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实践研究

2018-10-14郑斌孙

考试与评价 2018年4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信息技术

郑斌孙

【摘 要】中国是法制国家,初中历史教材蕴含着不少关于法制的教学内容,在历史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对提升学生的法制观念有着重要作用。法制教育的渗透必须基于一定的教学载体,而历史教材则提供了学生学习的平台,教师如何在历史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本文从挖掘法制素材,巧妙渗透法制教育;整合生活内容,巧妙渗透法制教育;借助信息技术,巧妙渗透法制教育三个方面阐述。

【关键词】初中历史 法制素材 整合生活 信息技术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法制建设的过程中,青少年法制教育是重要的环节,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促进其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的提高。初中阶段是青少年发展的重要时期,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需要塑造,法制观念需要培养,形成良好的遵纪守法习惯。因此,在初中教育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学生法制教育。历史作为初中阶段的重要学科,应当对其教学进行合理利用,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培养现代化、综合性人才。

一、挖掘法制素材,巧妙渗透法制教育

历史是初中阶段的重要学科,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当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发掘和分析,对其中包含的法律知识进行发掘和利用。历史教师对教材中的法律内容进行发现,并且在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促进历史教学和法制教育的统一,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

例如,在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先民的智慧与创造》的教学中,文章中对都江堰和编钟的内容进行介绍,通过对都江堰的建造时期和意图进行分析,并且对其作用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到都江堰工程的伟大,同时对先民的智慧进行感叹。编钟是战国时期的,能够体会我国的文化和制造工艺。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让学生对相关的知识内容进行学习和掌握外,同时引入相应的法律知识内容,如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遗产,编钟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也是重要的文物。在我国的《文物保护法》中第二条有明确的规定: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葬墓、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壁画,受到国家的保护。并且根据历史、艺术以及科学价值,对其保护单位进行确定。如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生机文物保护单位,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通过这些内容的渗透教育,能够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法律知识教育,树立学生的法制觀念。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对历史教材中的法律知识内容进行发掘,并且对其进行有效的整理和利用,和历史学科教学进行融合,在历史教学中对法制教育进行渗透,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加强初中阶段学生的法制教育。

二、整合生活内容,巧妙渗透法制教育

法制来源于生活,同时对生活进行约束。历史教师在对法制教育进行渗透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的生活环境进行了解,并且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营造良好的法制氛围,促进学生法制观念的形成。同时借助现代化网络针对一些实际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对法律法规进行讲解,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法律就在身边和生活中,促进学生更好的掌握法律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例如,在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唐太宗与贞观之治》的教学中,关于三省六部制度的设置,并且在政治、经济和法律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的政策如赋役制度方面,减少百姓服役的天数,可以采取交纳实物的方式代替服役。教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国家相关的减免税的政策,让学生了解在自己生活中充满各种法律法规,应当了解法律知识,并且按照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同时教师对唐太宗的“法乃天下之法,非朕一人之法。”向学生讲述,让学生对其进行讨论,说一说自己的理解,并且对自己有着怎样的启发。另外,初中历史教师应当根据日常的生活,让学生对相关的法律节目如《法律讲堂》、《今日说法》等法制栏目进行观看,根据其中的法律案例,引导学生进一步的思考,表达自己的想法。让学生在历史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加强法律知识的认知,规范自身的行为。

三、借助信息技术,巧妙渗透法制教育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多媒体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借助多媒体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对历史教材进行研究,发现其法律知识内容,并且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借助网络进行资料的查询,丰富历史课堂教学的法律知识,为法制教育的渗透提供资料。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播放相应的法制视频和短片,更加直接的进行法制教育。

例如,在北师大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鸦片战争的烽烟》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对《禁毒法》相关的法律知识进行讲解,同时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和毒品相关的图片和视频,播放禁毒斗争以及活动的动画,并且让学生对法律颁布的程序进行了解,增强学生生个人对法律的深入认知。可以说,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对信息技术和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结合历史教学内容,对法律知识进行渗透教育,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能够促进多个学科的融合,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青少年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应当注重其法制观念的培养和法制教育的开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渗透法制教育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历史教师应当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其中的法律知识,并且采取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方式,对其进行穿插和融合,抓住时间进行渗透,促使学生意识到法制的重要意义,掌握法律知识和内容,树立学生法制意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浩;如何在政治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年12期

[2]白彬;浅谈法制教育在政治课教学中的渗透[J].职业技术;2009年12期

[3]杜文梅;加强法制教育 促进全面发展[N].江苏法制报;2005年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信息技术
浙江天正思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以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美术理解与表现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历史探究能力, 促进课堂自主学习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