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必要性及途径探赜

2018-10-15石炎

成才之路 2018年26期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必要性途径

石炎

摘 要:批判性思维是指个体对所接触到的事物的性质、价值、真实性和精确性做出独立的自我判断,从而对做什么和相信什么做出合理决策。高校环境的非整体性、市场经济的负效应和网络的虚拟性等对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发出了挑战。教育者应积极探寻培养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途径,增强大学生思想道德价值选择的能力。高校管理者及教育者可从教学环节、教育观念、环境构建等方面着手,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关键词: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必要性;途径;思想道德价值选择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26-0004-02

不同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管理能力明显增强。要引导大学生养成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品质,就要培养大学生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管理、自我学习的能力。然而,大学生也处于身心发展阶段的转折时期。这一时期,他们有一定的自我判断能力,但是这种自我判断能力并非很成熟,容易被复杂纷繁的外界因素影响。因此,大学更为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这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能适应我国经济社会新常态的综合型人才的思维基础。

一、培养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必要性

1.高校环境的非整体性要求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目前,高校环境的创建已取得显著成效,却未形成整体氛围。大学的基础设施建设有所增加,但同时也存在图书馆资料更新速度慢、寝室环境差、教学设备落后等问题,增加了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难度。物质环境本应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基础,但以上问题却影响了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学生正处于生理及心理发展的定格时期,主要的实践方式为受教育和自我社会化。高校环境的非整体性对大学生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分离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教学部门只负责学生的教学工作,管理部门只负责学校的日常管理事务,两个部门基本上是脱节的。对大学生的教育,不仅应依靠理论知识教育,更要依靠日常的行为管理教育。教管分离的结果是传授、灌输式的理论知识教育为培养大学生提供了各种专业知识和道德规范,而管理的非衔接性使各种专业知识和道德规范沦为空谈。第二,对大学生自我社会化的过程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学校的精神环境,校风、学风、人际环境等都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发展。考试作弊、考试不及格、校园人际关系紧张、师生关系僵硬等导致的不理想的校园文化氛围,极易使大学生产生消极心理,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2.发展市场经济带来的负效应要求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机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我国的市场经济虽然是建立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但是市场经济活动是遵循价值规律要求、适应供求关系变化的,极易导致行为的短期性和动机的功利性。大学生受此影响,容易出现行为动机功利性现象。就学习而言,一进大学校园就立志考研的大学生,通常只关注与考研相关的课程和讲座,忽视了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及道德素养的提升。而不考研的大学生,一方面专注于英语和计算机等技能的培训,另一方面耗费过多的精力在兼职工作中。就参加校园活动而言,大学生更多考虑的是短期的利益而不是自身的兴趣和爱好,注重的是社团活动或竞赛类活动带来的学分奖励。这并不能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相反,为了实现短期的利益目标而出现的行为动机功利性会严重影响大学生思想觉悟的提升和道德品质的锤炼。

3.网络世界虚拟性和信息选择自由性要求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网络技术给大学生呈现出一个信息获取快捷自由、人际交流简单迅捷的平台的同时,网络世界的虚拟性和信息选择的自由性也对大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和道德底线提出了挑战。网络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使用得当会给大学生带来积极的作用,若使用不当就会给大学生带来消极影响。网络世界的虚拟性一方面容易使大学生陷入非理性状态,对网络游戏、网络交友成瘾,一味地沉溺在虚拟世界里;另一方面出现的法律和道德监督空白区易使大学生误入歧途。网络信息庞大而复杂,其中不乏一些腐朽落后的文化和有害信息,特别是一些非规范性新媒体为了满足大学生的“猎奇心理”,增加网站点击率而采用一些非正规手段诱惑大学生。有时,网络对大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会胜过其在课堂上所接受的正规教育。在网络消极因素的影响下,自我控制能力越差的大学生对自我教育就越缺乏兴趣和动力,因此自我控制能力也就越来越差,在网络中更容易迷失自我。

二、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增强大学生思想道德价值选择的能力

批判性思维是指个体对所接触到的事物的性质、价值、真实性和精确性做出独立的自我判断,从而对做什么和相信什么做出合理决策,是“立足于理性反思某个问题及其相关证据得出判断”。大学生只有具有基本的批判性思维,才能对所接触到的各种信息的性质、价值、真实性和精确性做出判断,并选择符合思想道德价值标准的信息,从而“更好地解决认知领域和生活实践领域存在的问题。”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长期的过程,需要多方面的配合。教育教学是中心,要以建立科学的评估系统作为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导向,要设置批判性课程,以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为主要内容,以转变教师教育教学观念为基础和前提,充分发挥教师的批判性思维的示范作用。另外,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外部环境,因此学校应营造良好的批判性思维的氛围。

1.教学环节

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主要是通过课程来完成,课堂教学是其主要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教育者应选取适当的教学内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首先,要建立科学的评估系统。评估不仅可以影响教师的教学质量,还可以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科学的评估系统可以了解教学过程、学习进度,改善教学方式,改进教学目的,促进素质教育更好地实施。其次,要设置专门的批判性思维课程。目前高校教学中,几乎没有开设专门的批判性思维课程,这致使教师和大学生对批判性思维的内涵、结构、特征、价值等都没有足够的了解,缺乏系统的认识。需要指出的是,开设专门的批判性思维课程并非教授大学生有关批判性思维的内涵、结构、特征、价值等一般性知识,而是让大学生系统地学习有关批判性思维的一般性原理知识,掌握批判性思维的深层次精神和技能,让大学生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培养自己的宏观思维能力,以及收集、整理、分析、鉴别信息的能力。最后,要改进教学方式。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方式不尽相同,需要结合各个专业背景相应地变动。我国大学传统的多媒体辅助的授课方法显然不能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因此,教育者应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树立能动性学习理念、研究性学习理念、实践性学习理念、情感性学习理念。教师可以将讨论引入课堂,采用课堂集中讨论的方法,激发大学生讨论的热情,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大学生对预设的命题和热点案例据理力争、互相争辩,以此培养大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

2.教育观念

“任何教育系统都应包含这样的目标:传授批判性思维知识、发展批判性思维技能以及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态度和习性的批判性思维者。”因此,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应该从教育观念着手,培养教师批判的教学态度。教师应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重构自身能力层次。批判性思维培养并非单一的,而是涉及文学、政治、经济、法律、哲学、史学、心理学等众多学科,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具备专业的教育知识,更为重要的是优化自身知识结构。教师不仅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课程论、教学论、教学方法等专业知识,还要学习哲学、政治学、法律、史学、伦理学、社会学等综合性知识。批判性思维要求大学生具备批判、反思、创新的思维,这要求教师在具备传统教学能力的基础上,还要具备反思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反思研究能力是指发现问题、收集问题、分析研究问题的能力。教师要能感受自己现有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不能解决的问题,能收集所发现问题的信息、有关此信息的研究方法和现状,最终进行思考研究,创造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进行实施及检验,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

3.环境构建

环境是指环绕在人的周围并给人以某种影响的客观现实,是影响人的活动的一切外部条件总和。“环境的影响制约着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人的活动在不断地改变环境,使其有利于人的发展。”高校环境是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所共同营造的,旨在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和人的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包括物质环境、制度环境和精神环境。一方面,高校环境具有规范性,潜在地要求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节制。另一方面,高校环境具有非强制性和长期性,能产生潜移默化的感染力和影响的滞后性。由此可见,营造良好的高校环境对大学生培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高校环境的构建,要充分体现出批判性思维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在学生批判性思维训练过程中,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要营造公平、自由、平等的训练氛围,善于保护每个学生的个性,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要营造不断追求真理、辩证思考的学术和文化氛围,要体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实践观。还要举办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和创新大赛,使大学生的禀赋和潜能得到发挥,创造相互包容、相互尊重、海纳百川、轻松自在的人文环境。

三、结束语

批判性思维是大学生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对良莠不齐的信息做出自我判断的思考能力,是大学生做出正确思想道德价值选择的思维基础。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应当高度重视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和发展,使大学生能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为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献:

[1]戴维·希契柯克,张亦凡,周文慧.批判性思维教育理念[J].高等教育研究,2012(11).

[2]宋臻.批判性思维能力与大学生德育[J].当代青年研究,2011(02).

[3]陈振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模式之争及其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14(09).

[4]吴亚婕,陈丽,赵宏.批判性思维培养教学模式的探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4(11).

[5]吴亚婕,赵宏,陈丽.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教学模式的实践[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02).

[6]董元兴,李慷,刘芳.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技能:评估与培养[J].外语电化教学,2010(05).

[7]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批判性思维必要性途径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论批判性思维与信息分析能力在高等教育中的培养
批判性思维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培养及应用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