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小尾巴”
2018-10-15丁振东
丁振东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安排了一组成语故事(《自相矛盾》 《滥竽充数》 《画龙点睛》)和一组《伊索寓言》 (《狐狸和葡萄》 《牧童和狼》 《蝉和狐狸》),我在教学《伊索寓言》第一课时时,以《狐狸和葡萄》为例,抓住伊索寓言直接揭示寓意的“小尾巴”,让学生感受“不一样”的寓言、“不一样”的狐狸和“不一样”的寓意。
一、比较质疑,“不一样”让思维发生
1. 不一样的狐狸。本册“我阅读 我快樂”推荐阅读的正是《伊索寓言集》,月初已布置学生自主阅读,课前由一条狐狸尾巴切入,交流《伊索寓言集》中有关狐狸的故事,让学生初步感受不同故事中的狐狸形象是不一样的。热身之余,也开启了“不一样”的《伊索寓言》教学之旅。
《狐狸和葡萄》的精彩正在于故事中人物的矛盾之处,即狐狸的心口不一:嘴上说“这些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而它的表情、动作无不证明葡萄并不酸,甚至还很甜。抓住这一“破绽”,让学生或圈或画,再充分交流,启发学生通过想象将故事变得丰满起来。瞧,有的学生将葡萄变作紫莹莹的玛瑙,有的学生想象出狐狸各种尝试后功亏一篑的“傻样”,有的学生在狐狸“边走边回头”中品出了它的不甘心……从“不一样”入手,生成矛盾,激发活力,激活思维,由“言”即“意”也就水到渠成了。
2. 不一样的寓言。从读故事到讲故事,我用语言还原情境:伊索寓言最早是讲给奴隶听的,一天,干完活,奴隶们又围着伊索。其中一个奴隶说:“嗨,伊索兄弟,给我们讲个故事吧。”伊索想了想,说:“好吧!我就给大家讲一个狐狸和葡萄的故事……”小伊索们,你能不看着书讲一讲这个故事吗?
创设这一情境既是因为伊索寓言起初的传播形式为口耳相传,“卷入”故事有利于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更是将伊索寓言的受众对象——奴隶留在学生的浅意识中,为后面比较中国古代寓言与伊索寓言的不一样埋下伏笔。
与刚刚学过的《自相矛盾》比较,学生发现了中国古代寓言与伊索寓言揭示寓意的方式不一样。与故事中套着故事的《鹬蚌相争》比较,学生讨论出两种寓言揭示寓意方式不一样的原因所在,即寓言的受众对象不一样。当然,原因绝不是这么简单。不过不要紧,这正好打通了课堂内外,拓宽了课堂的外延。
以上两处比较,我只提供学习材料,问题由学生发现,答案由学生讨论,学生不仅答得有广度,问得更是有深度。
二、回溯探究,神奇的“尾巴”让元认知发力
1. 狐狸的大尾巴。(屏幕展示绘有一条黑白两色狐狸尾巴的《伊索寓言》封面) “瞧,你第一眼看到了什么?”“这是谁的尾巴?”“这条大尾巴都出现在书中的哪些故事里?”
一条黑白两色的大尾巴让学生走进了有趣且“有理”的《伊索寓言》,是不是很神奇?为了上好这一课,笔者课前搜集了各种版本的《伊索寓言》,近乎“功利”式的阅读的确带给我不少“底气”,也给课堂带来了“灵气”。
2.“伊索”的“小尾巴”。“伊索仅仅是在讲故事吗?” (了解伊索寓言由两部分组成:故事+寓意) “中国古代寓言也讲求道理,它们揭示寓意的方式一样吗?”“你看,伊索寓言有一条直接‘揭示寓意的‘小尾巴。看来,封面上的这只尾巴不仅是狐狸的尾巴,还代表着伊索寓言的寓意啊。”
比较《狐狸和葡萄》和《自相矛盾》,“伊索”的这条“小尾巴”就在不知不觉中露出了马脚。
“虽然中国古代寓言也有直接揭示寓意的,不过,伊索寓言的这条‘小尾巴实在是太明显了。看着这条时隐时现的‘小尾巴,你有没有什么新的疑问?”
学生借助这条“小尾巴”,提出了很棒的问题:为什么伊索寓言有“尾巴”,而中国古代寓言很多没有“尾巴”?你是怎样发现课文里这个小秘密的?
顺着这条“小尾巴”,学生自主探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研究性学习……顺着这条“小尾巴”,引导学生对自己发现的过程进行一次理性的回顾,总结出经验,给自己或者别人以启发,这就是对元认知认识的策略。
“这只狐狸无奈地离开了,可狐狸和葡萄之间的故事却没有结束,之后又陆陆续续来了十七只狐狸,想知道狐狸和葡萄之间又发生了什么故事吗?课后,可以读一读《十八只狐狸吃葡萄》的故事。”
(作者单位:南通市北城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