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肖像镜头

2018-10-15

影像视觉 2018年10期
关键词:锐度参考价格色散

众所周知,全画幅相机上的85mm焦距镜头最适合拍摄人像题材。它可以让你在拍摄人物头像或者半身像时处于最自然的拍摄距离(这个距离既不会让你距离拍摄对象过远,也不会太近导致人物紧张)。

通常这类镜头的最大光圈会是f/1.4或者f/1.8,意味着它们可以轻松地创造浅景深效果。在背景繁杂的情况下,开大光圈便可以模糊掉整个背景,让人物在照片中成为绝对的主角。与此同时,大光圈还有助于提高快门速度,在光线不佳的情况下即使不借助闪光灯仍然可以拍摄,或者是当人物运动或已发生抖动的情况下有助于避免照片模糊。

在APS-C或者M4/3这些画幅更小的相机上,我们需要使用焦距更短的镜头才能重现85mm镜头在全画幅相机上的视角。在本次横评中我们也会谈到富士和奥林巴斯镜头。对于佳能和尼康APS-C单反用户,50mm定焦镜头是效果最接近的。

竞品一览

1佳能EF 85mmf/1 4L IS USM 参考价格:约¥10700

2富士XF 56mm f/1.2 RAPD 参考价格:约¥9000

3尼康AF-S 85mm f/1.4G 参考价格:约¥10300

4奥林巴斯45mmf/1.8M Zuiko Digital 参考价格:约¥1700

5适马50mmf/1.4DG HSMIA 参考价格:约¥4800

6适马85mmf/1.4 DG HSMIA 参考价格:约¥5900

7索尼FE 85mmf/1.4 G Master 参考价格:约¥11400

6腾龙SP 85mmf/1.8 Di VC USD 参考价格:约¥4800

佳能EF 85mm f/1.4L IS USM约¥10700

鱼与熊掌,防抖与大光圈兼得。

曾经,当你想买一支镜头时,通常要在大光圈和镜头防抖两项重要特性之间抉择,佳能这支镜头则完全避免这个问题。这支镜头是第一支同时拥有光学防抖系统和f/1.4光圈的镜头。在满足两项重要设计特性的同时,这支新镜头在光学性能上仍保持了超高的水准,光学结构使用了14片10组的复杂设计,比同品牌的85mmf/1.2镜头还要复杂。其他高端配置包括:9片圆形光圈叶片,ASC镀膜以及大型环形超声波马达。

性能表现

相比在横评中同样采用超多镜片的适马85mm f/1.4,这支镜头在全开时没有什么优势。中心区域的成像一直不错,随着画面偏向边缘,与适马镜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不过,这个问题对于肖像拍摄的影响并不大,却往往能带来更柔美的焦外效果。但对于喜欢“数毛”的用户来说它不算友好。光学防抖系统非常有效,可以抵抗约4挡手震之多,大幅提升了在弱光环境下的性能。总体来说,这款佳能新镜头是本次横评中综合表现最强的镜头。

中央部分的成像很强,但边缘和边角部分弱于适马85mm镜头。

色散 (光圈F/8)分数越低越好

色散 0.78

色散问题直都有,不过需要非常仔细观看才可察觉到。

畸变 分数越接近0越好

畸变 0.89

畸变问题非常轻微,但相比其他竞品来说还是很严重的。

富士XF 56mm f/1.2 R APD

约¥9000

最棒的焦外成像。

乍看之下焦距有些尴尬,但实际上当你乘上APS-C画幅的焦距转换系数后,这支镜头的等效焦距变成了84mm,是名副其实的肖像镜头。我们都知道,画幅越小越不容易实现浅景深,这支镜头对此采取两个极端的设计。首先是f/1.2光圈,已經是富士系统中最大的产品。另外,这支镜头还采用了APD滤镜,通过在镜头光学中心部分加上使用纳米技术的变迹滤镜(一片中间透光率最高,越向边缘透光率越低的滤镜),这支镜头可以实现近乎完美的焦外效果,轻松超越没有此设计的任何镜头。

APD滤镜有利也有弊,虽然能够大幅优化焦外效果,但也会遮挡光线,造成镜头实际透光率不足,在这支镜头上,它造成了约3挡光线的损失,在光线不佳的情况下使用将会受到明显限制。

性能表现

这支镜头的焦外成像非常完美,画面中心焦点部分的成像要将光圈收到f/4才算锐利,边缘部分与中心部分的成像差距稍大。此外,此镜头与画幅f/1.4镜头在景深上仍有差距。

作为一支需要经常全开使用的镜头,全开光圈时的锐度表现并不抢眼。

色散 (光圈F/8)分数越低越好

色散 0.11

基于完美的机内校正,即使在RAW文件中我们也见不到色散。

畸变 分数越接近0越好

畸变 -0.02

同样出于机内校正,畸变问题也完全不存在。

尼康AF-S 85mm f/1.4G

约¥10300

身材短,价格不短。

尼康镜头发布时间较早,相较其他同级别镜头在性能上可能会有一定差距,但更简单的结构也让它成为本次横评中最轻最小的85mm f/1.4镜头。这支镜头的光学设计比较传统,使用10片镜片的结构,这10片镜片中也没有像非球面或者低色散(ED)玻璃这样的“高价”镜片。镜头配置中唯一值得称道的是尼康独有的纳米镀膜。

和其他竞品不同,这支镜头的对焦环十分接近镜头前口。镜头提供了对焦距离显示,你可以通过镜头后部的小窗看到它。这支镜头的自动对焦基于环形超声波马达,它支持全时手动对焦。9片圆形光圈设计即使收光圈也能保持几近圆形的光孔。此外,这支镜头还提供了卡口部分的密封圈,这在同类镜头中并不常见。

性能表现

全开光圈状态下的锐度表现不佳,但随着光圈收缩,f/2.8到f/11的表现非常不错。由于没有特殊玻璃,色散问题较为严重,低于本次横评的平均水平。好的地方是,暗角轻微,焦外成像在任何光圈挡位中都表现优秀。

全开状态下成像软的问题比横评中的任何镜头都严重。

色散 (光圈F/8)分数越低越好

色散 1.53

色散问题较为严重,拍摄的照片焦外总有着绿色或紫色的色边。畸变 分数越接近0越好

畸变 -0.5

同于大多数中长焦镜头,这支镜头有些轻微的桶状变形。

奥林巴斯45mm f/1.8M.Zuiko Digital约¥170c

超轻超小超便宜。

在富士镜头的评测中我们谈到了更小的画幅不容易产生浅景深的问题,对于M4/3系统而言,问题更严重了。上面的镜头实际焦距仅为45mm,在M4,3机身上的等效焦距却达到了90mm,与此同时仅有f/1.8的光圈也让它在制造浅景深效果时与前面介绍的产品无法相提并论。

不过,短焦距和小光圈也让这支镜头轻便小巧到了极致,重量仅116g。尽管如此,这支镜头的主体依然由合金制成。对焦系统使用了无反系统常见的步进电机,对焦安静迅速。对焦环与镜片之间没有机械连接,因此手动对焦过程靠的是电子模拟,好在对焦阻尼恰当,可以实现非常精准的手动对焦。

性能表现

锐度表现整体不错,即使全开光圈也不会很软。相较其他参评选手,这支镜头的焦外成像在全开状态稍乱一些,此外,收缩光圈后,由于7片光圈叶片的常规设计,焦外光斑会变成7边形,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焦外成像效果,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适马50mm镜头上。

中心成像始终可以保持不错的水平,边缘成像略弱。色散 (光圈F/8)分数越低越好

色散 0.59

色散问题不明显,奥林巴斯镜头处理得相当得当。

畸变 分数越接近0越好

畸变 0.3

实拍很难察觉,实验室数据显示了轻微枕状变形。

适马50mm f/1.4 DG HSMIA

约¥4800

巨型标准镜头。

对于APS-C单反相机来说,50mm标准镜头最适合作为肖像镜头。通常APS-C相机都有着更高的像素密度(单位面积像素数)所以就需要一支成像质量过硬的镜头。这里我们的选择是适马镜头。相比其他50mm镜头,这支镜头体积更大,重量也达到了815g,几乎是佳能和尼康原厂50mm f/1.4三倍。这支镜头的光学结构十分复杂,不但镜片众多,更是使用了包括非球面镜片和SLD(特低色散)玻璃镜片等特殊镜片。

和其他适马Art系列镜头一样,这支镜头也没有防抖系统。做工十分优秀,不过并没有提供全天候特性。对焦速度与原厂镜头不相上下,同时也支持全时手动对焦。

性能表现

全开光圈下,这支镜头的中心成像是横评所有镜头中最好的,不过边角成像较软。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只要收缩半挡光圈(到f/1.8),邊角成像就会有非常明显的提升。色散和畸变的控制非常到位,在本次横评中位居上游。

全开光圈时的中心成像冠绝所有参评镜头,而边角成像较软。

色散

(光圈F/8)分数越低越好

色散 0.97

色散问题不严重,即便在画面的最边角区域。

畸变 分数越接近0越好

畸变 0.05

在没有机内校正的情况实现了无畸变的成绩,非常了不起。

适马85mm f/1.4 DG HSM|A约¥5900

H前最大号的85mm镜头。

这支镜头是本次横评中最大最重的一支,同时也是目前市面上最大最重的85mm镜头,其口径达到了可怕的86mm。以佳能卡口版本为例,最大直径达到了95mm,而长度也有126mm,重量更是达到了1130g。这支镜头的发布时间较晚,是最近推出的中长焦的适马Art系列镜头之一。

和左侧的50mm镜头一样,这支镜头同样“用料十足”,使用了1片非球面镜片和2片SLD玻璃镜片。为了优化焦外效果,使用了9片光圈叶片。做工方面无懈可击,而且加上了一定程度的全天候特性,可以抵抗轻微沙尘和水溅。

性能表现

环形超声波马达能够带来非常快速安静的对焦表现,不过在没有机身防抖的情况下,手持如此重的镜头比较容易发生抖动问题。锐度方便的表现十分抢眼,即使全开光圈,边缘部分的锐度也有极强的表现。

事实上,从实验室数据来看,这支镜头毫无疑问获得了冠军,色散以及畸变在这支镜头上都不可见。

全开状态下就有不错的表现,收缩光圈后成绩更加优秀。

色散 (光圈F/8)分数越低越好

色散 0.36

色散控制非常出色,即使全开也很难看到明显的色边。

畸变 分数越接近0越好

畸变 0.03

畸变控制几乎完美,只有通过最严格的测试才能发现细微的畸变。

索尼FE 85mm f/1.4 G Master约¥11400

大师级肖像镜头。

这支镜头是索尼高端G大师系列中一支非常优秀的镜头。做工无可挑剔,而且配备了全天候特性,功能配置十分豪华:首先,这支镜头是横评中唯一具备对焦锁定按键的。其次,这支镜头还拥有独立的光圈环,而且此环还可以通过一个开关来调整是否有“段位”感,让拍摄静态照片和视频的用户都满意。

光学部分,这支镜头使用了索尼引以为傲的XA(eXtreme Aspherical)镜片,索尼声称这种非球面镜片拥有更高的精度,可以让焦外成像更佳。此外,3片ED(超低色散)镜片的使用让这支镜头的锐度、反差以及色散控制都达到了更高的水准。值得一提的是,这支镜头的光圈部件也经过精心的设计,使用了1 1片形状特殊的叶片,保证收缩光圈后仍能保持圆形的开孔。

性能表现

全开状态下就有不错的锐度表现,稍微收缩光圈锐度提升依然明显,细节刻画能力十分突出。焦外观感十分优秀,就像索尼声称的那样。此外纳米AR镀膜对于眩光和鬼影的抑制非常优秀。

全开表现很不错,但相比适马85mm镜头仍有差距。

色散 (光圈F/8)分数越低越好

色散 0.63

得益于多片ED镜片的使用,全开光圈时色散问题也不严重。

畸变 分数越接近0越好

畸变 0.71

这支镜头会有轻微的枕状变形,在实际使用时并不会造成影响。

腾龙SP 85mm f/1.8 Di VC USD约¥4800

轻巧,易用,有防抖。

与横评中大多镜头不同,腾龙在这个强手云集的焦段中另辟蹊径地推出了f/1.8镜头,和这支镜头同一系列的还有35mm和45mm定焦镜头。光圈小了半挡,让腾龙镜头在重量和体积上都很有优势,VC系统的加持,让这支镜头在弱光环境下也能扳回光圈较小的劣势。

作为腾龙最新一代的高端定焦产品,这支镜头的做工十分出色,同时还配备了全天候特性。镀膜方面采用了双层纳米镀膜与传统镀膜混用的方式,镜头的前组则镀上了具有一定防护特性的氟镀膜。有些用户可能会担心焦点不准的问题,这支镜头和适马镜头一样支持使用USB dock来进行校准和升级固件。

性能表现

这支镜头的锐度表现不算突出,但其均一性非常优秀,全开光圈下的锐度不错,而且边角部分的锐度与中心几乎无异。收光圈后锐度提升并不明显。防抖系统非常有效,1/10秒手持拍摄也可以保证画面稳定。焦外表现出色,不会像横评中一些镜头出现“旋焦”问题。

极限锐度不突出,但画面均一性非常出色。

色散 (光圈F/8)分数越低越好

色散 0.54

色散控制非常优秀,仅次于适马85mm镜头。

畸变 分数越接近0越好

畸变 0.22

只有实验室数据才能让我们看到这支镜头带有的轻微枕状变形。

总结

佳能新品夺冠

佳能EF 85mm f/1.4L IS USM是目前最棒的肖像镜头。

佳能最新的85ram f/1.4镜头凭借集合超大光圈和光学防抖于一身的功夫从众多强手中脱颖而出,与此同时它的画质依然可圈可点。在纯成像质量方面,又大又重的适马镜头占据了明显的优势,价格上也要比原厂镜头便宜不少。之后,索尼镜头凭借出色的设计排名第三,它对于焦外成像的追求让我们看到了“明日之镜”的完美阐述。腾龙镜头另辟蹊径,光圈虽小但有防抖加持,轻便的设计更适合长时间手持使用,价格也非常合理,是综合实力很强的选手。

在APS-C单反机身上,我们推荐适马50mm镜头,同价位中这支镜头没有对手。富士X卡口的用户很幸运,他们可以使用拥有APD滤镜的56mm f/1.2镜头,享受完美的焦外成像。而在M4/3系统中,奥林巴斯45mm f/1.8是一支輕便到极致且价格十分实惠的镜头。

猜你喜欢

锐度参考价格色散
玄武散文:四弦一声如裂帛——评《死者所知》与《父子多年》
锐度深挖120亿男士市场
2014年9月17日氯化铵出厂参考价格
2014年9月17日硫酸铵出厂参考价格
2014年9月17日钾肥出厂参考价格
2014年9月17日液氨出厂参考价格
空勤人员立体视锐度测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