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词句,大魔力
2018-10-15刘翠艳
刘翠艳
《语文教学参考用书》中经常出现这样的话:教师不必一一详细讲解,而要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己的理解感悟中有所发现,有所体会。的确如此。《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读者个性化的行为,阅读的过程是富有创造性的过程。”阅读教学是为了引导和帮助学生阅读,老师对课文的解读,不能代替学生的阅读与理解。若要想拥有自己对文本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必须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语文课正是学生培养阅读能力的主阵地。那么,如何培养这种可贵的能力呢?面对异彩纷呈的语文课堂以及语文教学研究,该何去何从呢?
一、回归本意,历练思维的准确度
一篇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隐藏在语言文字的背后。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理应引导学生自己体会、感悟文章的中心,在朗读、讨论中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
《鞋匠的儿子》这篇文章中,林肯在参议员面前发表了三段饱含深情的演讲。关注这些语句,可以逐步深入地认识故事的主要人物——林肯。学习时,学生透过语言文字,经过思考,如教学预设的一样,对林肯的形象形成自己的初步感受。尤其是林肯面对态度傲慢、自持上流社会“优越的人”的嘲讽表现出的机智,更是令他们佩服得五体投地。他们认为林肯给了参议员们有力的回击,大快人心。可是事实上,这篇文章通过三段演说词展现的是林肯的宽容大度、襟怀坦荡,若理解为“还击”,显然和文章的主旨有出入,不大妥帖。如何帮助学生纠正略有偏颇的认识呢?围绕“我一定会永远记住你的忠告,我永远是鞋匠的儿子”这句话中的“忠告”一词,引导学生细细辨别,“忠告”这个词本意是诚恳地劝告,追问文章中“你认为参议员的那番话是对林肯忠告吗?在你看来,是什么?”“在林肯看来,‘忠告是告诫自己什么呢?”“林肯为什么能这样理解那位参议员的‘忠告呢?”如此一分析,林肯的可贵品质渐渐浮出文字,他的高大形象已然矗立在学生心中。
这样的关键词句,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阔、活跃的探究平台,在有目的的自主阅读活动中深化人物的形象,同时提升学生的探究性阅读能力。
二、迁移生活,带来情与情的交融
一部乐曲有它自己的主旋律,一篇文章表达着作者强烈的情感倾向,或爱或憎,或喜或悲。学习文章时,除了把握文章内容,更要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文章中的关键词句鲜明地传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研读的过程中,有利于学生体验文本的情感。
熟悉了《姥姥的剪纸》这篇文章后,姥姥心灵手巧、勤劳善良的品质深入学生的内心。追本溯源,作者笑源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呢?除了表现姥姥的这些特点外,他要倾诉的是难以割舍姥姥对自己那份浓得化不开的爱。文中花了大量笔墨写姥姥的剪纸,只因为剪纸是姥姥对他爱的载体,剪纸是姥姥和他之间情感的桥梁。这份如此美好的情感,如何才能感染“小读者”们呢?文中的“耍赖”“缠”等词语贴近生活,迁移到他们的生活经验中,回忆自己耍赖时的情景。一番交流后回到文中,咀嚼关键文字,嚼出味道,学生们仿佛走到了作者和姥姥的身边,走进作者回忆中那个密云多雨的盛夏,感同身受着姥姥对作者那份浓浓的情。
这“情”字成了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文中的情、文中的境变成学生的情、学生的境,学生完全进入课文佳境,得到情感的熏陶、心灵的洗礼!
三、引发质疑,指明探究的方向
古人说:“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如果读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什么疑问也没有产生,什么问题也没有发现,平平常常就读完了,那么到底读进去多少,真的无法判别;反之,如果产生一大堆疑问,让你欲罢不能,想去探个究竟,相信阅读收获一定不少。很多时候,疑问的产生往往源于文章中某个词或者某句话,任何语句都有可能存在极大的价值。
《青海高原一株柳》这篇文章的第二自然段这样写道:“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神奇”一下子抓住读者的眼球。初步读了文章后,便有学生提出“为什么说青海高原上的一株柳很神奇?”这样的问题犹如文章中的“纲”,纲举则目张。围绕这一问题展开研读和探索,体会到的是青海高原恶劣的环境里,这株柳树生长下来,长得枝繁葉茂、生机盎然的惊奇,逐层深入下去,由表及里,感悟到的是它用绿色装扮高原,向人们展示生命光彩与力量带来的心灵震撼。“神奇”一词犹如黑暗中的一束光亮,指引着思维向纵深行进,层层疑云迷雾随之消失。
语文文本有时是寓意深刻的故事,有时是饱含深情的诉说,有时它会是一种情绪,有时它又是一种感性。揣摩那些看似平常的词句便能够唤醒一篇篇沉睡的文本,打破学生思绪的平静。看似微不足道的星星点点火花,绽放出的是流光溢彩,焕发出的是活力四射的课堂学习。潜移默化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强了,对语言文字的感觉有了,领略到的是语言文字的魔力。
作者简介:江苏省兴化市第二实验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