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测试命题的“GPS”视角
2018-10-15丁宏喜
丁宏喜
长途旅行使用GPS(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导航,通常是先设定目的地,再规划路线。目的地和路线保持一致性,才能避免南辕北辙。如果把阅读教学比作书山学海里的一次长途旅行,那么什么是阅读教学的GPS?笔者认为,阅读测试就是阅读教学的GPS。但是传统的阅读测试命题并没有像使用GPS一样,先设定目标,再规划路线,而往往是命题者先找来阅读材料,然后根据材料和个人经验命题,题型五花八门,有时几条题目测的是同一种阅读能力,其他能力被忽略或遗漏,有的甚至测的不是阅读能力。这种做法就是盲目规划路线,再循路线定目标,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是哪儿,这样就导致阅读测试的效度、信度和区分度都有所欠缺。事实上,阅读测试的“GPS”功能一旦紊乱,往往导致一线阅读教学无所适从。笔者试结合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的命题经历回答阅读测试的三个问题。
一、测什么?阅读能力的要素分析
阅读教学是用课文教课程,同理,阅读测试也应该是用短文测课程。《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分学段设定了阅读教学的目標和内容,阅读测试就是以阅读材料为“例子”,测试学生掌握这些“目标和内容”的程度。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项目组依据课程标准将阅读能力划分为四个构成要素:提取信息、形成解释、整体感知、解决问题。在命题之初即制定《双向细目表》,规定每道题目的测试目标和能力层次,避免命题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以某市2016年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试卷为例,短文是《植物之间的“爱恨情仇”》 (短文详见《中华活页文选·小学版》2015年第4期),命制的题目是:
1. 下面两种植物不是好朋友的是:( )
A. 月季和大蒜
B. 紫罗兰和葡萄
C. 高粱和芝麻
D. 连线草与萝卜
2. 文中加点字“它们”指的是:( )
A. 洋葱
B. 胡萝卜
C. 洋葱和胡萝卜
D. 所有植物
3. 下面句子能概括本文主要内容的是:( )
A. 有些植物不能同时食用
B. 植物之间“爱和恨”是感情的表现
C. 有些植物种在一起,相互得益
D. 研究植物的相生相克,有利于科学种植
4. 奶奶准备在菜园里种一些蔬菜,下面布局最科学的是:( )
A. 把黄瓜和番茄种在一起
B. 把洋葱和胡萝卜种在一起
C. 把黄瓜和洋葱种在一起
D. 把番茄和胡萝卜种在一起
这四道题目分别测试学生提取信息、形成解释、整体感知、解决问题等四种阅读能力,命题针对性强,考查意图明显,有限的试题中融入了多元的阅读能力测试,提高了测试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二、用什么测?阅读材料的科学选择
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提供足够的背景资料,可以组织讨论,启发学生思考,使他们由不知到知;阅读测试则没有这样的条件,学生只能在规定时间内独自解读材料,所以阅读材料的类别、长短、深浅都会影响到测试结果。为了选出科学合理,易于测试四种阅读能力的阅读材料,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项目组对阅读进行了分类,设置了三种阅读情境:
情境一,为获得文学体验而进行的阅读。主要以文学性文本(童话、寓言、小说、写人记事的散文等)作为测试材料,关注学生对作品内容的整体感受,对作品中形象、情感、语言的领会和理解,以及对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理解和评价。
情境二,为获取信息而进行的阅读。主要以说明、解释性的文本(常见的说明事物事理的说明文和科学小品、简单的议论文、新闻报道等)作为测试材料,关注学生对主要事实、观点的把握,对概念、原理、事物特征等的理解和解释。
情境三,为完成任务而进行的阅读。主要以实用性文本(产品说明书、广告、表格、票据、地图等)为测试材料,关注学生从文本中获取相关信息,并利用获得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
这样的分类基本上涵盖了学生在阅读活动中接触到的所有阅读材料的种类,命题中兼选三种阅读材料,既符合学生真实的阅读生活,也能准确反映学生的阅读能力。近几年,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阅读命题基本上都是选三篇阅读材料,一篇是文学性文本,一篇是说明性文本,还有一篇是非连续性文本。这样的选文组合将材料的选择和能力的检测贯通起来,不同类型的文本测试学生不同的阅读能力,增强了质量监测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同时,注重材料的新鲜感,坚持命题的原创性,不从教辅资料中选择阅读材料。选出来的阅读材料还要放在互联网上搜一搜,如果已有相似习题也不用。如前文所言,材料无非是个“例子”,阅读能力才是测试的目标。
三、怎么测?阅读题型的组合设计
题型设计直接关系到阅读测试的质量,理想的题型组合应该是“选择题+少量主观题”。在多次命题的实践中,笔者体会到主观题不仅可以考查学生阅读能力,还能考查学生组织文字能力。选择题可以通过加大干扰选项迷惑度的办法来加大难度,也可以使干扰选项错得离谱一点,让学生一眼就能看出错误,从而降低难度。题目与题目之间还可以组成一个有机的系统,相互参照,借助前面试题的解答为后面的难题做铺垫和渗透。题型的这些组合设计,有助于甄选出善于学习、反应灵敏的学生,从而提高测试结果的区分度。
阅读测试题的题干设计也很有讲究,要多使用第二人称“你”,缓解测试那种严肃、紧张的氛围,使答题过程变成师生对话过程。如果使用了学生不熟悉的词语,或者问题设计模棱两可,学生不能正确理解题干,答题势必出现偏差。这时候,试题所考核的就不是阅读能力而是对题干的理解。另外,大多数题目都是要求学生选出正确的选项,如果有题目要求学生选出错误的一项,在题干“错误”的下面要加着重号,以提醒学生注意,防止学生由于思维的惯性而没有及时意识到这种转变。
总之,阅读能力类似GPS中的“目的地”,阅读材料的选择和阅读题型的设计类似“GPS”中的“路线设计”,只有目标与路线一致时,我们才能准确监测学生学业质量,才能为一线阅读教学指明方向。
(作者单位:仪征市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