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四有”好老师 当学生引路人

2018-10-15陈开梅

青年与社会 2018年17期
关键词:四有引路人特质

陈开梅

摘要:文章从做一个怎样的教师才能不负时代使命的话题入手,结合习总书记总结的好教师的四大特质,联系实际从作为教师要有的理想信念是成为好教师的根本、道德情操是成为好教师的前提、扎实知识是成为好教师的基础和仁爱之心是成为好教师的关键这几方面论述了如何做“四有”好老师,当学生引路人的实效做法及其意义。

关键词:时代使命;“四有”;好教师;特质;引路人

金秋九月,秋风习习、花香阵阵,笔者所在的校园迎来了一批崭新的面孔,两千多名来自各地的新生欢聚于此,“老师好! ”“老师好! ”的问候声不绝于耳。她们兴致勃勃,喜笑颜开,满载着父母的殷切期盼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叩响大学殿堂的大门,准备扬帆起航。

作为教师,我深深地感到自己的责任、使命与时代的迫切需要。在学生的眼里,教师是神圣的,是智慧的象征,是正义感与道德标准的化身,是让她们崇拜、信任、爱戴,并渴望接近和刻意效仿的对象。所以说教育力量是活的源泉,来自于教师的人格,也是教师的人格魅力。这一点,我们都有深刻的体会。由此让我悟出了一旦选择了教师职业,就选择了高尚的道理。教师就是于漪所谓:“以人格塑造人格,以情感熏陶情感”。教师“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祖国的未来”,因为“今天的教育质量,就是明天的国民素质”。

我们要做一个怎样的教师才能不负时代使命呢?

无疑,应该做一名好教师!在新时期,好教师的职责和标准是什么呢? “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习总书记总结的好教师的这四大特质无疑具有时代的科学性。因为有理想信念是成为好教师的根本,有道德情操是成为好教师的前提,有扎实学识是成为好教师的基础,有仁爱之心是成为好教师的关键。其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我们如何做“四有”好教师,当好学生引路人呢?

笔者身为思修课教师,教学多年,感悟良多。

首先,要有的理想信念是成为好教师的根本,就是把自己的教书育人事业同国家、民族的奋斗目标、前途命运紧密相联。“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历来重视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教育,但伴随市场经济的冲击,以及国际国内复杂多变的形势和社会思想文化的多元化给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部分高职学生进入大学后没有明确目标,上课迟到、早退,逃课泡网吧、沉迷微信及网络游戏,热衷于吃喝玩乐,每天抱着得过且过的生活态度,理想信念逐渐丧失。对此,笔者利用先进典型宣传理想信念的重要性,以杰出人物为榜样,强化理想人格的塑造。如周恩来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理想成就了他辉煌的成就。作为教师,要善于运用这些例子,引导大学生认识到理想信念在一个人成长、成功和成才中的重要性。同时也要结合学生自身实际问题宣传理想信念的重要性。要用正面的宣传表明,没有远大的理想信念,大学生产生不了强大的动力。在结合学生自身问题进行宣传的时候,要突出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性,弱化理论性,强调实用性,使得大学生切切实实感觉到理想信念对解决自身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再者,要有的道德情操是成为好教师的前提。知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宋代学者李觏也曾经提出:“师者虽非人君之位,心有人君之德。”可见,有德且德高方能为师,方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熏染学生的行为,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例如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我做到言辞举止得体,对学生认真负责;教学认真,一丝不苟,从没有因为课业和家务繁杂而抱怨,任劳任怨备好每一堂课;平时能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从不因遇事不顺而迁怒学生,去污辱学生的人格尊严;和学生友好相处是我长期保持的优良传统。我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投身教育教学之中,要求学生写好字,读好书,我首先做出榜样。我总是和学生和颜悦色,早晨以微笑迎接每一位学生,晚上还是以微笑送走每一位学生,处处以自己的文明举止去影响感化每一位学生的心灵。

再者,要有的扎实知识是成为好教师的基础。我国自古就有“学高为师”的古训,这也说明深厚学识是好老师的必备素质之一。面对当前的信息化网络时代,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日益多元、各种新知识不断涌现,做一名好老师,必须具备扎实的学识,努力提升自身的学识魅力,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绵延不绝的求知欲,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同时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比如笔者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之外,积极参加一些新课程培训和教师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等,抓住一切培训机会,不断为自己充电,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及时将培训所得知识与同行交流,并将其方法运用到课堂教学活动当中,所有的教学中心围绕着学生学习的方便以及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出发点,让学生有意义地学习。与此同时,在实际工作中,笔者还主动向其他教师学习,虚心接受别人意见和建议,并经常主动地去听其他老师的课,从中汲取长处,常和同事探讨教育教学方法,研究和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提高了教学质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再者,要有的仁爱之心是成为好教师的关键。习总书记说,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好老师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同学生们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比如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各种课堂活动、比赛等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她们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让她们的天性和个性得以自由健康的发挥,让学生在视、听、触觉中培养了创造性思维方式,相应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另外,我重视与学生的沟通,积极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

课堂和课后,我经常与学生通过qq和微信沟通,辅导和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每个班级,我都定期征求学生意见,进行教学反馈调查,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采纳学生提出的合理建议,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这使学生觉得上思修课不再是一个负担和任务,而是一种享受和充电的机会。

在教学的二十八年来,我不断深化思政课的改革,形成了各学年主题鲜明、相互衔接的思政教育系列:即一年级作为学生角色转变阶段,其目标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人和情意并重的家庭人,即培养合格的大学生;二年级作为学生全面发展阶段,其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道德素养和职业理想的预备职业人;三年级作为学生实践提高阶段,其目标是培养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素质和职业素养的职业人。与此同时,我还注意在思想上以及生活上和心理上去关怀和帮助女大学生们,曾帮助200多位有心理问题的女大学生走出阴影。如大一新生往往为如何面对大学生活而困惑,大二学生为爱情和考试通不过而苦恼,大三学生为就业发愁。虽然这都是些琐碎的事情,但是作为思政教师,只有小事情引导好了,才不会有大事情发生。如一些大一学生倾诉自己失去了高中时代的好朋友时,我就引导她们:生命的历程就如一辆轰隆隆开过的列车,友谊是分阶段性的,随缘而来,不好强求。朋友如酒,越久越醇,朋友也如风景,你抬头望望,还有更多更新更美的图画。当一些学生为前途不定、命运没有厚待她们而痛苦时,我就开导她们:有的时候,生活中的苦难倒是一笔财富,尤其是年少的时候,会是你将来战胜困难的无形资产。花拳绣腿的人,风花雪月意气风发,但不适合骑马闯天下;成就大业的人,不是温室里的花朵。当有些学生为恋爱而举棋不定时,我就这样引导她们:一个人看着车水马龙的街道,不知道该往哪里走了。那就干脆站住不动,你不动就不会有车来撞你,你也就不会受伤。爱情就像花开的花期,这一期过去了,还有下一期;但学业只有一期,大学毕业了,还想重读一遍大学不大可能。仅此一次的机会,不容错过等等。我认为教师只有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学习、恋爱等观念,帮助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走出阴影,才能使她们回归正常的学习、生活,使他們健康成长。

总之,“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站在中国教育“由大向强”发展的关键节点,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伴随着民众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更高要求,作为学生的“引路人”的教师理应努力做“四有”好老师,做到“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只有这样,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从而赢得社会的尊重和学生的爱戴。

参考文献

[1]金寒草.上海教育新闻网[J/OL].20l4-l2-09.

[2]张滢.于漪:育无止境爱满天下[J/OL].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2010-10-15.

[3]中国广播网[J/OL].2014-09-09.

[4]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三《正始》[M].

[5]李觏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

[6]《荀子·大略》,荀子集解[M].北京冲华书局,1988.

猜你喜欢

四有引路人特质
心里装着引路人
文人的心理探索之“痴颠狂怪”特质
李勃:扶贫路上的引路人
服中成药,有时需要“引路人”
自我管理出“四有”孩子
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特质
《读写算》,我的写作引路人
抓住特质,教出说明文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