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国粹京剧的桥梁
2018-10-15刘丽丽李明明
刘丽丽 李明明
摘 要:全面复兴传统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高校的英语和翻译专业中国文化课程同样肩负着这个重任。弘扬国粹京剧,复兴传统文化是时代赋予高校英语和翻译专业中国文化课程教师和学生的自觉担当。
关键词:复兴传统文化;京剧;英语;翻译;中国文化课程
京剧,被誉为中国的“国粹”,有着传承几百年的历史。生旦净丑、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化妆、服饰、唱腔……每一项都是博大精深。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中国文化“走出去”国际视野的进一步展开,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京剧感兴趣,甚至不远万里来中国学习京剧。全面复兴传统中国文化的呼声越来越高,这样一来,在高校,尤其是英語和翻译专业的中国文化课程中,就要培养学生的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把京剧文化用英语推送出去。
京剧里很多的专业词汇,需要汉语的进一步解释,把这些用英语翻译出来,更需要教师和学生对汉语、英语及其相关的文化背景非常熟悉。于是,在高校英语专业翻译专业的教学中,教师就需要辅助大量图片及视频,结合汉语讲解具体的京剧文化。下面就简单谈谈中国文化课堂英语推介京剧的一些方法与实例。
一、京剧历史的翻译
京剧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后半叶,为了庆祝清高宗乾隆皇帝的寿辰, “四大徽班”进京,徽调汉调和其他地方戏曲剧种的深度融合,形成了一个新的剧种——京剧。在讲授这部分历史中,需要注意的是,“徽班”的英语表达,英语恰好有演出团、剧团troupe这个词,就可以直译为Anhui Opera Troupe,提到陕西秦腔时,还要注意陕西的英语是Shaanxi(为了和山西Shanxi区分开)。
二、京剧行当的翻译
京剧中的主要行当为生、旦、净和丑。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熟悉这四个行当内涵,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讲授时,需要用汉语先给学生解释一下具体的含义,再翻译成恰当的英语。生,是指中国戏曲舞台上的男性角色(因为也有像孟小冬这样舞台上女扮男装的坤生);旦,则是舞台上的女性角色(有梅兰芳这样舞台上男扮女装的乾旦);净,需要勾画脸谱的男性角色;丑,舞台上搞笑的丑角。生、旦、净、丑名下,根据人物的年龄、身份、性格又细分出很多细类。比如,生,分为老生(带白色或者黑色的胡须)、小生、武生等。辅之具体角色的图片,学生能清楚的领会到意思。根据舞台特征,可以翻译为:
老生Lao Sheng:Elderly Men Roles
小生Xiao Sheng:Young Man Roles
武生Wu Sheng:Warrior Man Roles
再比如旦,大致可分为青衣、花旦、武旦、老旦、刀马旦。根据舞台特征,可以翻译为:
青衣Qing Yi:Demure Women Roles(Demure意为端庄的)
花旦Hua Dan:Young Women Roles
武旦Wu Dan:Military Women Roles
老旦Lao Dan:Elderly Women Roles
彩旦Cai Dan:Comic Women Roles
三、京剧流派的翻译
京剧生旦净丑各个行当,根据京剧流传地区、唱腔等,都有自己的很多流派。对于流派,就直接用school来表达即可,如梅派,Mei School,在介绍该流派的代表人物,视频观看这个流派的代表性剧目节选。而谈及著名的“四大须生”时,在翻译时,用Si Da Xusheng:Four Great Bearded Men Roles,突出了beard“须”(胡须)。
四、京剧兵器的翻译
京剧舞台上,很多慢女演员的武将角色都有符合自己身份的兵器。这些兵器在中国的汉语中有很多字词还形容,在翻译为英语时,要再加以描述。比如,道具“刀”就不能直译为knife,而要用broad sword,“枪”也不能直译为gun,而时用spear。
五、京剧剧目的翻译
京剧的剧目很多,长篇的舞台戏又分为很多出折子戏。除了现代京剧,很多传统京剧都和中国的历史、古代文学、民间传说神话等有联系,用英语推介这些剧目时,时间允许的前提下,必须要汉语和英语结合,介绍相关的故事背景。
例如,用汉英直译方法翻译《白蛇传》,英语为The Tale of the White Snake,意为白蛇的故事,《牡丹亭》直接翻译为Peony Pavilion。但是在背景介绍文本和材料中,要交代出大致的情节和角色。而有些剧目的标题,需要用增译法,如《铡美案》,在原有汉字基础上增加人物“陈世美”的名字,译为The Execution of Chen Shimei。对于《打金枝》这出戏,“金枝”指的是皇帝的女儿“金枝玉叶”公主princess,这样,翻译时可以借鉴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的喜剧《驯悍记》(The Taming of the Shrew)用法,译为The Taming of the Princess,加之剧情的介绍,西方人能很容易理解剧目的意思。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高校的英语和翻译专业中国文化课程,同样肩负着这个重任,中国的京剧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课堂讲授和学习中对京剧文化学习是教师和学生的使命,也是促进对外文化交流的一个窗口,虽然这是一个需要持续研究的话题,弘扬国粹、复兴传统文化却是时代赋予高校英语和翻译专业中国文化课程教师和学生的自觉担当。
参考文献:
[1]曹广涛.英语世界的中国传统戏剧研究与翻译[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贾立平,何磊磊.传统京剧翻译策略选择与应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6)
[3]毛发生.京剧术语翻译及其方法[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