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路径

2018-10-15胡耀冬

新校园·上旬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心理素质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成年人在工作生活中的压力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压力也大大增强。许多学生不只要掌握课堂内容,还要学习各种特长。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心理压力大,导致其出现心情抑郁、沟通困难等状况。据了解,仅仅几次的心理调节是没有多大作用的,所以,在日常教育中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非常必要。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素质

如今,大多数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不论农村还是城市学生,心理上的压力都很大,且存在攀比、虚荣等不良心理狀况。因此,学校应积极开设思想政治课程,教师应该提高个人觉悟,努力把学生带到正确的道路上,让学生的身心更加健康。

一、为学生提供思想教育课程

高中的思想政治课程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底的教育内容,旨在培养学生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提高其社会实践能力,以便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以正确的思想指导自己。

二、为学生提供哲学理论指导

在思想政治课上,课本中提供了很多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材料。教材从不同的方面对学生进行智能训练,这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其中,哲学方面的内容占有很大比重,在哲学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人生观的学习中,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理性思维,并且能够培养正确的三观,这些内容与学生的心理素质养成有很大的关系。

三、思想健康的教师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学生的受教育过程中,教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学校学习时,教师是学生最直接的接触者,所以拥有一个优秀的教师至关重要。心理教育是学生一生健康成长所必需的,也是社会发展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是每个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思想政治教师需要在高强度的工作中学会放松自己,将良好的心态投入教学中,善于观察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及时找寻其规律和特点,很好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教师要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思想政治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品德、稳定的素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式。

四、结合现实情况,采用科学的渗透学生心理的教学方式

很多学生刚到一个新的校区后往往缺乏学习动力,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在学习上,一般只注重把主要的科目学好,对思想政治课不予重视,认为思想政治并没有很大的用处,对这方面知识的认识很空洞,从而对学习思想政治课失去信心。因此,思想政治课的开展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有问题就会有对策,这一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兴趣,若是将学生的兴趣与教学相结合,即理论联系实际,那么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大大增加,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学水平,在对学生思想教育上也会有很大的提高,指导学生具备正确的思想理念。总之,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学生在政治思想上的学习自然会加强。

五、发掘课本中有关心理教育的重要资料

思想政治课本中,有很多内容是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的,也有很多知识点直接或者间接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联。所以,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再加以补充,形成一条心理教育的知识线,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如关于“金钱”的这一课题,教师可以让学生以结组的方式自由讨论,使学生以不同的价值观来互相影响,最终教师再结合课本将最正确的理念告诉大家,从而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与正确的价值观。又如,在“文化”这一课题中,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播放短片,将短片中的人物形象、人物事迹作为材料,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懂得文化是如何塑造人类的,从而进一步感悟文化的巨大影响力。通过这些学习,学生会有很大的改进,这些优秀文化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很大的作用。

思想教育对于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学校开设的思想教育课程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教育条件,学生应当加倍珍惜,教师也应当发挥自己的职能,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

参考文献:

景克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2(10):119.

作者简介:胡耀冬(1993— ),湖北黄冈人,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教育学。

猜你喜欢

心理素质思想政治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
学习毛泽东的作战指导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