不再重视对自己的艺术设计,不再有艺术追求,甚至一些学生变得投机取巧、随声附和、急功近利,他们放弃了自己的艺术归属,放弃了自己艺术设计的灵魂。我国很多高校的美术学专业的教学课程仅仅是知识的积累和技术的熟练过程,缺少民族艺术的美术教育,老师只是起到传授知识和技艺的作用,而学生们只限于学习知识和掌握一般化的操作技能,所以大部分学生都缺乏对自己国家的民族艺术的基本理解,进而导致了对外来文化缺乏辨别能力,对设计缺乏创新能力。
现如今,我国的高等美术学专业的教育者已经充分认识到了这一问题的存在,并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现在局部的、为特殊目的的教学方法已经逐步取代了唯一的、以特定的技巧为标尺的专业训练。所以,在未来培养的美术专业人才将是视野开阔,对自己的民族艺术有充分认识和了解的综合性人才。
3、单一的毕业论文考核形式
我国高等院校的美术学专业的毕业课程长期以来都是以论文的形式来进行考核的,即基本课程是绘画实践的方式展开的,但是学生最后的毕业考核却是以文字的形式进行的。在这种模式下,从一开始的论文选题、撰写到最后的答辩这整个过程中,学生和老师都会感到陌生,都会处于一种不知所措的状态中。这样,考核的结果就不能体现出美术学专业(艺术设计)这门学科的专业性特点。不能体现出这门学科的综合知识技能与创作思想。
为了突破这种束缚,在选题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们进行创作设计选题。创作设计没有固定的模式,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更为宽松的环境,可以更好地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在进行论文撰写时,要求他们在创作设计中进行,这样从选题到编写的过程都有了素材积累。他们要对自己设计的作品进行感觉和美学两种形式的阐述,通过这种系统的论述,既能提高专业理论的素养,又可以使老师与学生之间经历一次思想的碰撞和技能的交流。
二、新的课程教学体系的构想
在艺术多元化的今天,新的课程教学追求的是一种适合整个美术领域全面发展的方法,其核心是对培养多元化的理解、感觉和一定的艺术表达能力。在较短时期内对多元化艺术的理解做好就是学习其概念,将“由理入道”和“由技入道”有机结合起来,以概念来引导这种综合性的训练方式。
总而言之,我国美术学专业课程教学体系调整与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技道同步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使我国的美术学专业的发展跟上时代的发展。只有更多的美术学专业的教育者和实践者在长期的工作中不断探索、发展和创造,才能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完整的美术学专业体系,才能使其逐步趋向完善。
参考文献
[1]阴立溥.论高校美术学专业办学倾向[J].艺术研究,2007(2)
[2]黄家琪.地方高校美术学专业现状解析与思考[J].装饰,2007(4)
[3]岛子.美术学的自觉:走向视觉人文[J].美术观察,2001(9)
[4]咸静.美术学学科建设的新收获:《美术学研究》丛刊第一集简介[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1998(1).
作者简介:
李娜(1987-),女,汉族,安徽宿州人,学士学位,职称:中二、研究方向:美术教育
(作者单位: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六十铺马桥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