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卷
2018-10-15向凤云
向凤云
试卷上,我们填写答案;生活中,我们常常在寻求答案。答案有正误之分,有好坏之别,有时又不止一个。有些人,为了获取答案,穷其一生;有些时候,获取答案的过程比答案本身更有价值……
请以“答案”为题目,写一篇文章(60分)。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权威解读
考生看到这一题目后会有熟悉、亲切之感,写作容易上手,有话可说。但《答案》这一全命题较之往年也有新变化,即它的提示材料不再选用所学教材,而来自学生的学习体验,“试卷上,我们填写答案”,身处考场的考生正在洋洋洒洒写着答案,容易触景生情,亲切感和共鸣感与之俱生。当然,这还需要考生透过字面意思去深刻理解,不能就字面答案而写答案,在给考生提供较大的发挥空间的同时,对一部分考生来讲,也增加了写作难度。
作文题的提示材料上讲,答案有以下几种类型:试卷上的答案、生活中的答案、人生的答案,如果只是就答案而写答案的话,写出来的作文未免在立意上缺乏应有的高度;而如果一味地探究人生的答案,写出来的作文未免又会流于空泛。最好可以由实到虚,比如从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某件关于答案的事情写起,再进行议论或抒情,谈谈有关的观点或看法。当然,答案不一定就是结果,答案的表现形式很多,有时也以那个寻求结果的过程作为内容。
写作形式既可以以小标题形式组合文章,也可以给过往的自己写封信,谈对答案的理解及其所折射出的成长过程,还可以写自述型的文章等等。
考生可以从以下幾方面立意:1. 以人生为写作对象,着重写追求答案的过程;2. 答案本身并不重要,但过程尤其重要;3. 平面角度展开来写,谈一谈当今世界某一问题;4. 立体角度展开来写,历代先贤哲人为寻求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的答案而殚精竭虑。
满分作文
答 案
○一考生
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有趣而又令人费解的故事:
一位小学生在完成家庭作业时遇到了这样一通简答题:“雪化了之后会变成什么?”这位小学生略作思考,就在作业本上信心十足地写下了“春天”这两个字。
发作业本时,这位小同学兴冲冲地去领作业本,当他看到老师在“春天”两个字的上面划了一个大大的红叉的时候,他垂下了脑袋。
他问老师为什么,老师严肃地说:“应该填‘水才行,‘水才是唯一的标准答案。”
不知道你听到这个故事之后有什么想法,我真的感慨颇多。且不说这位老师的批语及解释对与否,我只是想对这道简答题的答案做个分析。
不难理解,无论是从物理学的角度看,还是从人们的生活常识看,“雪化了变成水”都是不容怀疑的,与客观实际非常相符,这也许就是包括老师在内的部分人把它作为“唯一的标准答案”的根本缘由。只要你的答案与“标准答案”不符,你就错了。试想一下,雪化了就只能变成水,真的没有其他答案了吗?我看并不一定!它完全可以变成水蒸气,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升华就是这个意思,你能说“水蒸气”这个答案不对吗?当然,小学生还没有学到这一知识,那又另当别论了。
实际上,“雪化了变成春天”这一说法充满了想象力,文学意味尤浓。试想,冰雪融化、草木萌发,这不正是冬去春来的鲜明标志吗?伴随着雪的融化消失,五彩缤纷的春天就悄悄来到了人间,人们的第一感觉可不就是春天是由雪融化而成的吗?拓展开来,我们还可以给出许许多多的答案:雪化了变成嫩嫩的小草;雪化了变成春花烂漫;雪化了变成高飞的风筝;雪化了变成……显然,这种种答案与“雪化了变成春天”这个答案的说法一样,不仅是人们想象的结果,而且富有诗情画意。
无数事实证明,决定事物正确答案的不是那些传统观念,也不是我们的主观臆断,而是我们观察事物的不同角度和事物本身的发展变化,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所以说,任何事物的正确答案绝对不止一个。
满分理由
文章围绕着“答案”这一话题,从人们常听说的一个故事入手,阐述了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主题。故事简洁有趣,通俗易懂。文章层次清晰,一环紧扣一环,逐一推进,观点明确。
小作者巧妙运用设问、排比、反问、引用等修辞手法,使得语言鲜活亮丽,表现力、说服力极强。结尾用语简洁,铿锵有力,照应前文,主题鲜明而突出。
满分作文
答 案
○一考生
“为什么练书法这么难啊?谁能给我一个答案?”我再次抬眼看到那一张张歪歪斜斜的书法作品,恼羞成怒,索性一把将它们撕了个粉碎。发完脾气,我瘫坐在一旁的椅子上。
我上小学时,母亲和其他家长一样,抱着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态,给我报书法兴趣班,于是我走上了这条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练书法之路。
我的辅导老师是一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在我们县城小有名气。他从最基础的握笔姿势教起,一丝不苟,从一笔一画开始训练,循序渐进,耐心细致。我顺利地度过了学书法的启蒙阶段,但是几年过后,我的书法水平停滞不前。为此,我大发雷霆,苦恼不堪,实在想不通解决问题的答案在哪里。
终于,一丝灵感袭过我的心头——放弃,这个令人胆怯的词语。我不敢想,如果真的放弃,妈妈对我的期望怎么办?老师的耐心辅导何以回报?而我这几年的心血也将付之东流。有没有其他方法能帮我摆脱困境呢?带着疑惑,我斗胆走向老师。
看着面带笑容的老师,我心情放松了许多,坦然地讲述了心中的疑惑,并提出了那些疑问。老师让我坐在他的对面,耐心地听完了我的想法。他沉思了一下,忽而严肃起来:“你真是太令我失望了!学习书法本身就是一件苦差事,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难道你认为,不吃苦中苦就能成为王羲之那样的大书法家吗?况且,你的基础并不差,也有一定的成绩,千万不能放弃啊!”忽然,我从老师的眼睛里看到了一道亮光,那是期盼和希望,也是不舍和气愤!老师缓了缓语气,告诉我:“我虽然无法告诉你一个明确的答案,但我可以送给你一句话——要想取得骄人的成绩,必须要付出不懈的努力。你的路才开始,自己去寻找答案吧!记住,轻言放弃是不会有前途的!”
回到家坐在书桌旁,老师那铿锵有力的话语,字字珠玑,在我耳边一直回荡。痛定思痛,我终于悟出了令我疑惑很久的那个答案:学习书法,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有坚持不懈的毅力。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只有经过不懈的努力,才能奠定成功的基础。一定要耐得住性子,坐得住板凳,熬得住时间,才能不辜负自己的努力!我顿时豁然开朗,仿佛见到了雨后的彩虹。
看着老师那工工整整的示范字,我重新拿起了毛笔,这支笔似乎变得比以往轻巧了许多,蘸足了墨汁,我在宣纸上尽情挥洒……
满分理由
文章围绕着探究“答案”展开,主题鲜明而突出。开篇创设情境,大大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结尾在照应前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升华了主题。
主体部分按照时间顺序行文,脉络分明。故事記叙感情真挚,语言清新而有韵味,材料详略有致,重点突出。
病文诊断
答 案
○一考生
任何事都有答案,我们在做事时时刻在寻找答案;每道题都有答案,我们在学习中时刻在寻找答案。(应添一句“其实,某种意义上讲,寻找答案的过程也是答案本身”才能更好地总起全文)
那是深秋的一天,天下着稀稀沥沥的小雨。书桌前的我正在苦苦思考。五分钟悄然逝去,没有一点头绪。这道题不知是老爸在哪本奥数书里找的,看样子难度确实很大。我百思不得其解。(描写不够细腻)
高度紧绷的神经让我有些烦躁,原本兴奋至极的大脑也一下子松弛下来。我想换换脑袋,试图把思维归零,重新审视这道题目。干脆就把这道奥数题搁置一边,用力揉揉又涨又酸的眼睛。为了这道奥数题,我已经精疲力尽,就差肝脑涂地了。
“这到底是什么题?好让我费力劳神啊!”我心中暗自抱怨。(心理描写可再丰富些,比如这样写:斜视了一眼那道无辜的奥数题,总不能罢工吧,这是“头儿”亲自布置的艰巨任务,要是不完成恐怕……我不敢多想。)
稍作休息之后,瞬间清醒的大脑又要挂上高速挡,开足马达,我再一次审视那道题,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搜索看似可能的线索。(可详细写一些解答过程)
心里正想着,手中的笔已开始在草稿纸上写起来。突然,我豁然开朗,思如泉涌,这不就是上周才学过的做题技巧吗?虽然又遇到了一两个的小难关,但还是被我一一解决了。最后,我顺利地将题解答出来,心中不免洋溢出一些小自豪。这时,胃开始抗议了,我有意无意地看了看钟表,呀!这道题足足花费了我一个多小时啊!还好,最终完成了任务。
升格指导
本文记述了作者寻求一道奥数题答案的过程,结构完整,层次较清晰,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1. 首段总起全文有失恰当,应该在段尾添加一句有“过程也是答案”之类的语句。
2. 解答过程应该写得再充实一些。
3. 文章结尾可以添加类似“寻找答案重要,寻找答案的过程更为重要。这一过程本身也是答案,这一过程往往是艰苦的,同时也是收获的、成长的”这样的语句,这样既照应开头,又能升华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