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别总是在死胡同里转悠
2018-10-15段厚永
段厚永
刘勰《文心雕龙》里有名句“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此句流传甚广。但此句的后半句许多人不知道:“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简单地说,前两句是强调无论写山还是写水,都要有情感;后一句则强调同时要能够再现客体的物貌特征。写作既要抒发主体的情、理、志、气,又要描摹客观对象。
刘勰归纳写作路径为两种:一种是“为情而造文”,另一種是“为文而造情”。直白地说,一种是外在的风物触动了自己的情感,因而提笔写文。而另外一种是为了写文章而故意抒情,后一种以辞和赋最为典型。
反观平时的作文训练,“为文而造情”的现象更为普遍。此类文章看似洋洋洒洒,实则空洞虚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过度追求语言华美,过度使用成语和修辞。自以为能写出华美的辞藻和优美的语言就是好文章了,根本不考虑文章内容。考场中有些文章比较典型。这类文章主体情节很简单,如考试没考好,心理不痛快,墙角看到一株花或者草很有精神,然后受到启发,再次振作精神。行文中各种修辞全用上。另外一种也很常见,整篇文章除了一两句交代事情,其他全篇写景。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专门有《辞采》篇谈论文采与内容的关系。他主张中庸之道,二者是并行的。而我们中小学的许多训练,完全只停留在语言上。
其二,伪抒情现象严重。所谓“伪抒情”即不恰当地抒情,不符合情境地抒情,不符合年龄特征地抒情。前些年余秋雨掀起的文化散文风也曾经刮到过中高考。学生的口中似乎也浸透着千年的沧桑,然而这种千年的苍凉读起来总让人觉得有些做作和矫情。原因在于,孩子们的思想毕竟幼稚,正如辛弃疾所说的“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没有经历过苍凉世事,如何写得苍凉呢?下笔之处自然让人感到不自然,感到矫情做作。因为没有真情,而强行为文,自然会带来这种结果。选材上体现最明显的是怀旧篇和老时光。公众号创立至今,收到不少这类的文章,诚然确实有写得好的文章,但更多的是在模仿,某种程度上说有的就是东施效颦,邯郸学步。比如写平江路的文章,许多文章只在文辞上滑行,没有真正把自己的情感作为主线。
其三,跟风之作大行其道。别人考场中写了什么样选材的文章拿了高分,我也写这样的文章。别人用了什么样的句子、什么样的结构,我也用这样的结构和句式。明代小品文代表作家袁宏道谈写作的时候说,真正好的文章应该是“独抒性灵”。把自己独特感受书写在文字中就是好文章。别人的选材、别人的写作方式不一定适合你,因为那里没有你的生活经历,更没有你的情感体悟。强行为之,写出来的文字自然让人感到做作和矫情。除非你是成熟的作家,那自然另当别论。
因为我们一直在拼命向“好文章”看齐,一直拼命“追星”,结果发现根本追不上,而且越追越感觉写文章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对好文章永远处在仰视的状态。内心深处我们已经把自己定义为一个不会写文章的人了,内心深处已把自己写文章看作是件非常重大的任务。看看我们的作文,这对孩子来说难道不是件非常重大的任务吗?这个任务像座恐怖的大山一样挤压了孩子中小学所有的时间。一旦没有了考试的压力,还不赶快躲得远远的吗!多么可悲的事情!
之所以产生这种现象,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都在为考试而写作,而不是为抒发自己的情感而写作。科举制度之前,人们的写作往往都是本着宣传自己的观点,著书立说,流传后世。有考试,自然写文章要跟着考试走。最快的方式自然是跟着模板训练。自然会出现什么样的选材高分、什么样的语言好,就模仿什么样的选材、什么样的语言。
然而,这样训练出来的文章,只得其形,未得其神。而这中间的始作俑者自然是我们老师自己。古时候能在科举制度下脱颖而出的人,大多数都能写出有真知灼见的文章。只有华丽辞藻和语言形式的文章是很难有生命力的,也自然不会通过科举。
我们很少有人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写作,我们更多地在思考如何写更漂亮的语言,如何更好地使用修辞,如何模仿高分的范文。什么是真正的写作呢?其实刘勰已经给出了答案:“为情而造文。”
“为情而造文”应该是文学写作的正道,强调文章要有感而发,真诚地描写生活,真诚地书写独特的性情,不人云亦云,不鹦鹉学舌。具体而言,首先在选材上贴近自己的生活经历。文学来源于生活,没有真实的生活来源是不可能写出真诚的作品的。其次在情感书写和表达上,能够恰当地表达作者当时真诚的情感,而不是过分地矫情夸张。其三,在语言风格上,不刻意追求辞藻华丽。
如果想写好文章,我们更多地要从自己的感受出发,关注生活,观察生活,用笔记录生活,记录感受。写作的初期最好是无功利化,不急于去学习技巧,学习华美的语言,也不急着去写出像样的考场作文。等到自己经常能把自己的感受随意地用文字记录下来的时候,再适当训练,写出好作文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洋学校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