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我最好的作品就是我的生活
2018-10-15
2006年,第十二届全球华语音乐榜中榜,李健夺得极具分量的内地最佳创作歌手大奖。慢慢地,他开始被圈内人所知晓。2010年春晚,王菲演唱了李健的《传奇》,这首歌的爆红,让李健开始被大众熟知。2015年,湖南卫视邀请李健参加《我是歌手》,“清华哥哥”一下火成了“万人迷”。有人问他从小众歌手进入主流视野的秘诀,李健回答:“把自己做到极致就是主流。”
开挂的人生是从找到兴趣开始的
李健的童年很是无聊。除了上学和做作业外,他的生活就剩下翻跟头和练唱腔,因为他的父亲是一名京剧武生。但五六年下来,李健还是没有爱上京剧。父亲终于死了心。闲下来的李健反而陷入了迷茫。
1988年,刚上初一的他,偶然看了一部电影《路边吉他队》。“男主角弹着吉他,好帅好拉风。”李健眼里,一下燃起了火苗。“妈妈,给我买一把吉他吧!”母亲觉得儿子是该培养一个爱好,便花了两个月工资给李健买了把红棉吉他。“有了吉他,生活一下变得生动起来。”
1993年,清华大学搞了个文艺爱好者冬令营活动,正读高三的李健参加了这次活动,并以一首《说句心里话》技压全场,夺得第一名,获得了保送清华的资格。
多年后,李健万分庆幸自己小小年纪便找到了爱好,“一个人倘若不能从生活中寻找并发现兴趣,生活的意义就丢掉了大半”。
让才华能夠匹配梦想
李健大学读的是电子工程系,这个系是清华最好的四个系之一。“我在中学成绩很好,没太费什么力就能做到前几名,但进了清华就不一样了。”李健同宿舍五位兄弟,个个都是学霸。人家不费什么力就能考个九十七八分,而李健使出吃奶的劲也只能考个六七十分。
“我终于明白,很多事情是需要天赋的。”于是,李健决定把时间花在弹琴写歌上。他辅修了多门关于音乐艺术的课程,加入了清华的合唱团,每天花几个小时练习吉他。两三年下来,李健就成了清华的牛人。
20年后,李健回清华演讲时说:“当你找到兴趣后,就要对之经营和投入,把它培养成更大的乐趣。”很多人都在寻找成功的捷径,但李健懂得,当能力撑不起野心时,所有的路都是弯路。所以,他整个大学时间都在竭力做一件事——让才华能够匹配梦想。
没为梦想拼搏过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大学毕业后,李健做了一名网络工程师。这份令很多人羡慕的工作,却并不让李健觉得开心。
2001年年底,他突然接到清华老友卢庚戌的电话:“别上班了,出来和我一起唱歌吧!”几句交谈后,李健立马答应。“如果你不喜欢现在的工作,而又心怀梦想,那为什么不走出去试试呢?”李健辞掉工作,与卢庚戌组成了“水木年华”。5个月后,两人推出了专辑《一生有你》,结果一炮走红,拿下多个音乐大奖。
2002年,“水木年华”最火的时候,李健却选择了退出组合,找了个偏僻的四合院住了下来。每天就是读书、听曲、弹琴、写歌。
那些日子,李健过得十分清苦。冬天没空调,他得天天起来生锅炉。水管经常被冻,他只好自己安水泵。但李健从没气馁过。“生活最重要的意义在于体验,并不是说非要达到一个目标。理想实不实现得了,我们都应该好好活着。”
李健把自己对生活的体验都化成了歌,凭借一股不妥协的劲儿,他写出了《传奇》《风吹麦浪》《异乡人》……
好的生活家
李健家里摆着各种咖啡器具,开辟了茶室,还有一个硕大的书架。“我很多时间都用在读书上了。一个人读书越多,越会意识到自己的匮乏。让人对自我有更清醒的认识而不至于狂妄。”
除了读书品茗,李健还喜欢健身。“我是一个生活享乐主义者。我觉得人应该最大限度享受生活给你的一切。”但是,李健的享受又非常朴素。
他尽量避免与网络时代发生关系。他不用智能手机、不玩微信;两三个小时才看一次手机,接打电话,或者回短信。“我们其实并不需要太多信息,而是应该学会倾听内心的声音。”
他沉心静气,享受着每一个日子。
李健是一个真正把人生活明白了的人。他说:“做幸福的人,比成功更酷。”李健44岁了,他这44年的成长,其实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去玩味和思考。虽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李健,但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李健那样的生活家。
(张佳佳摘编自“拾遗”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