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标准,绝不仅仅是增加背诵推荐篇目那么简单

2018-10-15彭振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工具性学业语文课程

彭振

年初,教育部正式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17版)。这份历时4年、由260多位专家参与修订的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一经出台,立刻引发各界广泛关注。在14个学科的课程标准中,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尤为引人关注。当“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作为新课标中的高频词迅速成为新热点时,语文新课标中“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从14篇增至72篇”更是一时间成为各大媒体关注的焦点。但新课程标准的出台,绝不仅仅是增加背诵推荐篇目那么简单。围绕语文新课标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和提法,近年来语文教育界已有了较多讨论和争鸣。在高中语文新课标出台之际,笔者尝试结合自身教学体会,对语文新课标作一番解读,权当抛砖引玉,也希望能让更多的教师和学生对这份课标的新变化、新特点以及新趋势有所了解。

一、“不变”与“变”

1.“两本”不变——一个“基本理念”和一个“基本特点”不变

一般而言,修订版更容易引人注意的是其变化之处,但笔者却想先从“不变”谈起。因为只有看到新旧之间的继承与联系,才能更好地理解其变化与发展。而新版的修订,也并非是把旧版完全推倒重写,两者之间依然存在很大的延续性。

第一个不变之“本”是“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这一基本理念。

在旧版的语文课标中,“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被摆在课程基本理念的首位,新课标的课程描述沿用了这一提法,并在此表述之前,强调了要“坚持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立德树人”是党的“十八大”所提出的教育的根本任务,可谓是对“育人”功能更明确的要求——育人要以德为先。教育,其根本指向不是知识的获取和技能的培养,而是人的成长与发展。这既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也是语文课程的功能导向。“文化自信”也是十八大以来党的新提法。在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方面,语文课程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一下子增加了那么多。可见,“育人”不仅要以德为先,还要以“增强文化自信”为导向。

第二个不变之“本”是语文课程所具有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一基本特点。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语文学科基本特点的认定曾先后经历了重思想性轻工具性、重工具性轻思想性、重思想性兼工具性的曲折历程。直到本次修订稿之前的语文课标,才正式明确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此次修订的新课标继续强调了语文课程的这一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提法至今也已有十余年,到底什么是工具性,什么是人文性,两者该如何统一,也是需要明确的。笔者认为,语文的工具性可以从文字的读写和运用以及文章的阅读与写作两个层面来理解,人文性则可以从文学素养的培养以及文化底蕴的积淀两个方面来把握。工具性体现的是语文的形式特点,而人文性则反映出语文的内容特点。两者应该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有机结合起来——既要注重文字读写运用和阅读写作的基本能力训练,也要增强文学阅读鉴赏能力和文化积累储备。

2.变化——定位性质,聚焦核心,优化结构,确定标准

新课标给人的总体感受是整体框架更清晰,结构更加优化,内容呈现更精练,重点更突出,关联时代更紧密。新课标的具体变化较多,笔者想重点谈谈其中几个比较突出的特点。

一是定位性质。

除了前面已提到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新课标在语文课程性质描述中还强调了“综合性、实践性”,即“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并将这一描述放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之前。这一表述,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其实已提及,此次又将其加入到高中语文新课标,足见其对于语文课程定性之重要。

笔者认为,综合性和实践性是对语文学科形式和内容特点的有力补充,也体现出语文学习在新时代的新要求。毫无疑问,视课本为唯一信息来源、教师为唯一信息传者、教室为唯一信息交流场所的语文观念,已经远远不能适应语文学习在新时代环境下的要求了。从综合性来看,语文学习不应该是孤立的、片段的、静态的、纯书本的、仅课堂的,它应该是听说读写整体发展、多学科参与在内、书本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互通的综合性学习;从实践性来看,除了要增强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也要充分利用无处不在的祖国语言文字资源和实践机会,学语文的同时自觉“用语文”,既要让真实的生活情境进入语文,也要让语文真正在现实生活情境中“活”起来,“动”起来。此外,新课标的语文课程基本理念中,也首次明确提出了要“加强实践性,促进学生学习语文方式的转变”,足见实践性对于语文学科的重要意义。

二是聚焦核心。

新课标另一个突出变化,就是首次提出了语文课程要“以核心素养为本”。较之旧课标所提的“要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新课标将语文课程改革的推进聚焦到“核心素养”的培养上。从语文素养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应该是在教育部2014年首次提出“核心素养体系”概念、2016年正式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的大背景下,对于语文课程目标和未来课改方向的明确界定。回顾课程目标的变化,从最初的“双基”,即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到后来的“三维”,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到现在的“核心素养”,勾勒出的其实是从教书到育人的转向过程。在笔者看来,核心素养是对课程目标的进一步聚焦,对于消弭高高在上的教育方针政策和唯分数论、唯升学论的教育实践之间的鸿沟,是有积极意义的。

三是优化结构。

在课程结构上,新课标依然坚持了基础性与选择性相統一,沿用了必修加选修的课程框架和学分制,但从原来的两类进一步细分为必修、选择性必修以及选修三大类。这种分法,除了能在保证共同基础的前提下,为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提供多元选择,更有利于明确学与考的对应:必修课程是全修全考,可理解为指向学业水平考试;选择性必修是选修选考,可视为指向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选修课程是学生自主修习,学而不考或学而备考,可视为为高校自主招生提供参考。后两类课程中,选择性必修注重的是“面”的广度,而选修则注重“点”的深度。其次,在原有毕业总学分24分的要求不变的情况下,原来的必修10分被压缩为8分,而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两类的学分比重相应提升。这意味着必修课程内容进一步压缩精选,而另两类灵活度和选择性更大的课程则更丰富多元。另外,不同于以前的课程按“模块”组织学习,新的三类课程均由“学习任务群”构成。笔者认为从模块变成学习任务群,更能体现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和灵活性。在必修课程中的七个学习任务群里,有三个还以不计学分的形式穿插在另两种选择性课程中,确保了基础性和选择性的有机结合。

四是确定标准。

新课标在聚焦学科核心素养的同时,也首次确定了“学业质量标准”,并将学生的学习结果划分为五个级别的水平,明确了学业水平和考试评价的关系。水平一、二是必修课的要求,水平三、四是选择性必修课要求,水平五是选修课的要求,其中,水平二、四、五分别为学业水平考试、高考和高校自主招生考试提供依据。原有课标对于学生学什么、学多少有明确说明,但对要学到什么程度却不够明确和清晰,而学业质量标准的研制,使学习内容要求和质量要求合二为一,对于教学和考试评价都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二、关于新课标不可不知的几个“新概念”

1.学科核心素养

相较于旧课标中所提的“语文素养”,新课标中的提法多了“核心”二字。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似乎可视为“核心素养体系”与语文素养叠加的结果,是从宏观到微观的具体表述。既是核心,则应是最基础、最主要、最本质的;既是素养,则应是相对稳定、存于内而显于外、先天禀赋与后天教养结合的产物。不同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素养的教育是一个逐步渗透、逐步内化和养成的过程。按新课标表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就是构建于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的语言能力及品质,是语言的知识与能力,思维的方法与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

新课标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分为“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语言、思维、审美、文化这四个方面看似平行,实则不然。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文字作品是重要的审美对象,因而“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也最能体现出“语文”学科的专业性与独特性,整个语文学习的输入(比如阅读)和输出(比如写作)两端都建基于语言的建构与运用。简单地说,这样一种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在语言实践中掌握语言文字的特点及运用规律,形成个人的言语经验,并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运用中文进行交流与沟通。

2.学习任务群

不同的学习任务群,构建起了必修课(7个)、选择性必修(9个)以及选修课(9个)三类课程。学习任务群的设计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纲,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主线,其特点在于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的内容、方法、资源及情境,旨在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新课标强调,学习任务群的主要学习方式是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要求创设“综合性学习情境”,追求的是语言、知识、技能和思想情感、文化修养等多方面的綜合效应,不再是学科知识逐“点”解析、学科技能逐“项”训练的简单线性排列和连接。笔者认为,全新的学习方式会大大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如果学习任务群的设置真能有效引领全新的学习方式,那将会彻底颠覆传统语文课堂老师满堂灌式地讲解知识点、学生针对某类题型反复刷题操练的模式。届时,教师将不再是居高临下的知识浇灌者,而是跟学生一样平等参与探究的组织引导者。此外,从具体内容来看,新课标围绕三类课程共有18个不同的任务群(其中有三个任务群同时贯穿三类课程,有一个任务群同时贯穿两类课程)。笔者根据任务群名称进行梳理,其中与语言直接相关的有两个,与阅读相关的有十一个,与文化相关的有五个,不难发现,围绕阅读设计的学习任务群占有最大比重。

3.学业质量标准

2014年底,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要求普通高中实施学业水平考试,作为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然而,有学业水平考试,却一直没有针对学业质量水平的具体描述。此次新课标增加了“学业质量”部分,明确了学业质量内涵以及对不同学业质量水平的描述。新课标指出,学科质量是学生在完成本学科课程后的学业成就表现,而学业质量标准则是对表现的总体刻画。根据表现的关键特征,学业质量标准明确将学业质量划分为五个级别的不同水平,每一个水平又对应有四个维度的质量描述。比如,关于“积累”,水平一是有主动积累的意识,能不断扩展积累,能对学过的语言材料归类。水平二则是有主动积累的习惯,能进一步扩展语言积累,能运用多种方法整理积累的语言材料并发现其中的联系。水平三则是在扩展整理积累过程中,能发现联系、探索规律,尝试具体语言材料,说明对于语言运用规则的理解。不难看出,在同一特征的描述上,质量标准对不同水平的程度差异作出了清晰界定,既能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要求,帮助学生明确具体努力方向,也能为考试评价提供更具体可衡量的依据。

笔者认为,新课标所提出的“学科核心素养”“学习任务群”“学业质量标准”这三个新概念,正好搭建了语文新课标从目标到实施再到评估的完整架构,所以不可不知。同时,基于上述认识,笔者针对新课标提出几点语文教学或者学习的建议:第一,思维训练要贯穿语文学习的全过程;第二,碎片式的零散阅读要向系统式阅读转向,整本书阅读更有利于拓展语文学习的深度;第三,要处理好文学阅读和其他类型阅读的关系,兼顾精读与泛读的同时,要让文学阅读成为精读的主要组成部分;第四,要改变被动学习的习惯,充分调动自我的主动性,尽快适应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新要求;第五,要牢记学业质量水平描述,对照目标查找自身不足,加强学习针对性,逐步提高自身语文素养。

作者简介:世界联合学院(中国·常熟)中文系主任。

猜你喜欢

工具性学业语文课程
艰苦的学业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生——核心素养下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从工具性和人文性角度解读《林黛玉进贾府》
35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