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与线粒体延长因子G1相互作用
2018-10-15赵福河焦佰海焦伯延
赵福河 焦佰海 焦伯延
272000济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科(赵福河、焦伯延);518000深圳市血液中心输血医学研究所(焦佰海)
乙型肝炎病毒 X蛋白(hepatitis B virus X protein,HBx) 是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B virus,HBV)X基因编码的154个氨基酸组成的16.5×103蛋白[1]。HBx蛋白功能广泛,可通过蛋白相互作用影响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细胞浸润和转移,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2-4]。
线粒体延长因子G1(mitochondrial elongation factor G1,EFG1)是线粒体蛋白翻译系统的延长因子,控制线粒体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OXPHOS)过程的I、III、IV和V等 4种复合体的13种蛋白的翻译[5-6]。这13种蛋白包括NADH脱氢酶 1( NADH dehydrogenase 1,ND1)、ND2、ND3、ND4、ND4L、ND5、ND6、细胞色素 b( cytochrome B,CYB)、细胞色素 C 氧化酶 I(cytochrome C oxidase I,COX1)、COXII、COXIII、ATP 合成酶 6(ATP synthase 6,ATP6)和 ATP8[5]。 研究表明,ND5、ND6、COXI和ATP8等蛋白在HBV相关肝癌患者中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基因变异[7-8];此外,在HBV相关肝癌患者组织中 ND6、CYB、COX1、ATP6 的表达均降低[9]。然而,4种复合体的13种蛋白在HBV相关肝癌患者中发生改变的具体机制及对肝细胞癌的影响尚未阐明。
本研究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yc-His(-)A-EFG1,在Huh7肝癌细胞中共表达 HBx蛋白与EFG1蛋白后,HBx蛋白与EFG1蛋白可以发生直接相互作用。为进一步阐明HBV致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剂 CytoTrap酵母双杂交试剂盒(批号:217438)购自 Stratagene公司;TaqDNA Polymerase High Fidelity(批号:11304-011)、pcDNA3.1/myc-His(-)A 载体(批号:V855-20)、Anti-myc(批号:46-0603)和 Lipofectamine 2000(批号:11668-019)均购自Invitrogen公司;限制性内切酶 Xba I(批号:1093 A)、Hin dIII(批号:1060 A)和 T4DNA 连接酶(批号:2011 A)均购自 TaKaRa公司;Anti-FLAG(批号:1346 V) 购自 Sigma公司;Protein A&G Agarose(批号:sc-2003)购自 Santa Cruz公司;Western及 IP细胞裂解液(批号:P0013)购自碧云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pENTER-EFG1(批号:CH-891028) 购自维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2 方法
1.2.1 CytoTrap酵母双杂交验证HBx蛋白与EFG1蛋白相互作用:参照CytoTrap操作说明书,将pMyr-EFG1和 pSos-HBx、pMyr-EFG1 和 pSos MAFB、pMyr-EFG1和pSosColI各300 ng分别共转化到cdc25Hα酵母,分别涂布于SD/Glucose(-UL)固体培养基,24℃培养4 d后,分别挑选3个克隆于50μl SD/Glucose(-UL)液体培养基,充分混匀后,取出4μl分别到2个SD/Glucose(-UL)固体培养基和2个SD/Galactose(-UL)固体培养基;其中1 个 SD/Glucose(-UL)和1个 SD/Galactose(-UL)固体培养基放在24℃培养4 d;另外1个 SD/Glucose(-UL)和1个 SD/Galactose(-UL)固体培养基放在37℃培养4 d。另外共转化pSos MAFB和pMyr MAFB、pSos MAFB和pMyr SB为CytoTrap酵母双杂交系统阳性对照;共转化pSos MAFB和pMyrLamin C、pSos Col I和pMyr MAFB为CytoTrap酵母双杂交系统阴性对照。
cdc25Hα酵母24℃时,酵母 Sos蛋白功能正常,酵母可以正常生长;但37℃时,酵母Sos蛋白功能异常,酵母不生长,然而如果HBx蛋白与EFG1蛋白(Gal诱导pMyr-EFG1载体EFG1蛋白在酵母中表达;Gal培养基上EFG1蛋白可以表达,并定位于细胞膜;但Glu培养基上EFG1蛋白不表达)相互作用,就可将pSos-HBx载体表达的Sos蛋白募集在酵母细胞膜上,37 ℃酵母可在 SD/Galactose(-UL)固体培养基生长;如HBx蛋白与EFG1蛋白不发生相互作用,37 ℃酵母在 SD/Galactose(-UL)固体培养基不生长。
1.2.2 pcDNA3.1/myc-His(-)A-EFG1 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以pENTER-EFG1为模板,使用上游引物: 5′-GCTCTAG AATGAGACTCCTGGGAGCTGCA-3′(下划线为 Xba I位点)和下游引物:5′-CCCAAG CT TGTTCTTGGCTTTTCCTTT-3’(下划线为 Hin dIII位点),PCR 扩增 EFG1(NM_024996)全长基因片段,以Xba I和Hin dIII酶切位点克隆于pcDNA3.1/myc-His(-)A载体。 重组载体经 Xba I和 Hin dIII双酶切鉴定并经测序证实目的基因正确无误,命名为pcDNA3.1/myc-His(-)A-EFG1。
1.2.3 HBx蛋白和EFG1蛋白在Huh7细胞中的表达:每孔接种50万Huh7细胞于6孔板,观察24 h后,pcDNA3.1/myc-His(-) A-EFG1 载 体、FLAGCMV-2-HBx载体各1μg分别转染Huh7细胞,另外转染 pcDNA3.1/myc-His(-)A、pFLAG-CMV-2 各 1 μg作为对照,48 h后,Western blot及IP细胞裂解液提取细胞总蛋白,经10%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后电转移至PVDF膜上。Western blot检测采用的一抗是与目的蛋白融合表达的标签抗体,即Anti-myc或Anti-FLAG单克隆抗体(1∶1 000),封闭液、二抗、洗液及检测系统均采用WESTERNBREEZE试剂盒,操作按照试剂说明书进行。
图1 CytoTrap酵母双杂交法验证HBx蛋白与EFG1蛋白相互作用Fig.1 Confirmation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HBx and EFG1 by the CytoTrap two-hybrid assay
1.2.4 免疫共沉淀验证HBx蛋白与EFG1蛋白的相互作用:将300万Huh7细胞接种10 cm细胞平板,24 h 以后,共转染 pcDNA3.1/myc-His(-)AEFG1载体和pFLAG-CMV-2-HBx载体各5μg,另外共转 染 pcDNA3.1/myc-His(-) A-EFG1 载 体 和pFLAG-CMV-2载体各5μg作为对照组。48 h后,Western blot及IP细胞裂解液裂解细胞30 min,取上清,分别加入 20 μl Protein A&G Agarose、5 μg Anti-FLAG 和20 μl Protein A&G Agarose、5 μg Antimyc抗体,4℃,5.6×10-3g,半径5 cm垂直旋转孵育过夜后,收集Protein A&G Agarose,加入20μl 2×SDS蛋白上样缓冲液,经10%SDS-PAGE电泳后电转移至 PVDF膜上,分别用 Anti-myc(1∶1 000)和Anti-FLAG(1∶1 000)检测。
2 结果
2.1 CytoTrap酵母双杂交法证明HBx蛋白与EFG1蛋白相互作用 相互作用验证组和两组CytoTrap酵母双杂交系统阳性对照pMyr-EFG1和pSos-HBx、pSos MAFB 和 pMyr SB、pSos MAFB 和pMyr MAFB分别共转化到cdc25Hα酵母后,酵母在SD/Glucose(-UL)和 SD/Galactose(-UL)固体培养基24℃可生长,在SD/Glucose(-UL)固体培养基37℃不生长,但在 SD/Galactose(-UL)固体培养基37℃可以生长。而两组阴性对照和两组CytoTrap酵母双杂交系统阴性对照pMyr-EFG1和pSos MAFB、pMyr-EFG1和pSosColI、pSos MAFB 和 pMyrLamin C、pSos Col I和pMyr MAFB分别共转化到cdc25Hα酵母后,酵母在 SD/Glucose(-UL)和 SD/Galactose(-UL)固体培养基24℃可生长,在SD/Glucose(-UL)固体培养基和SD/Galactose(-UL)固体培养基37℃均不生长(图1)。结果说明HBx蛋白与EFG1蛋白发生了相互作用。
2.2 pcDNA3.1/myc-His(-)A-EFG1 重组载体的鉴定 EFG1基因全长2 253 bp,编码751个氨基酸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83.5×103。PCR扩增EFG1基因片段,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yc-His(-)A,构建 pcDNA3.1/myc-His(-)A-EFG1重组载体,经Xba I和Hind III双酶切,鉴定正确,并测序证实目的基因正确无误。
2.3 pcDNA3.1/myc-His(-) A-EFG1 和 p FLAGCMV-2-HBx重组载体在细胞中表达鉴定 在pcDNA3.1/myc-His(-)A-EFG1 重组载体中,目的蛋白EFG1与载体编码的myc多肽(10个氨基酸,可被相应的抗体检出)融合表达,编码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大约83.5×103。将 pcDNA3.1/myc-His(-)A-EFG1 载体和对照载体 pcDNA3.1/myc-His(-)A分别转染到Huh7细胞中,提取细胞蛋白,用myc抗体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在相应相对分子质量处可检测到特异性条带,确定融合蛋白已经表达(图2)。
1:转染 pcDNA3.1/myc-His(-) A;2:转染 pcDNA3.1/myc-His(-) A-EFG;3: 转 染 pFLAG-CMV-2;4: 转 染pFLAG-CMV-2-HBx图2 Western blot检测EFG1-myc和FLAG-HBx融合蛋白在Huh7细胞中的表达1: pcDNA3.1/myc-His (-) A were transfected; 2:pcDNA3.1/myc-His(-) A-EFG1; 3: pFLAG-CMV-2 were transfected;4: pFLAG-CMV-2-HBx were transfectedFig.2 Western blot analysis of EFG1-myc and FLAG-HBx fusion protein expressed in Huh7 hepatocytes
此外,在pFLAG-CMV-2-HBx重组载体中,目的蛋白HBx与载体编码的FLAG多肽(8个氨基酸,可被相应的抗体检出)融合表达,编码蛋白分子质量大约16.5×103。将 pFLAG-CMV-2-HBx载体和对照载体pFLAG-CMV-2分别转染到Huh7细胞中,提取细胞蛋白,用FLAG抗体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在相应分子量处可检测到特异性条带,确定融合蛋白已经表达(图2)。
2.4 免疫共沉淀确证HBx与EFG1蛋白的相互作用 为了确证HBx蛋白和EFG1蛋白在肝细胞内的相 互 作 用, pcDNA3.1/myc-His(-) A-EFG1 和pFLAG-CMV-2-HBx共转染Huh7细胞,另外共转染pcDNA3.1/myc-His(-)A-EFG1 和 pFLAG-CMV-2 作为阴性对照,48 h后提取蛋白,用Anti-FLAG偶联的Protein A&G Agarose进行免疫沉淀,用Anti-myc进行Western blot检测,发现FLAG-HBx蛋白可以把EFG1-myc沉淀下来(图3)。
此外,用 Anti-myc偶联的Protein A&G Agarose进行免疫沉淀,用Anti-FLAG进行 Western blot检测,发现EFG1-myc蛋白可以把FLAG-HBx沉淀下来(图3)。说明HBx蛋白和EFG1蛋白的相互作用在细胞内确实存在。
3 讨论
1、3:转染 pcDNA3.1/myc-His(-)A-EFG1 和 pFLAG-CMV-2;2、4:转染 pcDNA3.1/myc-His(-) A-EFG1 和 pFLAG-CMV-2-HBx图3 免疫共沉淀确证HBx与EFG1蛋白的相互作用1, 3: pcDNA3.1/myc-His(-)A-EFG1 and pFLAG-CMV-2 were transfected; 2, 4: pcDNA3.1/myc-His(-)A-EFG1 and pFLAGCMV-2-HBx were transfectedFig.3 Co-IPassay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HBx and EFG1
CytoTrap酵母双杂交是一种经改进准确、高效的酵母双杂交方法,主要优点是研究的蛋白经过翻译后修饰,检测的相互作用发生在细胞质,更适合于研究具有转录功能的蛋白,随着酵母双杂交方法不断改进,假阳性率逐渐降低。免疫共沉淀技术是验证蛋白质之间特异性相互作用的一种经典方法,其研究的蛋白相互作用是细胞内自然存在的相互作用蛋白复合体,是验证蛋白相互作用的极为有效的可信方法。本研究利用CytoTrap酵母双杂交筛选与HBx蛋白相互作用肝细胞蛋白,获得1个新的蛋白即EFG1,并经CytoTrap酵母双杂交和免疫共沉淀方法进一步证明HBx蛋白与EFG1蛋白存在直接相互作用。目前,国内外尚无HBx蛋白与EFG1蛋白相互作用的报道。
HBx蛋白在HBV诱发的HCC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HBx蛋白能够直接结合并抑制P53蛋白进而促进细胞增殖并诱导肿瘤的发生[10];HBx蛋白能够通过活化核因子-κB、无翅型MMTV整合位点家族、缺氧诱导因子-1α、转化生长因子-β等多种信号通路影响细胞周期蛋白-D1、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IL-8等多种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达,促进肝细胞肿瘤的增殖、侵袭和转移[11-12];HBx蛋白可通过增强Bcl2关联X蛋白蛋白转位到线粒体、促进活性氧簇的产生、抑制Bcl-2样蛋白1表达等多种线粒体途径诱导肝细胞凋亡[10,13]。 此外,HBx 蛋白不改变核编码的OXPHOS过程相关蛋白表达,但可以通过特异下调线粒体DNA翻译控制的I、III、IV、V 4种复合体相关蛋白的表达,抑制OXPHOS,促进肝细胞凋亡[14]。
EFG1蛋白是线粒体DNA翻译的关键因子,肝脏EFG1蛋白异常,将阻碍线粒体DNA编码的13种蛋白合成,导致 I、III、IV、V 4种复合体的活性降低、OXPHOS抑制及能量代谢缺陷,引发肝脏功能障碍[15-17] 。
HBx蛋白不改变 COXIII的 mRNA 含量[18],但可以改变COXIII等线粒体DNA翻译的蛋白表达[14],但是至今仍未有相关机制的研究;在HBV相关肝癌患者组织中线粒体DNA翻译的蛋白表达降低[9],而具体原因仍无研究报道。本研究将为探讨HBx蛋白可能通过直接结合EFG1蛋白影响线粒体蛋白翻译系统,导致线粒体DNA翻译的蛋白表达降低、OXPHOS抑制、肝细胞凋亡,引发肝细胞癌并导致HBV相关肝癌患者中线粒体DNA翻译蛋白的降低提供研究依据。但是,本研究仅进行了HBx蛋白与EFG1蛋白相互作用的初步研究,而HBx蛋白通过EFG1蛋白对线粒体DNA翻译的影响和对HCC发生发展的影响仍未清楚,目前相关研究正在进行之中。
利益冲突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