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出心裁,让古典小说“时尚”起来
2018-10-15刘刚
刘刚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产生民族认同感。然而遗憾的是,古典小说与学生的生活时空有着较大的距离,且课本中收录的往往是片段,学生很难体会到其中的文化精髓。教师教学中要采用更多新颖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古代小说的魅力,缩小距离感,体会到小说的“时尚性”。
一、角色互换,度量人物心理
古典小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举止都通过文本表现出来,和读者有一定距离,学生要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揣摩人物的心理,探究人物的性格。古典小说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时空性,学生要展开想象,采用角色交换的方式体会人物的心理,揣摩人物的特点。
学习《范进中举》时,有学生提出了自己的困惑:“中举是高兴的事情,怎么可能发疯呢?发疯不应该是受到重大刺激后才会出现的吗?”教师鼓励学生将自己想象成范进,思考自己在范进的境地下会怎么样。教师循循善诱,引导学生一层层思考:“大家想一下自己如果高考考中了国际名牌大学,自己的亲人会怎么想?但是反过来,如果自己连续十几年高考落榜,自己会怎么想,自己的亲人会怎么想?”联系生活能让学生更快地进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接着,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揣摩人物的心理:“大家现在尝试将自己想象成范进。如果邻居、路人嘲笑他无能,或许范进还能受得了,但是就连丈人都对自己冷嘲热讽,会是怎样的刺痛呢?”这促使学生逐步走入人物的内心,有所感悟:“范进的发疯实际上也是对社会的强烈谴责,是社会将其逼疯。”这样,学生能更好地借助角色转换,体会到封建科举制度对范进的摧残,进而深入理解课文的内涵。
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将自己想象成小说中的人物,进而思考自己处于该处境下会如何去做。这样就能达到心灵沟通的效果,让学生真正地理解文章中人物的内心活动。
二、联系现实,理解虚构意义
小说虽然是虚构的,但是其情节却与现实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体现出源于现实而高于现实的特点。俄罗斯作家邦达列夫认为,一个人阅读书本,实际上就是在观察第二生活。古典小说虽然展示的是古代的世界,但是如果教师能鼓励学生探究其和现实世界之间的关系,则能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如何通过虚构的小说表现自己对于现实世界的思考,能让学生理解其虚构意义。
《香菱学诗》这篇小说,不少学生都认为,不可能有这样一个为诗歌痴迷的形象,小说中的描写不够真实。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香菱为何要学习写诗?”学生思考后回答:“为了能更好地和其他人交流,有共同的语言。”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思考:“那么香菱学习写诗的状态又是怎样的呢?”学生认为:“进入了一种心无旁骛的境界。”“那么最后她是否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呢?”“得到了。香菱在众人的面前体现出了存在感。”教师又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引发学生思考:“大家都对诗词大会中的快递哥有印象吧,他又是怀着怎样的心情诵读诗词的呢?众人对其感觉如何呢?”这样学生能认识到香菱的形象实际上也是现实生活中某些人物的真实再现,作者用虚构的人物形象实际上展示的是现实中的真实人物。快递哥希望通过自己的才华得到大家的认可,这与香菱的感受一致。
通过链接真实与虚构的方式,学生能意识到小说中的不少内容其实也是生活的复制,是作者对于生活的演绎。教师如果能鼓励学生在虚构的小说中感受到现实世界的影子,则能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其真谛。
三、现场上映,提升表达能力
随着影视业的不断发展,不少精彩的古典小说都被拍摄成了影视作品。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影视作品片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模仿影视形式现场表演,尝试在表演过程中加入自己对人物的思考,提高其表达能力。
《智取生辰纲》的故事家喻户晓,不少学生都听过,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尝试将其中的内容演绎出来,并加入自己对该事情的理解。学生开始表演前,教师可以提出若干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改编,进而促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如:“杨志如此小心,但是最终还是上了当,众人采用了何种手段诱使其上当呢?”这个问题促使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有深刻的了解,表演时就不会漏掉其中的重要部分。又如:“杨志上当,除了是因为众人的计策实在高妙以外,你觉得他本人的性格是否也是原因之一呢?揣摩一下杨志的内心活动吧。”学生揣摩杨志的内心活动,编写剧本时可以适当地加入杨志的内心独白,这样能更好地展现人物形象。这些问题能促使学生一边设计台词,一边展开深刻思考,表演时人物形象能更加完善,同时对文章的理解也会更深入。
以古典小说为剧本,展开现场表演的活动,能让学生从改编中提高表达能力,更深刻地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同时,这样也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让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能得到全面发展。
随着网络小说的不断发展,不少学生都对通俗易懂的网络小说充满兴趣,因此对古典小说兴趣不大;同时,中学语文教师的教學素养参差不齐,这也影响了学生学习古典小说的效率。教师要尽可能地采用更时尚新颖的方式,促使学生感受古典小说的魅力,变被动接受为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作者简介:山东省济宁市第十五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