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学语文对话式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

2018-10-15李汝娜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8年40期
关键词:山区中学语文新课程

李汝娜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传统的单一的传授式阅读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对话式阅读教学正逐渐成为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种新形态。结合当前山区中学阅读教学现状,尝试构建出山区中学语文对话式阅读教学模式,以期探索山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新途径,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一、对话式阅读教学内涵解读

在新课程的推行背景下,语文教学范式出现了新的转型,对话正逐渐成为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种新形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教学的核心含义在于:教学的本质就是对话。学生不再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开始有了自己的发言权,既可以提自己的问题,又可以发表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和看法;教学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师生之间可以讨论,可以探究,知识不再是僵死的,而是与教师、学生一体共同构成对话的主体。对话教学不仅仅是一种教学形态、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一种平等、合作、互助的精神,语文对话式阅读教学其实就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互为主体的对话活动。

二、当前山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情况剖析

当前,阅读教学中“大一统”的思维模式阻碍了学生的创造性发展,新课程背景下山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不尽如人意,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从学校角度看,阅读教学理念落后,应试教育根深蒂固。当下山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仍然是传统教学占主流,素质教育、创新教育难以开展。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讲”的状况太多,学生阅读的太少,因而造成了学生的语文功底薄弱。②从教师角度看,阅读教学方法落后,教学形式僵化。目前山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仍然采用传统、单一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教学形式还局限于教师讲学生听,教学内容仅局限于课本,课堂教学忽视学生学习过程的自主、合作、探究。③从学生角度看,现在的学生面临巨大的升学压力,素质教育对于学生来说,实施起来有现实的压力。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生和家长对“阅读”存在着误解,他们认为阅读就是指读好语文书,认真上好那短短的一节语文课,钻研透那薄薄的一本语文书,掌握好阅读的答题技巧就可以了。

三、对话式阅读教学模式构建

1.转变观念,构筑对话平台。

观念是改革的先导,观念对行为起着指导和统帅的作用。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要放下架子,融进学生的圈子,以对话感受心灵。阅读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师生心灵沟通、情感交流的过程,学生并不是一开始就拥有对话能力的,因此教师要善于搭建对话的平台,启发和引导学生表达出想要表达的东西。教师要以一种敞开的方式面对学生,以一种角色消解的方式走近学生,这样才会有利于创设愉悦融洽的教学氛围,构筑民主、平等、合作的对话平台。

2.设置话题,激活对话欲望。

对话要有话题,即对话的中心或主题,这是对话阅读教学的条件。话题的设置应考虑到话题的价值、现实意义、难易程度、学生的实际情况等因素,这直接关系到话题能否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否营造热烈的交流气氛,能否激活对话的欲望。话题的设置应是多元化的、开放性的、贴近生活的,例如,在教学《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时,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每当春天来到的时候,大自然的各种花次第开放,万紫千红,争奇斗妍。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组图片,展示图片。同学们,当你观赏这些美丽的花儿的时候,你可曾想过:这些花为什么这样红?以这样的话题导入新课,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学生的对话欲望。

3.注重指导,提高对话技能。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阅读目标,注重阅读方法指导,提高学生的对话技能。初读,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实现与文本的初步对话;再读,引导学生获得情感体验和思想启迪,实现与文本的深入对话;品读,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实现生生对话;悟读,引导学生获得情感升华,实现师生对话。

总之,课堂上的对话教学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可以自由发挥、民主、平等的环境,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教学。对话式阅读教学,能够促使山区学生更好地参与課堂教学,让阅读教学释放魅力,从而更好地促进山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化,提高山区中学语文教学的质量。

猜你喜欢

山区中学语文新课程
山区低等级公路设计的几点思考
纪录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山区
浅析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2009年语文新课程《考试大纲》修订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