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要在“用”字上下功夫

2018-10-15沈月兰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阿炳二泉映月琴声

沈月兰

通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旧版与修订版的比较发现,修订版中有许多关键词,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关键词是“运用”。从中,我们应该读懂这样的内涵:开设语文学科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发展语言素养。所以语文教学要切实加强语言训练,在语言运用上下大功夫,花巧功夫。

一、熟读成诵,奠定运用之基

“读”是一项语文能力,更是一种学习方式和手段,它是语言运用的基础之石。所以,语文教师要确立“以读为本”的理念,要让学生课堂上多读,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鼓励学生多种形式的朗读,熟读成诵,细读感悟,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读的兴趣,使语言文字运用及语言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

小学阶段的孩子记忆力强,不仅记得快,而且背诵的内容不容易忘记,所以这个阶段被称为背诵黄金时间。教师要利用好这个黄金背诵时间,讓学生多阅读,多背诵,积累丰厚的语言。如利用课前两分钟组织学生背诵古诗词,课中指导学生背诵精彩的语段,课后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的阅读等。

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更要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具体要求如下:1.要读准确,即读准字音,关注平翘舌音、前后鼻音,字字过关,字正腔圆;2.要读流畅,不漏字改字添字,不回读,不指读,以词语、词组为单位读,注意不同标点的停顿,不带朗读腔;3.要读出语文味,关注节奏,适当停顿,还包括重音、语气、语速、语调、情感的把握。

只有语文教师注重学生语言文字的积累,指导学生反复地熟记、背诵,学生才能在不断的语言积累中体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道理。词语、句子积累丰富了,才能轻车熟路地运用语言,并再造语言。

二、借助文本,学习运用之法

2017年3月,《中国青年报》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是《读了很多书,为什么语文成绩还是不好?》,此文引起了很多家长的关注。文章指出:读了很多书,而语文成绩还是不好的原因是孩子阅读时只求速度,并只关注内容情节;而那些语文成绩好的孩子,除了感受语言文字,还会品评文章表达的方法、文章包含的感情。为什么孩子阅读时只求速度、只关注故事情节呢?我想:是孩子不会读书,不知道怎么阅读;是我们语文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情况,指导学生学会阅读的方法,如遇到新的文章如何阅读,如何归纳概括……

要教会学生阅读,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掌握阅读方法,就需要语文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上借助文本,教会孩子阅读的方法。每次教新课文,教师都应思考:本文可以让学生学习什么?是获得阅读的某些语文知识,还是培养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是着力培养语感,还是侧重训练思维?是引导学生积累语言还是搭设平台指导学生迁移运用语言?是渗透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还是指导揣摩文本表达特色的方法……语文教学应关注学习方法指导,关注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培养,让学生学会阅读,学会思考,学会写字,学会交流与写作……让学生在扎扎实实学语文的过程中学会方法。

指导阅读教学时,除了要根据文体特征指导不同的阅读方法,还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指导。低年段以边读边想象为主,理性思考少些;中高年段运用边读边想象的阅读方法,逐步加入理性的“思”与“品”,咀嚼语言的深层含义,丰富意味,赏析句段、语词、修辞、写作等表达效果。

学生学习最有效、最便捷的学习方式是学会学习的方法。教师只有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钥匙,才能让学生“探知识的本源,求知识的归宿”。而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从语言文字入手,静心阅读,把握文本内容,关注语言形式,体会内在情感,获得个体体验和独特感受,领悟方法。

三、巧设“用点”,打通运用之路

掌握了阅读方法,教师还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阅读、写作等领域的教学过程中,智慧地创设多种途径,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加强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充分地学,灵活地用,在语言实践中真正学会运用,生成再造语言。

如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二泉映月》时,文中琴声与表达情怀的描写是本文所特有的一种表达方式,可以指导学生学习。

师:柔和的月光,阿炳看不见,只有淙淙的流水声萦绕在他的耳畔。听着,听着,阿炳的心颤抖起来。他拿起二胡,他要通过琴声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

(听音乐,出示课件)

师:同学们听得可真入神,人们都说:“曲为心声。”分享一下你听后的感受。

生1:听着听着,我好像看见阿炳在大雪纷飞的街头卖艺,而人们却没有给他钱,阿炳很伤心。

生2:这是一首很悲伤的乐曲,同时又很有力量。

师:课文是怎样描写《二泉映月》这首乐曲的琴声呢?请你关注第五段,找出描写《二泉映月》琴声的句子,把这些句子画出来,读一读,再圈出描写琴声的四字词语。

(生边读边画)

师:阿炳的琴声怎样?

板书:

琴声

委婉连绵

升腾跌宕

舒缓起伏

恬静激荡

师:谁来读描写《二泉映月》这首乐曲琴声的句子?

教师引导学生质疑:如果仅仅写琴声,也就这三句话,可是文中还写了很多文字,这些文字写了什么呢?请你认真读这些句子。

师:你发现了什么?(三次写旋律后,分别写出琴声中蕴含的感情)这是阿炳通过琴声所表达的……?(板书:情怀)

师:请男生读描写《二泉映月》琴声的句子,请女生读表达阿炳情怀的句子。咱们感受一下文章的语言。

师:这样的描写让你觉得怎样?

生1:句式工整,整齐,读的时候感情强烈。

生2:课文先写《二泉映月》这首曲子三部分的旋律,再分别描写这三部分旋律所表达的阿炳的情怀,结构清晰,读着这些文字,我好像听到了阿炳的心声。

师:同学们,这样的表达是《二泉映月》这篇文章特有的,也是编写教材的老师希望我们学习的。下面我们一起倾听阿炳的另一首二胡曲《听松》,你能像作者一样听出阿炳的心声吗?

(出示创作背景)

(学生倾听二胡曲《听松》)

(试着写片段。根据学生书写情况,指导交流)

生:开始,曲调明朗,乐观,随着旋律的步步走高,好像一个美好的愿望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昙花一现,一切又变得那样的沉重、悲凉,好像阿炳内心正在做激烈的斗争;最后,旋律推向了最高潮,好像千年的恩怨、万年的痛苦终于有了释放,渗透着阿炳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师:读书时,人们说,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听音乐时,一千个听者也有一千种不同的感受。所以,你的感受与别人不同是很正常的。

《二泉映月》第五段文字的描写,对学生来说是很特别的,也是此篇文章独有的特色,教师要抓住这些文字,让学生学习,品味,习得方法。各个年级的教材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编排特点、课程目标、学生的学习情况,抓住文本所特有的训练点指导学生练习,习得语言及表达方法。

“语文”就是“语言文字”,《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语用”就是“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而小学语文教材重感悟,重积累,重语用,教师要凭借这个例子使学生学会阅读,学会感悟,最终学会语言文字的运用。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车坊实验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阿炳二泉映月琴声
张帮主
永远的琴声
永远的琴声
永远的琴声
瞎子阿炳
管弦乐队构建与训练(三)——以弦乐合奏《二泉映月》的主题表现为例
浅谈高职高专音乐赏析课程教学设计的改革——以二胡曲《二泉映月》赏析为例
旋律叮咚响,泉流映月明
——二胡曲“二泉映月”演释[1]的多元化与一元化辨析
琴声记得他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