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随文练笔策略研究

2018-10-15葛红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随文表达能力手法

葛红

阅读指向写作。对于学生来说,教材仅仅是个例子,其目的是让学生从中借鉴,以便有效提升自己的语文表达能力。而从实际情况看,仅靠每学期几篇大作文是远远不够的,在阅读教学中增设随文练笔这一环节,不仅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文本主题,而且还能从中借鉴,继而提高表达水平。

一、创设情境,从借鉴开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因而情感容易激发。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一点,尽可能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激发兴趣、丰富情感的基础上,与文本产生共鸣,继而引导他们体悟,借鉴文本写作技巧,进而内化,有效提升言语表达能力。具体来说,情境创设的方法有很多,比如问题情境、生活情境,等等。而实际操作中,却需要教师结合相应文本灵活运用。

比如《枣核》这一课,课题也是文本线索,主要是让朋友带家乡枣核,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从其手法上看,属于借物抒情。虽然文字煽情很少,但字里行间却流露出淡淡的乡愁,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学生阅读后,教师可以采用随文练笔的方式引导学生布局构思。例如“在你们童年记忆里,有什么独特的东西值得你们常常想起?”,以便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这樣在不自觉中就“借鉴”了文本写作手法。还有《巍巍中山陵》这一课,亮点是对建筑物采用了连串的方位词,因而学生阅读文本之后,他们会对中山陵大致方位有所了解。对此,笔者可以先让学生根据理解构图,接着通过多媒体播放,引导学生比较,继而从中理解作者独具匠心的表达手法。

二、关注留白,从想象开始

文字是抽象的,同样文本也是抽象的。如果没有想象,那么文字还是一堆文字。要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感悟情感,前提是想象。另外,由于作者的艺术处理,文本中有很多留白,可从此处入手,引导学生在想象中随文练笔,在推促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具体来说,可以先让学生试着填空,然后与原文对比,体会作者用词精妙,提升他们言语表达水平。

比如《一面》这一课,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关注文本留白的方式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在准确与文本对话的同时,有效提高其表达水平。针对“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 ) ,好像( )……胡须很打眼,好像( )”这一部分内容,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在空白处填写形容词。学生自然会对此思考,并且结合老人特征填写。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试着与原文对比,从中分析作者用词特点,这种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走进文本,走近作者,而且还能让学生在写作中借鉴,让人物刻画更为生动。

还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课,也有不少略写内容。比如“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一部分内容,其中略写了“不必说”与“也不必说”,详写了“单是”。这里的略写某种程度上也属于留白。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学习文本,了解“单是”写作思路,以便从中借鉴,想象“不必说”与“也不必说”的具体内容。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提升表达水平,还能推促学生对文本作者用词精妙、写作思路进行精准把握。

三、围绕本质,从拓展开始

对于写作来说,尤其对于描写来说,更需要把握特征。只有这样,才能写活,才能让文章充满灵气。但是很多时候,如果仅靠文本分析,由于素材较少,学生往往能够理解,但无法看清写作本质,因而其理解往往浮于表面。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文本阅读适度拓展,引导学生从中借鉴写作技巧,继而有效提高言语表达能力。

比如以“春天”为主题的这一写作训练,由于学生词语与思维局限,对于春天的描写固然精彩,但其手法可能过于老套,或者空洞,词语也有点平淡。对此教师可以通过诗词导入。像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一句诗中,这里的“绿”原本是形容词,但却能直接转化动词,形象再现江南春景。接着教师通过补充阅读教材《绿》,让学生从中感知春天的描述。紧接着再让学生模拟写作。这样不仅可以有效丰富学生写作思路,也能引导学生从拓展中进行借鉴。

《背影》这一篇课文,属于叙事散文,其中父亲的背影,着实感人。如果让学生直接从中感悟,拓展写作“我的父母”,也许他们能够描写细腻,但其情感不够感人。因而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相应拓展,补充一些关于描写父亲主题的文章,让学生从中借鉴一些描写手法;接着再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父母,在他们情感积蓄到一定程度后,再让学生描写生活中的感人场面。这样不仅有效推促学生对文本主题的理解,同时也能唤醒学生的生活记忆,引导他们围绕本质,结合拓展描述,从而提高表达水平。

总而言之,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需要的是多元化阅读。“横看成岭侧成峰”,在多元化阅读过程中有效拓展,增设随文练笔环节,在推促学生理解文本主题的过程中,有效提升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

作者简介:江苏省如皋初级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随文表达能力手法
层递手法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创新写作教学,培养表达能力
让随文练笔回归语言本位
随文仿写:由读到写的有效迁移
随文练写,汇滴成河
随文活色 练笔生香——小学语文随文练笔实践举隅
加强联想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牵引配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90例
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