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2018-10-15陈春华
陈春华
我想说,心理健康比一切都重要。
还记得十年前,我毕业后走上讲台。当时,我在心里默默地想着:我一定要教给学生更多的知识,一定要教出好成绩,证明自己,也不枉为一名人民教师。为了这个目标,我确实付出了努力。那时,英语专业毕业的我被安排教中学语文,这意味着我必须比同科组的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教出出色的成绩。因此,我不断地钻研教材,虚心向同事学习。我总觉得一节课45分钟远远不够,因为我还有很多要说的,所以我只能占用午习课,副科的时间。当时,学生们也很努力,因此我们班的语文成绩优秀。这让我引以为傲,也让我更坚信:要想获得什么,就看你付出什么。
然而,好成绩真的比什么都重要吗?不是的。现在的我发现自己的想法已完全改变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几年,我被安排任教优秀班。班上的同学学习自觉性高,不闹事,成绩也优异。当我正暗自窃喜,享受着风平浪静的惬意时,一通通电话、一条条信息打破了美好的一切。一天晚饭过后,我接到一个女学生母亲的求助。“老师,我发现我家娜娜用刀子在手腕上割出一道道伤口。我制止她了,但她还会偷偷地做。我真不知道她为什么会这样?你帮帮我吧!”当时,我感到一阵惊恐。我怎么从没发现她手上有伤痕?这是自残吗?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她平常虽然成绩不突出,但也乖巧懂事,我也从未发现她有什么异常。第二天,为了弄清事实,我小心地和她谈话,竟然发现是真的。从她口中,我惶恐地得知不只她一人这么做,还有同班的、其他班的同学也犯这糊涂事。原来不是自残,而是中了“蓝鲸”的毒,一种游戏的毒。他们把这样一种行为当作是耍酷,就这样盲目跟风。甚至有同学说自己无聊时拿着铁戒尺在手腕上划。我听了,心里一阵寒。这只是无聊、耍酷……的做法吗?不,这是心理上出问题。如果没及时发现,没及时制止,没正确引导,试想一个孩子书包里藏着一块刀片,有事没事往手腕上划,那是多么可怕的事。我的心还起伏不定时,一天凌晨一点,我的手机信息响了,谁会在半夜给我发信息?“老师,我得了抑郁症。”这信息让我整夜辗转难眠。记得读初一时,她可是个活泼开朗的女孩,说她得抑郁,谁都不相信!到底后来发生了什么,还是以前读初一的时候她已经有这倾向了,只是我的疏忽,我的不够尽职,没有及时发现?那一刻,我的心情难以言喻。
看似风平浪静,其实已险象环生。所以家长老师们千万别被眼前的平静所蒙骗,我们必须真真切切走进孩子的世界,实实在在关注他们的生活。种种的状况让我醒悟:知识成绩并不是最重要的,学生的心理健康才是最重要的。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对学生的心理教育。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应该认识到这一点,并着手努力做好这一点。因此,现在的我不再利用午习课和副科猛灌知识,而是利用它们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并且将心理教育渗透到生活的每个细节中。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呢?
一、学校应采取的对策
1、采取心理辅导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帮助。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消灭种种不良的心理障碍,培养健全的个性,以及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使青少年更好地享受安全而又有教育意义的网上体验,使青少年健康、顺利地走向网络时代。
2、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为学生生动活泼、健康地成长提供广阔的空间。如:举办校运会,队列操比赛,师生篮球赛,午间广播,艺术表演……
3、采取民主的管理方式。民主的管理方式是最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的,专制型和放任型的管理方式都不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民主的管理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才能的天地,满足其自我表现的欲望。还能够使他们在民主的气氛中感受到学校的温暖,老师的关怀,同学的帮助。这样,他们的心理就会长期处于一种积极,欢畅,平和的状态之中,会有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并形成各种正常的心理机制。如:班级的班干部由学生民主投票选取。
二、教师应采取的对策
1、时刻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让学生清楚“生命只有一次”,“身之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学会积极地生活,对邪恶说“No”。不能盲目地跟风,炫酷。
2、对学生的期待必须是积极的,即使我们不用语言明确的表达出来,学生也会不知不觉的感受到这种积极的期待信息,心理处在一种和谐的状态,从而能健康地发展。反过来,如果教师对学生采取消极的期待和失望的态度,即使我们不明确的表达出来,这位学生也能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到这种信息,从而产生消极悲观的,灰心失望的心理状态,影响其心理的发展。
3、施加适度的学习压力
适度的学习压力会使学生产生中等的学习焦虑。心理学认为,中等的学习焦虑可以使学生产生适度的学习紧张,易于集中注意力调动学习积极性,使之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而过重的学习压力会造成学生极度的焦虑、忧郁、惶恐,长期处于这样的不平衡状态之中,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起到巨大的摧残作用。
3、教会学生一些简单有效的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如:①学会放松。知道紧张是正常的心理反应,是可以通过想象、转移注意力、调整呼吸、体育活动、听音乐、唱歌、阅读、睡觉等方法调节放松的。②困惑时及早倾诉。在感到困惑、棘手或难过的时候要寻求朋友的帮助。当事情变得非常困难或身陷焦虑的时候,向朋友吐露诉说,仅仅是倾诉本身,也能使人获得释放,或许还会得到好的建议。无论何时都可以与人谈话,学会与人谈心一辈子受益。③学习写日记或周记。要学习用笔与自己谈心,把心里的话用文字描绘下来,对心理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帮助。④善待自己,放低标准不要对自己太苛刻了。不要妄想把所有的事情都干得完美无缺。适当放低一下标准,放松一下自己的心情。⑤给自己留一点儿思考的时间。压力的产生也可能是因为对事情本身的理解造成的。过分夸大了事情的重要性和后果,导致心理负担加重。留一点儿时间思考能让你更清楚地看到事情本来的面目,同时也给了自己一下解剖情绪、分解压力的机会。
⑥盡量保持乐观。相信事情总能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⑦经常幻想美好前景。用渡过这次难关以后的美好前景来鼓励自己。“一个月以后,我还会为这事而耿耿于怀吗?”“明天,我还会为同学刚才给我难堪而恼火吗?”这种将情景推向将来的假设,一定能让眼前的压力逐渐释放。
现在,我都会教给学生这些方法,也得到了学生的响应。有的同学甚至会主动把他写的日记给我看,并向我诉说心里话。也有的同学在生活上遇到困惑向我求助。这就是我所期待的。
所以,无论什么时候都别忘记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潮阳区上堡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