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品种川农优894的选育及特征特性
2018-10-15,,,,
, , , ,
(1.贵州省水稻研究所, 贵阳 550006; 2.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成都 611130
贵州省立体农业特点显著,气候异常多变,水稻生产易受“秋风”天气危害,造成大幅减产。针对水稻品种耐冷性,四川省相继育成了数十个耐冷性强的水稻品种并应用于生产,加之合理的品种布局,冷害带来的影响逐步得到控制。近年来,四川省大面积应用的一些水稻品种,由于稻瘟病抗性不强,病害发生造成水稻产量受损,严重田块甚至绝收。选育稻瘟病抗性强的水稻品种并应用于生产,成为当下重要育种目标。笔者课题组用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选育的三系不育系川农4 A与恢复系R 894[1-2]配组组合川农优894,于2014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黔审稻2014002号)。
1 选育过程
1.1 父本来源
父本R 894[3-4]是贵州省水稻研究所育成的高配合力恢复系,2007年通过贵州省技术鉴定。该恢复系配组组合奇优894[2]、成优894[3]、G优298[4]分别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1.2 母本来源及特性
D 44 A系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用4058 B与D 62 B杂交F1代作母本,与三丰B复交,于F4代选择具有稻瘟病抗性单株,与D 62 A测交和连续回交转育,于2009年定型的三系不育系,2013年通过四川省技术鉴定,鉴定名为川农4 A。该不育系株高89.5 cm,主茎叶片数13~14叶,播始历期比珍汕97 A长4 d左右;剑叶中长;株型松散适中,分蘖力较强,长势旺盛,叶鞘、叶耳、稃尖、柱头均为紫色;大穗型,穗长20 cm,穗平均着粒165粒,千粒重26.5 g,长宽比3.1;柱头外露率高;不育株率100%,不育度100%。
1.3 川农优894的选育
2008年春,在三亚用D 44 A与恢复系R 894配制杂交组合获得少量种子,2009年正季分别于贵阳、塘头进行品比试验,同时在湄潭进行组合稻瘟病抗性鉴定。经过多年品种比较及稻瘟病抗性鉴定,D 44 A/R 894全生育期表现为中晚熟,与对照(中优169)相当,产量比对照(中优169)表现不同幅度增产,稻瘟病抗性鉴定表现为中感。2011年D 44 A/R 894参加贵州省水稻预备试验,平均产量为680.54 kg/667 m2,比对照增产5.92%,达极显著水平,4个试点100%增产,生育期为158.8 d,比对照短0.5 d;2012年参加贵州省水稻区域试验,2013年进入第2年区试,同步生产试验。2014年6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名:川农优894)。
2 产量表现
2.1 区 试
2012年贵州省水稻区域试验迟熟A组9个试点,川农优894平均产量631.01 kg/667 m2,比组内平均产量增4.63%,达极显著水平,居第1位,9个试点8增1减,增产率达88.9%,全生育期154.3 d,比对照(Ⅱ优838)早熟2.6 d;2013年区域试验迟熟D组10个试点,平均产量646.91 kg/667 m2,比对照(中优169)增产5.86%,达极显著水平,居第2位,增产点率80%。全生育期153.1 d,与对照相当。2年区试平均产量638.96 kg/667 m2,平均增产5.25%。2年全生育期平均153.7 d(表1)。
表3 川农优894的米质
品种名称出糙率(%)精米率(%)整精米率(%)粒长(mm)长宽比垩白粒率(%)垩白度(%)直链淀粉(%)胶稠度(mm)碱消值级透明度级川农优89479.069.152.77.43.0686.119.7455.03
表1 川农优894区试产量和生育期
试点海拔(m) 产量(kg/667m2) 产量增减(%) 生育期(d) 生育期比ck增减(d) 2012年2013年2012年2013年2012年2013年2012年2013年贵阳1140680.62668.4611.076.29167163-4-2遵义900688.45616.8310.40-1.21161157-1-2正安584623.00576.332.812.1615615510思南570585.00659.33-2.995.1815815823铜仁272559.00659.671.954.94143135-2-4天柱412670.17535.334.69-1.50136138-5-1凯里640631.50641.338.988.33148150-6-2兴义1300553.00655.332.8525.10163168-36贵定1006688.33609.3314.441.72157154-50关岭1166—847.17—8.66—153—2年度平均—631.01646.914.635.86154.3153.1-2.602年平均—638.965.25153.7
注:川农优894区试第1年产量以组内平均值为对照,第2年以中优169产量为对照;全生育期第1年以Ⅱ优838为对照,第2年以中优169为对照。
2.2 生产试验
2013年水稻生产试验,6个试点,平均产量649.38 kg/667 m2,增产点次100%,平均比对照(中优169)增产10.91%(表2)。
表2 川农优894生产试验产量表现
试点海拔(m)产量(kg/667m2)产量比ck增减(%)龙里1080681.2018.76麻江845538.137.88都匀716682.17.52兴义1175738.1431.44玉屏389612.320.57遵义928644.401.29平均—649.3810.91
3 特征特性
3.1 生育期
川农优894区试平均生育期153.7 d,比对照Ⅱ优838早熟2.6 d,与中优169相当。
3.2 农艺性状
有效穗13.9万/667 m2,株高111.4 cm,穗长26.0 cm,每穗总粒数184.0粒,结实率79.2%,千粒重31.8 g。
3.3 稳产性
以产量均值变异系数为衡量指标作稳定性分析,2012年区试参试品种的稳产性强弱依次为:内5优306>Ⅱ优838(ck)>川优724>中9 A/R 891>翔优607>HF 1104>D 44 A/R 894>深两优5845>8 A/蜀恢517>凯香优52>D 60 A/成恢3203>MH 3 A/成恢727;2013年区试参试品种的稳产性强弱依次为:禾两优3号>川谷优818>冈优8218>GL 866>H 638 S/R 1025>深两优896>陵优2号>中优169>繁优609>明两优143>锋优159>D 44 A/R 894。
3.4 稻米品质
川农优894稻米品质送样检验,主要指标表现:整精米率52.7,粒型长/宽比3.0,垩白粒率68,垩白度6.1,胶稠度45,直链淀粉含量19.7,碱消值级5.0,透明度3级。国标等级属于等外级。
3.5 抗 性
2012年贵州省水稻区试品种稻瘟病综合抗性评价为“MR”,2013年稻瘟病鉴定综合抗性评价为“MS”;2012年贵州省水稻区试品种耐冷性鉴定综合评价为“较弱”,2013年为“弱”。
4 川农优894的栽培技术要点
在贵州稻作区,川农优894作一季中稻种植。一般4月上旬播种,根据种植地实际情况可采用旱育秧或两段育秧方式。秧田选择要求向阳、排灌方便、肥力条件好。大田移栽前3~4 d施1次断奶肥,秧龄35~40 d移栽大田,栽插密度1.1万~1.5万穴/667 m2。大田底肥施氮肥10~15 kg/667 m2,复合肥50 kg/667 m2,磷肥30 kg/667 m2,钾肥5 kg/667 m2,移栽7 d追施分蘖肥,以氮肥为主,穗、粒肥施用以钾肥为主,水浆管理上采用“干干湿湿”的管水方式。成熟收获前5~7 d排水落干,可提高结实率和籽粒饱满度。在病虫害防控方面可根据预测预报结合田间调查,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按防治指标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