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视域下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体系的构建
2018-10-15何林智
何林智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标志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需要,我国改革了大学大学生统招统分的做法,试行双向选择的自主择业的就业创业政策。在大学生就业创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各高校意识到加强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开始建立就业创业服务机构,强化就业创业指导方面的教育和服务。
关键词:新常态;高校;就业创业
如何改进和转变现有的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模式,使高校就业创业指导体系与市场经济体制顺利接轨,以应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创业形势和就业创业压力,已是摆在高校就业创业指导部门面前的一个首要问题。只有构建完善的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及时把握社会需求,同时根据市场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和把控,真正培养适合市场需要的人才,这样才能真正助推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同时,加强学生的就业创业指导,积极引导学生去基层,去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地方工作,或者到人才紧缺的岗位就业创业,还将有利于实现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
一、在市场导向下,以政府为主导,加大对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的支持
(一)制定大学生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规范就业创业市场
首先,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政策的实现需要相关的法律作保障。我国实施市场经济体制时间还不长,相关的法律制度还不健全,反映到就业创业方面,表现在大学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创业协定法律约束表面化,由于大学生本身缺乏社会经验,法律意识单薄,在签订就业创业协议或者合同时,容易出现权力和义务的不对等性,这种不对等性在工作中会日渐显现,导致出现法律纠纷。
其次规范大学生就业创业市场。从当前的情况看,缺乏有效的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存在不少隐患。有的主办方为达盈利目的,对招聘单位的信息不加任何考察和核实。部分招聘单位名义上吸纳人才,实质上则是以零回报的方式获得大学生上当受骗的事件屡见不鲜。
(二)政府制定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创业扶持政策
对于大学生创业制定扶持和援助政策,对大学生创业进行相关援助。这些援助必须对创业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对于大学生创业提供优惠贷款,减免税收的优惠政策。近年来,各地县政府纷纷制定大学生的优惠政策,在税收、资金、管理等方面支持大学生就业创业创业。在企业注册登记方面手续更加简化,各级工商部门设有绿色通道,大学大学生优先登记注册。各地设立大学生园区、高新技术园区帮助大学生就业创业创业。在税收方面,大学生登记注册免收1年个体户登记费、管理费、各种证书费。在金融贷款方面,简化贷款手续,给与利率优惠。制定更多的优惠政策扶持大学生就业创业创业,会给大学生就业创业创业开辟一片新的天地。
(三)制定校企合作的优惠政策
政府应该制定、完善职业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政府、企业、学校在职业教育中的责任、权力和义务。鼓励企业和学校进行校企合作方面的改革与创新。明确政府部门在校企合作中的监督与评价作用,尽量为校企合作安排充足的资金,购买实习设备,建立高质量的实训基地,为校企合作提供大量的信息与资源;制定校企合作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给予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以社会荣誉和税收优惠,给予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管理人员和专家以社会荣誉和物质奖励,保证学校和学生在校企合作中的利益,督促学校进行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对各学校校企合作进行量化考核与评比,将校企合作作为考核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建立起校企合作的新环境,实现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
二、建立以高校为中心的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
(一)建立高素质的就业创业指导队伍
高校应该建立专门就业创业指导教师队伍,建立合理的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学院应加大师资培训力度,使职业指导教师能接受系统的理论和实践培训,并能通过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获得职业指导师资格,持证上岗。另一条途径就是让企业的领导和高管参与到就业创业指导中来。让指导教师了解就业创业形势,把握就业创业市场规律,对用人单位信息进行分析整理,根据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全面认识,让职业指导教师科学的知道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在各系配备专职职业指导教师。通过他们对在校生和大学生进行就业创业指导和求职培训,开设相关课程和专题讲座,帮助大学生学习应聘知识。
(二)建立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体系
高校应根据社会需求和就业创业需要,创建就业创业创业课程指导体系。一是设立就业创业指导课教研室。负责管理该学科的教学工作,负责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计划和组织实施,负责该课程教学检查和测评。组织人员编写就业创业指导的教材,任课教师规划该课程的教学计划。二是明确教学内容,加快教材建设。对于就业创业指导的教育教学必须明确以下几点教学内容:就业创业政策的指导;就业创业法规的教育;就业创业理论的传授;就业创业观的教育;择业知识技能教育;就业创业心理的教育;就业创业信息网络的构建等等。不同年级设置不同课程。还应该注重开发实践性应用性课程教材。三是改进教学方法。应该多采用典型案例剖析,有条件的可以神父到企业一线,用生动的事实来感染学生。四是加强课程教学的质量监控和保障。要求认可教师严格按照教学计划进度要求来做,完成教学内容的传授,组织课程教学的考核考试测验等。五是加强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教学研究。对于就业创业指导的研究要和课程的教学结合起来,这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既利于科研,有利于教學。六是职业规划指导教师可以通过座谈会、报告会等形式向在校学生介绍往届大学生求职经验和教训以及就业创业应减少和规避的风险,向学生提供真实可靠的就业创业信息。
(三)建立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信息档案库
首先,建立大学生职业测评体系。高校应该选择权威的职业测评工具,指导帮助学生完成科学的职业测评,正确的看待测评结果。职业测评可以作为一个参照系,但是真正职场的成功,还主要依靠个人的努力。就业创业指导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测评认识水平,帮助学生提高对职业测评的把握,选准自己的人生方向。职业测评的结果应该记录到信息档案库,进行动态的管理。其次,大学生信息档案还应该记录在校期间的信息情况,比如所学专业,课程成绩,平时表现等。除此之外,还应该记录大学生的职业意向等情况。再次,记录大学生毕业就业创业去向,市场开发与信息技术部将有效的就业创业需求信息通过各种途径及时、完整地向学校传递并及时发布,通过就业创业信息网将用人单位分布情况发布以备大学生和就业创业工作人员查考。最后,建立大学生的跟踪调查档案。高校应该建立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回访制度,并将回访的情况如实的记录下来,建立大学生就业创业市场拓展情况档案库。
(四)拓宽就业创业信息渠道,打造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平台
拓宽大学生就业创业渠道实现大学生顺利就业创业非常重要。各高校建立就业创业服务网站,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信息服务。组织开展大型招聘会,为大学生就业创业铺路搭桥。与企业开展合作,进行校企合作。积极引导,鼓励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创业。开展就业创业指导讲座,提高求职技巧,有效缓解大学生就业创业压力。
三、建立以大学生为中心的职业指导全程化体系
(一)加强大学生入学阶段的职业指导,选择合乎自身发展的专业
对于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指导并非从学生毕业的时候开始的。高中完成基础教育后,对于职业的选择就开始了。这是学生职业选择的最关键时期。在我国,一般是家长或者老师进行简单的咨询,并没有固定的机构和人员来对学生进行专业化的指导。以至于很多学生在读自己的专业时,还不知道将来自己要从事什么工作。选择高校就业创业部门的教师在高考前对学生进行职业的宣传和指导是最合适的办法。各地招生部门也可以建立专业的职业指导部门,为学生做职业指导。政府也可以鼓励社会一些企业,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
(二)加强学生技能的培养,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核心竞争力
高校应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的挑战,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进行课程改革,以期符合市场需要,实现课程内容、课程结构的实用化與操作化,主动与市场接轨,这样,高校培养的学生就能够做到产销对路,学生就业创业难问题也就能迎刃而解。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加强与当地企业的联系以服务区域经济为目的,科学规划专业及相关课程设定。加大高职与企业合作的相关课程建设与改革工作。
(三)加强高校大学生毕业就业创业指导,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首先,要改变精英意识,在大众教育背景下,社会需要的是各行各业的技术和实用人才,而不是过去计划经济时代“包当干部”政策。这就要求大学生要改变“非事业单位,非高薪不去”的心态。其次,改变“一次求职,受益终身”的观念,树立“先就业创业,后择业”的理念。对于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而言,对岗位职责要求、工作胜任能力均有一个适应调整的过程。大学生希望通过一次求职将工作能力和工作岗位达到最大程度的融合是不容易实现的。我们应该清楚的看到,职业是可以改变的,就业创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最后,大学生要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就业创业竞争力。大学生应主动走向就业创业市场,洞察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只有做到自身素质和市场需求相符,才能增强竞争力。除了过硬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有人际交往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样才不至于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所淘汰。
参考文献:
[1]金忠,陈云慧.浅谈高校辅导员在就业创业指导中的作用[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2.
[2]江俊.完善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思考[J].科教导刊,2011.12.
[3]董怀军.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途径探析[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